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百里長廊新風景

  • 發佈時間:2015-02-16 09:35:35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曹傳鐸 宋軍傑 冉茂權本報記者 張 華

  以往,談起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們很快就會想起它的3張名片:恩施大峽谷、恩施女兒會和恩施玉露茶。今天,經過幾年標準化示範區的建設,紫油厚樸成了恩施州名副其實的第四張名片。

  厚樸是國家二級珍稀保護植物,我國傳統常用大宗中藥材品種。恩施是紫油厚樸原産地,優良的地方品種和長期形成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初加工技術,賦予了恩施紫油厚樸更多的文化底蘊。2005年,恩施紫油厚樸獲得地標産品保護。近年來,以厚樸活性成分為主要原料的新中藥和日化用品的開發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市場前景廣闊。

  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由於厚樸市場行情飆升,當地農民無節制的砍伐導致厚樸面積銳減,至90年代初,恩施成年厚樸林留存面積不足700公頃。而厚樸采收年限在15年以上,造成接下來10多年內,紫油厚樸有名無貨的尷尬局面。

  2010年,恩施紫油厚樸被列為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該項目位於恩施市新塘鄉、鶴峰縣中營鄉、宣恩縣椿木營鄉,是湖北省首個“一區跨三縣市”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通過3年的建設,目前,在恩施市雙河鄉、宣恩縣椿木營鄉、鶴峰縣中營鄉已經形成了長達50公里的紫油厚樸百里長廊,成為恩施州一道亮麗的風景。

  據恩施州質監局局長譚德明介紹,在示範區建設過程中,他們將制定標準、完善標準體系作為重中之重,以《地理標誌産品 恩施紫油厚樸》等標準為基礎,結合示範區生産實際,建立了紫油厚樸標準體系,制定了覆蓋紫油厚樸生産管理各個環節的標準和規章制度83項,逐步完善了紫油厚樸的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

  譚德明説,以標準實施推廣技術創新是他們在實踐中摸索的一條成功經驗。為了擴大紫油厚樸生産規模,降低生産成本,提高産量,恩施州質監局在示範區建設中,十分重視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以及對傳統生産技術的創新提高。該局確定了紫油厚樸種子成熟采收的外觀標準,提出了適時、分批采收,適當後熟的技術要求。規範了紫油厚樸種子處理、濕砂保濕貯藏技術,應用了高山越冬、低山室溫摧芽新技術。該局制定了《厚樸種子生産技術規程》,提出了改變紫油厚樸冬前播種為春播,播後蓋草保濕和地膜覆蓋保溫等技術措施。確定了紫油厚樸苗木的品質標準,挖掘整理了紫油厚樸傳統的初加工方法,提出了先進合理的加工工藝。針對紫油厚樸萌蘗特性,該局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發現了萌蘗苗的應用價值,提出了利用紫油厚樸萌蘗苗(砍去主幹後發出的新苗),實現厚樸林快速自然更新新技術。這一新技術的應用,不僅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還可使紫油厚樸的采收時間提前3~5年,同時還節省了後續發展種子種苗的投入,可使子孫後代持續受益。這些技術創新在紫油厚樸栽培種植過程中的實施,使紫油厚樸的整體水準比傳統種植方法有了很大提高。

  國家標準委專家組認為,恩施紫油厚樸示範項目實施3年來,取得了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初步形成了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的“恩施模式”,其3大特色值得總結推廣。

  首先是通過示範區建設加快産業結構調整步伐。紫油厚樸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項目實施以來,在示範區內累計培訓各類技術人員400人次,建立示範戶2400戶,示範面積800公頃。同時,通過項目的帶動和輻射作用,促進了農村産業結構調整。建立了集中連片、標準化種植和管理的數十個專業種植村。項目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紫油厚樸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對提升藥業産業化經營水準,引導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和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是通過示範區建設有效增加農民收入。項目實施前,紫油厚樸實行的是農民自發房前屋後栽種的模式,管理粗放、效益低下,一般要在15年後才有收益。項目實施後,通過“科技+公司+標準+基地+農戶”的産業化經營模式,整合示範和推廣應用紫油厚樸立體栽培技術和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從第一年開始就有收入,並逐年看漲。再次是通過標準實施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紫油厚樸相關標準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湖北省標準創新貢獻獎兩項,取得了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獎3項。該標準化示範區已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納入全國十大重點藥材基地,被湖北省科技廳掛牌確定為湖北省中藥現代化科技示範基地,使恩施成為全國最具知名度的厚樸主産區。處於紫油厚樸標準化核心示範區的華中藥用植物園,結合農業標準化建設,已建成全國唯一的高山藥用植物園,成為華中地區規模最大、保育品種最多的藥用植物園。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