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悄悄流行的“美容病”

  • 發佈時間:2015-02-12 09:34:43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林 鳴

  火爆的整容風潮勢不可擋,這一“運動”不僅製造出大批美女,還“傳染”到諸多産品身上,且有愈演愈烈之勢,讓廣大消費者防不勝防,以致普通消費者、專家和小學生都站出來,對市場上別有用心的“整形伎倆”予以戳穿。

  秋冬時節,柑橘橙大量上市。您知道嗎?這些表皮光亮,顏色誘人的水果像上花轎前的新娘子,都經過一番“喬裝打扮”。據某商販介紹,他家的橙子是廣西産的贛南臍橙,成熟後先送到專門的廠家清洗、打蠟、上色。上過色的臍橙表面光滑、色澤鮮艷,自然受到買主的青睞。有人認為,水果蠟只是一層表面保護劑和裝飾劑,使用在柑橘上是安全的,因為要剝皮才能吃,果蠟並不會被吃下去。但業內人士不同意該觀點。認為果蠟是一種高級脂肪醇,吃下去對人體的影響難以預測。近幾年,我國雖已制定一些柑橘果品標準,但涉及果品采收、貯運加工和流通等環節的標準較少,均未涉及柑橘商品化處理相關條款,對蠟液種類及組成也沒有規定。既然您的“籬笆”不嚴實,難免讓“柑橘美容師”鑽空子。

  前兩年,北京市一位小學生經試驗證實:菜市場上銷售的口蘑很多被漂白。媒體跟進走訪部分蔬菜市場和批發市場發現,的確存在這一現象。菜販稱這些口蘑是清晨到批發市場進的貨,都是新鮮的,買來就是這個樣子。顧客都愛買漂洗過的,沒洗的看著很臟。經調查發現多數攤位銷售的都是經過漂洗的口蘑。數年時間過去了,漂白口蘑的問題至今未得到完美解釋,消費者只好“盲”著繼續吃下去。我很想知道,那位小學生和他的家人還吃新鮮口蘑不?

  我們知道,紅木傢具因其色澤溫潤、造型典雅、結實耐用等特點受到公眾的喜愛,同時又因為材質珍貴、資源稀缺而成為收藏界的投資新寵。但紅木傢具愛好者發現:他們收藏的紅木傢具居然是經過“整容化粧”的。前不久,媒體在著名的紅木傢具産地調查時發現,當地一些知名廠家加工紅木傢具,竟還要經過特殊的“化粧”處理。不僅用紅酸枝這種中檔價位的紅木製作的傢具帶有白皮,即使是用大葉紫檀、小葉紫檀和黃花梨這些最為名貴的紅木,製作的紅木傢具也都帶有白皮。白皮特指紅木的邊材。紅木的心材都是深色的,周圍都有一圈白色的邊。雖然白皮也是紅木樹的一部分,但由於白皮有活性細胞,不耐腐蝕,而且容易生蟲,所以《紅木國標》明確規定白皮不屬於紅木。眾所週知,黃花梨因其資源稀少、價錢昂貴被稱作“黃金”。商家把白皮的“紅木傢具”賣到消費者手裏,開始還沒事兒,時間一長,再經過潮濕天氣,“曠世美女”就變成“黃臉婆”。從食品到傢具,這個“檻兒”可能大了些。但消費者已經察覺,從食品、蔬果到傢具、家電、建材等,市場上正在出現一場“顏色革命”,讓人們感覺到一種不安全因素。

  按常理説,美容者是熱愛生活的,他們總想讓生活更加浪漫、更有詩意。詩人説,心如枯井者不會去美容,心態懶散者也不會去美容,暮氣沉沉者更不會有美容的慾望。然而,一些利欲熏心的商家,卻將這一手段用在自家“姿容”平庸的産品身上,甚至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致使消費者屢屢上當。這一企圖不僅與美無關,反而暴露了他們“漂白”過度的欺詐之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