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網路傳銷披上隱形外衣

  • 發佈時間:2014-12-05 09:35:3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潘俊強

  近年來,傳銷形式在不斷變換,從傳物、傳人,一路發展到傳概念、傳工程,並借助網路平臺快速蔓延,傳銷不法分子的違法手段在不斷升級換代,這也讓群眾防不勝防。針對近期山東省內接連發生有關傳銷“重災區”及大學生被騙入傳銷組織的報道,當地公安、工商機關先後組織兩次大規模集中清查,從掌握的情況來看,取得的成果和社會反響十分明顯。隨著打擊整治傳銷力度不斷加大,當地接連破獲了多起傳銷大要案件。近日,山東省公佈了傳銷10大典型案件,並向群眾發出傳銷警示。

  網路傳銷涉及範圍廣

  據山東省工商局副局長向維凱介紹,目前,傳銷基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拉人頭傳銷,另一類就是網路傳銷。

  據介紹,在傳統拉人頭傳銷中,在群眾關注美容、養生時,傳銷組織往往借助銷售保健品、化粧品來編造傳銷騙局;當群眾關注投資理財時,他們又打著“國家扶持”“有政府背景”等旗號,鼓吹新城建設、房産開發等噱頭誘騙群眾參與傳銷。

  山東省公安廳副廳長王兆玉介紹,在威海曲某等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中,犯罪嫌疑人曲某等人自2011年9月以來,打著“和諧文化事業”的幌子大肆拉攏下線人員宣傳“中國明明商”,相繼成立了“中國明明商威海市總商委”、“高區總商委”及10個原商會,至2014年7月,該組織已在威海發展下線近千人,層級多達10余級。此案公安機關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3人,目前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向維凱説,這類拉人頭傳銷的典型運作模式為:要求參加者以購買産品(份額)的方式繳納一定數額的入門費後取得加盟資格,而後通過發展下線人員組成層級網路,並依據下線人員數量、業績等獲利。這類傳銷往往無實際産品,僅是編造一個所謂的高額回報的項目、工程等概念,大玩金錢遊戲,誘騙群眾上鉤。

  與傳統傳銷並無二致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傳銷不法分子將傳統傳銷手段改頭換面,借助虛擬網路繼續編造傳銷騙局,使傳銷不再受時空的限制,也使謊言更加逼真。據向維凱介紹,這類傳銷擴張迅速,危害更大,具體表現為:“點擊廣告返利”、“消費返利”、“網路遊戲”等形式。

  據王兆玉介紹,在泰安許某彬等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案中,犯罪嫌疑人許某等人自2011年5月以來,以為會員提供“電子商務平臺”為幌子,在無任何産品和實際經營的情況下,採用交費入會的方式發展會員,以高額返利為誘餌,以“拉人頭”的方式引誘、鼓動會員繼續發展下線參與傳銷活動,從中牟取鉅額非法利益,涉及26個省份、1.4萬餘人,涉案金額1400余萬元。

  “其運作模式與傳統傳銷並無二致,所謂的靜態收益、動態收益、直推獎、對碰獎、見點獎等,也仍是傳統傳銷的那套陳詞濫調,還是要發展下線人員並從中牟利。”向維凱説,在此,再次提醒廣大群眾,騙術不管怎樣包裝,利用的其實都是一樣的心理,只要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就不會落入傳銷陷阱。

  警惕傳銷組織各種謊言

  當前傳銷組織精心編造各種謊言騙局,誘騙群眾參與傳銷。為避免廣大群眾上當受騙,山東省公安廳等部門特發出如下警示:

  警惕傳銷組織以政府支援、項目投資為名,打著“資本運作”、“1040工程”、“連鎖經營”、“西部大開發”、“商會商務運作”、“新城投資”、“市政建設”等旗號,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要求申購份額取得資格,發展下線牟利的拉人頭式傳銷。

  警惕傳銷組織借助虛擬網路,以“電子商務”、“電子幣”、“原始股投資”、“基金髮售”、“網路資本運作”、“點擊廣告返利”、“消費返利”、“網路加盟”、“網路培訓”、“網路直銷”、“網路遊戲”為幌子,以快速致富為誘餌,通過網銀繳納入門費、網上註冊會員或代理商,發展下線,從事傳銷。

  警惕傳銷組織披著“公益慈善”、“愛心互助”、“消費養老”、“免費旅遊”等華麗外衣,用名目繁多的層級獎勵誘騙群眾參與傳銷。

  大中專院校學生在擇業、就業、訪友遊玩時,警惕借招聘、實習、創業、交友、旅遊等名目,以高薪致富為誘餌,繳納加盟費,以發展親友為事業基礎的傳銷陷阱。

  一旦發現傳銷活動,或者已成為傳銷受害者,請及時向當地公安、工商機關舉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