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璀璨的“前海明珠”
- 發佈時間:2014-10-23 09:33:59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楊貞晶本報記者傅江平
地中海、東京灣、舊金山灣……翻開近代歷史的畫卷,可以發現由海濱城市作為載體所形成的灣區經濟,以開放性、創新性、國際化為標誌,已然成為重要的濱海經濟形態。而繼“改革之城”、“生態之城”和“高科技之城”之後,深圳又將迎來一個新的稱號,即“國際化灣區名城”。記者了解到,深圳將通過大力發展灣區經濟,力爭成為當今國際經濟版圖中的突出亮點。
去年,深圳市委五屆十八次全會提出要以“三化一平臺”為改革主攻方向,其中的一“化”就是國際化。今年年初,深圳明確提出聯手周邊城市,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在今年9月17日召開的第4屆國際化城市建設研討會上,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市長許勤再次闡述了深圳如何發展灣區經濟、該如何以打造灣區名城實現國際化的觀點。
“從國際經驗來看,一流灣區名城都是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匯集的重要中心。”深圳市長許勤表示,面對未來,深圳要在世界灣區經濟大格局下突出前瞻性,在這當中,為了與國際接軌,建立一套更加公平、開放、透明的規則體系是必要的。他還説,要通過大力發展高端産業和新興産業,以引進一流創新項目和創新人才等方式,不斷增強經濟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功能,同時,也要突出集聚性,加大力度積聚更多、更高端的醫療、教育、文化和綠色低碳發展的資源。深圳還將探索成立灣區城市聯盟,與其他城市達成更廣泛的合作,以推進灣區經濟發展。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經過30多年的發展,深圳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2300億美元,在産業集群上得天地厚的優勢,已助力深圳躋身全球城市30強,再加上地理位置優越,毗鄰港澳地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城市,因此深圳完全有條件打造為世界一流灣區。目前已經形成一致的觀點是:大力發展灣區經濟,是統籌謀劃深圳的城市定位、規劃佈局和未來的發展目標,推動深圳向更高品質、更高層級發展的重要方向。
此前舉辦的2014深圳國際化城市建設研討會,在前海展示廳舉辦了前海灣區專題分會。前海管理局副局長何子軍表示,在我國“漸進式改革”中,前海作為特區中的“特區”,承擔著摸索中國改革開放和産業升級路徑的使命。“不管前海未來效益有多高,其産出的GDP也是有限的,但在制度創新上,如果能為國家探索新經驗,其價值將不可估量,所以前海是把對制度和體制機制的創新作為最重要的突破口。”
“現在已經同步啟動了52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總投資將近450億元人民幣。按照目前情況,2017年前海的基礎設施大部分能夠完成。同時,在前海的土地商業開發上,已經出讓土地16宗,建築面積407萬平方米。再加上原來已經動工的,未來3年內,這裡將有60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可以投入使用。”何子軍説。
何子軍還透露了前海最新的産業數據:入駐的企業已超過1.4萬家,註冊資本超7000億元人民幣。其中,跨國500強企業在前海設置的機構超過47家,合同利用外資超過28.9億美元,佔到深圳全市的60%。從産業分類上看,金融業是龍頭,入駐企業佔到總量的6成。而包括石化産品、股權等方面的前海13家要素交易平臺則可輻射整個珠三角區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