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在市場降準降息預期增強、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債市行情提前啟動,各路資金踴躍進場。今年以來債券型基金整體業績亮眼,重倉可轉債的基金更是強勢領跑,年內收益率最高接近20%。業內人士認為,從正股驅動、估值驅動、條款博弈等多重因素來看,可轉債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2025年仍有較大投資空間。
機構提前佈局
債券基金即將迎來年終“大考”,無論是純債基金還是混合型債券基金,收益率均十分亮眼。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8日,有統計數據的5816隻開放式債券型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的收益率中位數達到4.27%,收益率超過8%的有276隻。
其中,可轉債基金錶現不俗。截至12月18日,今年以來有61隻開放式可轉債基金取得正收益,其中10隻收益率超過8%。華富可轉債、工銀可轉債、鵬華可轉債的收益率分別達到19.56%、18.9%、17.45%。
對比往年,今年年底機構“搶跑”的時間窗口進一步提前。東興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經理、知名基金經理司馬義買買提表示,隨著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11月18日的2.11%快速下行至12月16日的1.7%左右,1個月時間下行幅度接近40個基點,決策層對貨幣政策適度寬鬆的積極表述,使得市場對降準降息的預期增強。臨近年末,險資等機構開始提前佈局明年的資産配置,在11月下旬至12月對利率債的買入節奏有所提速,搶跑較往年有所提前。基金對利率債的凈買入規模與去年同期相比仍處於較高水準,與此同時,保險公司的配置力度也在增強。
在存款利率下調的大趨勢下,債券基金被投資者搶配,無論可轉債基金、長債基金,還是短債基金,都迎來了大量資金凈申購。除險資、銀行、理財公司等機構客戶外,個人投資者也蜂擁而來。以市場上規模最大的可轉債ETF為例,Wind數據顯示,該ETF最近10天獲得58億元資金凈流入,今年以來獲得資金凈流入更超過280億元。
長債基金、短債基金同樣獲得凈申購。司馬義買買提表示,據觀察,11月21日至12月10日,對於長債和短債基金,機構客戶以凈申購為主;個人投資者對債基的凈申購力度也逐漸加強。“由於銀行存款利率的不斷下降,資金開始從銀行存款轉移到銀行理財産品和公募基金,尤其是債基。同時,權益市場的波動增加導致個人投資者更偏好低風險投資,部分資金已從權益類基金轉向債基。”他表示。
可轉債仍具有稀缺性
可轉債的稀缺性進一步受到市場關注。今年以來,可轉債凈供給大幅減少,存量規模大幅縮減。
從供需的角度來看,萬柏基金投資總監陳勇認為,2025年可轉債市場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新發行減少疊加到期和贖回量增加,導致凈供給減少。2024年可轉債市場存量規模自2017年以來首次出現收縮,不僅一級市場發行大幅放緩,大盤品種到期和轉股規模也顯著增加。從目前備案情況來看,2025年供給收縮的趨勢仍將延續,處於董事會預案、股東大會、交易所受理等各環節的可轉債規模1100億元左右。2025年到期的存續品種規模合計800億元。此外,債轉股規模中性估算約600億元,市場存量規模大概率將繼續壓縮,可轉債稀缺性仍在。
司馬義買買提認為,可以採取偏債、偏股和條款博弈相結合的策略,充分利用可轉債的不對稱性和條款優勢。首先,選擇價格在100元至120元之間的品種,這類品種在正股上漲時具有良好的上漲潛力,而在正股下跌時往往更加抗跌;其次,低價品種可結合條款優勢和正股波動性,多數品種的信用風險可控,需要條款博弈和正股高波動性來增強上行彈性,可關注TMT、半導體、軍工等行業標的;第三,選擇到期收益率較高的品種並進行信用篩選,以降低組合波動;第四,低波動紅利品種成為固收增強的有效方式,考慮到機構低配和經濟大趨勢,高股息品種的資金流入趨勢穩定。第五,關注如汽車、出口、資源品等方向的績優標的,在可轉債價格合適時,低位佈局。
有望兩頭受益
對於2025年的債券市場表現,綜合對比利率債、信用債和可轉債三大品種來看,司馬義買買提表示,相對更看好可轉債表現。
“可轉債整體收益主要受到正股驅動、估值驅動、條款博弈三大因素影響。正股層面,受益於股票市場明年的順風環境,預計會有不錯的表現,而高波動市場下的期權性價比提升,可轉債估值水準也將進一步修復,有望迎來可轉債層面的‘戴維斯雙擊’。從條款博弈的角度來看,明年對可轉債較為有利。截至12月,今年提議下修轉股價格的可轉債數量接近200隻,創下歷史新高,在權益市場反彈疊加可轉債平均剩餘期限縮短的背景下,有較多可轉債表現出較強的下修意願。下修後的轉股價值將迅速提升,有利於獲取更好的收益。”他表示。
陳勇也表示,在低利率環境下,2025年股債有望雙牛,可轉債有望兩頭受益。從可轉債估值來看,估值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從股性角度來看,可轉債最新隱含波動率約25%,處於較低水準,相較于正股,可轉債的期權價值明顯被低估,後市正股或維持當前的高波動狀態,而可轉債期權價值或將進一步修復;從債性角度來看,隨著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下行,可轉債配置價值突出,如果2025年國債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間,可轉債也將隨之受益。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