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9日訊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9日下午舉行記者會,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王賀勝就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住房、醫療疾控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以下為文字實錄: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中國網 倫曉璇 攝)
記者:
我的問題提給懷進鵬部長。我們注意到,今年初中國召開了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取得了良好的反響,您發表了“數字教育:應用、共用、創新”的主旨演講,提出了用數字之光開啟希望之門的願景。請問下一步數字教育將採取哪些重點的舉措呢?謝謝。
懷進鵬:
謝謝這位香港記者朋友,也感謝您對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的關注。這個會議是當前世界數字教育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也是一個合作的舞臺。數字教育屬於數字中國建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開闢教育發展新賽道、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提供更加優質教育的重要平臺。
近年來,我們全力建設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先後三年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就是希望通過這樣的努力,來研究、開發和匯聚高品質、多類型、體系化的優質教育資源,真正建成不打烊、全天候、“超市式”的公共服務平臺。
大家應該都記得,在疫情期間,為了能夠保證孩子們的成長,享受不間斷的教育,我們開展了一場大規模線上教育教學的實踐,真正推進實現“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有力地保障了在特殊情況下,在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中保持教育的連續性,讓孩子們的成長和受教育儘量不被疫情影響。疫情轉段後,我們深入分析和研究世界教育變革和演進的趨勢,為進一步提升教育品質,我們專門組織來自科技界、産業界和教育界等不同方面和地區的專家,包括教育專家、心理專家,來共同研究和思考在這樣大規模的基礎教育下,在面向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發展中,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應該如何發展,更好拓展數字化應用的場景和服務範圍。
我曾經長期從事資訊科技工作,也在教育系統工作了很多年。我理解,數字教育不僅是我們的技術平臺和工具平臺的變化,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受益,能夠配合和支援教師們更高品質地備課和教師的成長提高。同時,我們期望通過這樣的平臺,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更好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遇到的疑難問題和在家、在校生活當中對學習的感受,這有利於學校提高育人、管理及治理能力。我們也期望它成為一個世界交流的平臺。應對數字經濟和數字發展,我們的學生既需要具備數字素養、科技素養,也需要國際交流合作的能力。在這樣的努力下,我們看到,優質課堂“時空”交疊處處可見,優質課程跨越山海時時可及,正在變成我們教育的現實。現在中小學的孩子們可以借助這個平臺去聽專家、院士關於科學課、實驗課的內容,以便開拓他們的視野。職業學校的學生們能夠隨時在虛擬教室完成他的實踐操作課程,甚至用遠端的儀器設備來輔助學習。中西部地區的孩子們足不出戶就能品鑒國家博物館的紅山玉龍。“暑期教師研修”專題讓身處各地的老師們,能夠便捷地開展教研合作,這使得我們對大中小幼提供不同學段的培訓成為現實和可能。同時我們還建立老年大學,專門為老年人設置讀書版塊,讓他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這也是我們有力推進終身學習、構建學習型社會的一個重要平臺。同時,剛才王部長特別講大學生就業,通過這個平臺我們還提供公共服務,大概每年有1/3的大學生就業是通過這個平臺來完成和僱主單位的對接,包括在應聘過程當中的交流和訪談。我們已經把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打造成為了國家教育的精品資源平臺和面向學生、教師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平臺。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去年10月去寧夏西海固地區的一所學校,當時他們正在上課,我看到在西海固這所學校的學生們與北京的一所學校“同上一堂課”,一個老師在北京講,這邊的老師作輔導。大家上同一堂課、學同一個內容,針對同一個問題來共同討論回答。我們推進數字教育,就是期望推動教育均衡和能力提升,通過數字化來改變、改善、提高教育品質,促進教育公平,用一根根網線去消弭數字鴻溝,用一塊塊螢幕去連結不同的課堂。這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發展不平衡的大國來説,要實現教育的高品質發展,發展數字教育就不是我們常説的選修課,而是必修課,它不僅有意義,而且確實有實效。
我們在一起討論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時候常常講,建設這個平臺,要有一種情懷,要把它建成“離不開才叫真本事,用得好才是硬道理”。所以,我們以“應用為王”來建設這個平臺,就是讓學生離不開、用得上,讓老師離不開、用得上,我們體會這就是最大的民生,是更好的以人民為中心來發展教育。我們在進一步推動這個平臺建設當中,首先要做強教育資源,擴大教育資源的優質供給,讓理工農醫、STEM教育、美育教育、勞動教育這些優質課程資源能夠為全社會提供。同時,我們做大應用示範,擴大全國應用的覆蓋面,讓每一個學校、每一個孩子都能有自己個性化的教育平臺。今年會加大選擇一些應用急需、條件具備的地方來建設示範應用平臺。同時向中西部、向邊遠地區加大國家資源整合,支援、指導所在地、所在學校來構建這樣的平臺,真正讓孩子們、讓學校有自己的平臺、有自己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能夠更好地因材施教,讓學校提高治理能力。
同時,我們還要做優公共服務資源,搭建學習型系統,實現終身教育的數字平臺。説到這裡,今年兩會當中還有一個熱議的話題,也是這一段時間大家談得比較多的,就是人工智慧與教育。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開展“人工智慧+”行動,對我們教育系統來説,人工智慧是把“金鑰匙”,它不僅影響未來的教育,也影響教育的未來,這裡有機遇也有挑戰。我認為要想更好地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就必須積極擁抱科技與産業的變革,主動擁抱智慧時代。未來,我們將致力於培養一大批具備數字素養的教師,加強我們在教師隊伍的建設,把人工智慧技術深入到教育教學和管理全過程、全環節,來研究它的有效性、適應性,讓青年一代更加主動地學,讓教師更加創造性地教。同時,我們會加強人工智慧相關學科專業的高層次人才培養,提升科學研究創新能力,加快平臺建設。
我們還要加大關注數字教育之下人工智慧倫理、隱私保護等的規範性,來引導好、建設好我們的平臺,積極參加世界關於人工智慧與教育、與倫理相互關係的規則制定。我們的宗旨是讓人人有更好的機會,順應數字時代、迎接智慧時代,享受人工智慧技術給我們帶來的福祉。加強中國智慧教育平臺的智慧化發展,推進高水準的國際合作和開放交流是我們的重要任務。
最後,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教育的開放性。中國的教育是開放的,數字教育更是開放的,我們這幾年一直在推動教育的高水準對外開放,推動數字教育的合作開放。目前,中國的智慧教育平臺已經上線國際版,覆蓋多種語言,可以向全世界提供支援和服務。同時,中國的智慧教育平臺去年還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資訊化領域的最高獎,這也表明中國智慧教育平臺的有效性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許多國家主動表示,希望和中國合作推進數字教育在其本國更好的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數字教育領域的國際合作交流,利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中國設立的STEM教育研究所,來推動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合作,在多邊平臺、雙邊交流、加強為世界提供人才培養的優質資源等方面作出中國的努力,作出更好的回答。簡要地説,未來的智慧教育平臺,第一,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優質資源的開發利用,我們叫作整合化。第二,抓住智慧化發展的空間,我們叫作智慧化。第三,要推進國際化。用簡單的術語,叫Integrated、Intelligent、International,簡稱為“3I”,中國的諧音叫“愛教育”。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迎接教育變革發展,實現人才培養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支撐。我們更希望這扇大門打開就不斷地前行、不斷地開放,不斷實現更高品質的教育,回饋社會,回饋中國和世界。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