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視覺中國)
中國網財經3月6日訊(記者 李春暉)2023年全國兩會正在進行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GDP增速目標設定為“5%左右”,與此前機構預測值相比是偏穩健的。分析人士認為,這體現了“質在量先”的發展思路,為高品質發展留有空間。
“5%左右”增速目標彰顯穩健務實,不搞強刺激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和快速過峰,中國經濟進入回穩上升通道。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推動經濟運作整體好轉”作為今年工作重點,堅定了各界對中國經濟回穩向好的信心。今年春節假期旅遊觀影餐飲等線下消費火爆,以及1、2月份多項經濟數據“開門紅”,都彰顯出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和增長潛力。
綜合前述因素,分析機構在預測今年GDP增速目標時普遍比較樂觀,預測值大多分佈在5%-6%區間,甚至有學者建議將增速目標設定為“6%+”。
最終,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GDP增速目標明確為“5%左右”,主要是出於何種考量?
“這一目標充分考慮了今年我國經濟面臨的內外部複雜形勢。”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當前我國消費和內需處於恢復階段,恢復基礎有待夯實,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同時,世界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出現滯脹趨勢,外需前景不確定性增加,使我國出口面臨壓力。這些都可能對我國經濟帶來影響。
他認為,“5%左右”目標設定穩健務實,意味著不搞強刺激,更加注重經濟內生動力和經濟發展品質。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之所以將今年GDP增速目標設為“5.0%左右”、未提出更高的增速目標,主要是為了預留必要的政策空間,以便有效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新的困難挑戰。同時,將今年經濟增速目標設定在合理適度水準,也有助於避免宏觀杠桿率過快增長,兼顧防風險。
在去年GDP增長3%、基數較低的前提下,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今年實現5%左右的增長目標壓力不大。多位研究者表示,在疫情擾動消退、信心回升等因素推動下,疊加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今年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長水準有望達到5.5%左右。
“5%左右”增速目標體現“質在量先”,推動高品質發展
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經濟社會發展須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
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今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偏穩健,體現出“質在量先”的發展思路,主要是為高品質發展留有空間,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留有餘地,實現經濟增長目標主要靠內生動力修復。
“即便今年外需有下滑壓力,但還是要追求穩字當頭,不通過過高、過快拉高宏觀杠桿率來對衝外需壓力,而是希望宏觀杠桿率能夠穩定,靠消費、改革等內生動力來支撐經濟增長。”李奇霖稱。
他認為,今年經濟增長的“抓手”主要是數字化、綠色、科技等産業項目靠前實施、重大基建項目推進、消費驅動以及營商環境改善等。
王青也表示,今年宏觀政策的重點將從稅費減免、融資支援轉向優化消費環境和營商環境,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儘快把居民消費、民間投資的潛力釋放出來,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