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8日訊(記者張世福 張紫祎)2021年全國兩會正在召開。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今年經濟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國內生産總值增長6%以上;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6%以上”經濟增速目標實現難度如何?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在哪?對此,中國網財經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
以下為文字實錄:
“6%以上”明確經濟增速底線目標
中國網財經: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GDP增長目標為6%以上,您覺得這一目標實現的難度大嗎?
趙錫軍:我個人理解的話,“6%以上”即“底線”是6%。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説還是有很大的概率可以實現的。這個主要是因為去年因為我們受疫情的衝擊,2020年的 GDP增速相對低一些,只有2.3%,基數相對低一些。那麼在相對低的基數上提出一個6%的(增速)底線的話,我覺得實現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可以實現的。
中國網財經:與一些市場機構對今年中國經濟的預測相比,“6%以上”這一個目標是不是有些保守?
趙錫軍:應該説,如果大家只是關注“6%”,而沒有關注後邊“以上”兩個字的話,可能就覺得是不是有些保守了。我看到不少的機構預測都在8%,甚至有的更高,9%甚至10%。但是我們現在來綜合的來看,預期目標是“6%以上”,6%是底線,“以上”部分實際上是沒有上限的。核心的問題就是,為什麼要寫“以上”而不是只有一個“6%”?
對(實現)6%我們基本上沒有問題,但是“以上”,上到多少?跟很多因素是相關的,有些因素現在還不是特別能夠判斷的。
比如説全球的疫情的控制情況,現在看起來可能有些國家疫苗出來了、打疫苗等等,控制的情況似乎比較樂觀,但是究竟會有什麼樣的成效?現在都不是説特別能夠確定的。
那麼在這些不確定性存在的情況下,我們用了一個“6%以上”這麼一個判斷。如果説這些條件逐步的好轉,很多東西清晰化以後,那麼我們對“以上”的“上”到多少,也可以慢慢的清晰了。
科技創新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中國網財經:消費、投資和出口這“三駕馬車”中,哪個會是拉動今年經濟增長的主力,哪個不確定性最大?
趙錫軍:從我們目前的情況來看,消費應該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現在越來越重要了。那麼投資和出口的話,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跟消費相比較,是開始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出口。我們現在提出了經濟增長的新的格局,“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這麼一個新格局。
我們還是希望我們的經濟通過國內的市場、國內的迴圈來完成一個最基本的經濟迴圈;同時考慮到國際迴圈對我們的重要作用,雙迴圈互相促進。所以我們並沒有説哪一個是最重要的、哪一個我們就放棄掉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我們還是要綜合考慮推動經濟增長的方方面面的動力。除了常規提到的國內的消費、投資、出口以外,我們現在還在提新的一些動力,比如説今年特別強調的科技創新。希望通過新的科技創新動力,來推動經濟的進一步的持久的成長。
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仍需鞏固
中國網財經:今年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這三個目標都與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時一致。是否可以理解為今年中國經濟已經基本擺脫疫情陰霾,回到了疫情以前的常態?
趙錫軍:可以説去年在我們黨和國家、全國人民共同的努力之下,我們可以説是比較成功的度過了疫情的衝擊,那麼經濟逐步的恢復到正常的狀態。那麼今年我們提到了,我們還是要鞏固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兩個方面的成果。可以説我們的經濟在逐步恢復到正常化的一個狀態,但是這種恢復還不是特別的穩定,還有一些需要鞏固的地方。所以今年應該説是在恢復到正常化,但是基礎還不是特別牢固,要鞏固,這麼一個情況。
中國網財經:今年提出赤字率“擬按3.2%左右安排”,與去年相比有所下調,但是也依然在所謂的“3%”紅線以上,高於2019年的赤字率。對此您是怎麼看的呢?
趙錫軍:我覺得這個也是我們前面提到的要鞏固防疫抗疫的成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這種成果的一個體現。因為去年我們為了應對疫情,提出了一個相對比較高的赤字率“3.6%以上”,是最近幾年前所未有的。今年的話我們繼續保持了一個超過3%的我們常規認為的警戒線的這麼一個“3.2%”的赤字率,實際上也是最近幾年來偏高的,為什麼要設定一個3.2%這麼相對偏高的這麼一個赤字率,目的仍然是考慮到了疫情和經濟恢復,需要我們進行大量的投入,特別是從政府的角度來講,需要大量的投入這麼一個狀況。實際上是延續了去年的思路和一些政策。
但是“3.2%左右”比去年“3.6%以上”又要降了一些,這個就意味著今年我們應對疫情不是説是一個正面對衝的這麼一個考慮了,我們是在鞏固成果,從這個角度來考慮。所以所需要的資源,它的體量也好,它的增長也好,可能我們不需要像去年那麼強的力度來支援了。
同時的話也考慮到了今年經濟在恢復,因為經濟恢復以後的話,可能我們的財政稅收的增長也在恢復,不像去年一樣受很大的影響,這樣的話我們的赤字率也可以考慮相對來講小一些。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今年除了赤字率比去年有所下降以外,我們去年做的一些措施,像財政(政策)方面發行1萬億的(抗疫)特別國債,去年的這種做法我們今年也不再做了。
中國網財經:對於減稅降費,今年提出“優化和落實減稅政策”,而沒有再給出量化目標,應該怎麼理解?
趙錫軍:這個也是跟鞏固防疫抗疫和經濟發展的成果是相關聯的。因為去年,疫情從年初開始就帶來了非常強烈的衝擊,大家實際上是非常擔心的。我們緊急出臺了很多直接針對疫情的一些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包括了怎麼樣能夠讓這些企業特別中小企業能夠正常的維持它的運作,怎麼樣讓基層的政府能夠維持它的正常的運作,讓老百姓能夠維持基本正常的生活。
所有這些政策措施,實際上都是跟財政的支出,跟相關的一些減稅讓利,金融部門的一些降費讓利,是相結合的。這些措施的力度非常的大,是直接針對疫情的。今年的話,我們可以看到相應的一些措施沒有明確表達出要達到多大的規模,實際上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是延續了去年的一些措施,把去年可以做的、今年也有能力去做的,繼續做下去。
但是因為疫情在不斷的控制,經濟也在不斷恢復。很多去年那些力度特別大的,特別針對疫情的這些措施,我們就可以慢慢地淡出了。
隨著經濟的恢復,我們的政策實際上也是在向常態化、向正常化來過渡。應該説今年無論是財政政策也好,貨幣政策也好,我們都在向常態化的方向來過渡。特別是貨幣政策,在年內我估計應該是恢復到一個常態化的狀態。
財政總體可持續性較好 不同地區差異大
中國網財經: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3.65萬億元,略低於2020年的3.75萬億元,但是也大幅高於2019年。您對此怎麼看?如何評價我國目前的財政可持續性?
趙錫軍:從目前情況來講的話,我想財政的可持續性應該説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財政的各個不同的區域的差異性非常的大。
因為首先第一個,本身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水準,各個地方是參差不齊的。有些地方發展得比較快、比較好,經濟活動比較活躍,政府的財政收入、稅收也是增加的比較快,規模也是比較大的。但是有些地方特別是一些中西部的地區,那麼它可能經濟發展水準就相對來講就弱一些,財政收入、政府的收入,相對來講,規模沒有那麼大,增長也沒有那麼快,這些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另外,疫情對各個地方的影響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説像去年,湖北武漢受疫情衝擊非常大,它的政府的稅收、財政收入受到很大的衝擊和影響。另外疫情集中發生的一些地區也受到了比較大的衝擊。那麼今年實際上可能我們也面臨著同樣的情況,各地的經濟發展水準不一樣,財政收支的水準不一樣,另外疫情可能在各地的這種發展的情況也不太一樣,所以我們要有針對性的提出一個措施。
那麼這些反映到債務上面,那麼地方的專項債負擔可能也會有所不同。
但是總體來講,因為應對疫情,去年各級地方財政實際上是承擔了很大的壓力的,支出的壓力非常大,基本上把原來積累下來的這些存量的部分,基本上都把它掏空了,有些地方實際上出現了很大的壓力。
那麼中央政府採取了很多的轉移(支付)的措施,其中(抗疫)特別國債1萬億去年就是直接轉到了地方去使用的。那麼今年也是一樣繼續來發行大規模的地方的專項債,目的就是讓地方政府今年有充足的財力來支援經濟、鞏固防疫抗疫和經濟發展的成果,同時來完成今年的社會經濟發展的任務和目標。
(責任編輯:李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