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9月7日訊(記者 曾薔 王金瑞)以“數字開啟未來,服務促進發展”為主題的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將於今日在北京閉幕。回顧今年服貿會,吸引了國內外共計133家銀行機構積極參與線上線下展覽展示活動,全面展示了銀行業通過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數字人民幣等前沿科技推動金融服務變革的最新成果,成為這場服務貿易盛會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構建深入百姓生活的智慧生態
智慧政務、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生活……“智慧”成為今年服貿會銀行業參展的關鍵詞之一。可以看到,銀行業在積極與各行各業協作,用金融打通各式服務場景,構建深入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智慧生態。
在工商銀行展位上,數十項現代化數字金融服務場景精彩亮相。其中“智•庫•雲”銀行首次面向公眾展出,這是該行研發的集裝箱模式新型銀行網點,以輕便、靈活、模組化、快速安裝、靈活配置為特點,能夠精準適配和服務鄉村振興、商圈社區等應用場景。新一代“小融未來號”自動駕駛金融服務車再次與服貿會觀眾見面,升級後的“小融未來號”將5G、人工智慧、物聯網、自動駕駛等新技術、新功能高度整合到可移動設備中,實現查詢轉賬、投資理財、卡片開立、實物預約領取等多種非現金金融服務,可為校園、社區、産業園區等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解決方案。
在智慧政務、智慧養老方面,建設銀行助力建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在助推政務服務智慧化轉型方面正逐漸發揮作用。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依託“網際網路+政務+金融”的跨界融合,充分發揮了建設銀行科技賦能、資源整合、服務渠道等專業能力,助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構建了全國首個跨層級扁平化管理的智慧政務服務大廳。無論是便民服務、利企服務,還是跨境服務、黨群服務,在“城市級智慧辦事大腦”的幫助下,都可以實現輕鬆觸達。不但為百姓帶去了政務便利,也推動了“智慧政務”的高品質發展。
同時,智慧養老可通過建設銀行的“客廳經濟綜合服務平臺”直接實現,通過遠端問診、查看健康數據趨勢圖等服務,老人在家就可以接受遠地專家會診、了解血壓、血糖、體重以及自己的睡眠情況等資訊。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建設銀行還打造了數字養老生態,為老年人提供更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産品和服務,以科技金融之力推動“智慧養老”發展。
另據交通銀行介紹,“銀衛安康”是該行針對醫院類客戶推出的所有金融服務産品,力求解決就醫過程“排隊時間長、繳費到處跑”等民生領域難題。目前已在京20余家醫院上線該系統,其中包括10余家知名三甲醫院。
“交銀慧校”則是交通銀行打造的教育生態圈産業鏈金融服務方案中的拳頭産品,涵蓋聚合支付、資金監管、業務服務、業務管理、生活服務、家校互動六大功能,已為朝陽教委、豐臺教委、西城教委、海淀教委等搭建了平臺服務。
數字化為普惠金融發展帶來源動力
共建共用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含義,銀行的數字化轉型為普惠金融的發展帶來源動力,數字化轉型與數字普惠金融也將成為銀行服務的核心競爭力。
建設銀行展廳內展示的“惠懂你”,是該行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生物識別等技術,為普惠金融客群打造的小微企業一站式服務APP,也是該行普惠金融通過“科技+金融”破解困擾小微企業主多年的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的一大利器。
數據顯示,利用“惠懂你”,通過小微快貸、雲稅貸等産品,建行北京市分行今年上半年的新增貸款中,新模式小微貸款較年初新增79.13億元,佔全部普惠金融貸款新增的85.40%。客戶中,新模式小微貸款戶數24372戶。
浙商銀行展廳以“水潤萬物”為設計理念,圍繞“推進普惠金融改革”等五大方面,通過在大跨境、大零售、大公司等業務板塊的探索,向觀眾展現銀行參與建設共同富裕的能力和決心。
據介紹,浙商銀行運用金融科技,在抗疫期間提供無接觸金融服務、小微數字化線上操作等,形成一系列成熟的服務模式,讓小微企業真正“敢貸”“願貸”“能貸”“會貸”,掃清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機制障礙。去年疫情期間為疫情重點區域與行業的小微企業合計減息達1.68億元。截至目前,累計服務小微企業超40萬戶,普惠金融餘額突破2000億,普惠小微貸款佔各項貸款比重超18%,連續多年居18家全國性銀行首位。
中信銀行則向大眾展示其發力數字化創新,研發“物流E貸”“關稅E貸”“政採E貸”“銀票/商票E貸”“房抵E貸”等多場景信貸産品,完成對小微企業的高效審批及快速放款,全力支援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微眾銀行作為網際網路銀行的代表,讓觀眾充分體驗到網際網路銀行數字普惠金融的魅力。微眾銀行通過“線上化”優勢深度觸達小微企業。“線上化”是微眾銀行的特色優勢,展位現場設置有巨型手機螢幕,展示微眾銀行企業金融明星産品“微業貸”的産品特色。觀眾通過在螢幕上操作,親身體驗微業貸從申請到審批等智慧、流暢的流程。微業貸是一款線上無抵押的對公貸款産品,依託數字化、線上化服務能力,為全國各地的小微企業提供7x24小時的金融支援,為小微企業緩解融資難題,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如今,微眾銀行微業貸用戶覆蓋全國超過200個縣級以上城市。
數字經濟為支付體驗添活力
在今年服貿會上,數字人民幣讓人大開眼界。作為數字人民幣的主要運營機構,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家國有銀行在展會現場花樣展示了數字人民幣的最新成果。
據介紹,通過掃描專屬二維碼、智慧櫃員機便可以一站式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另外,建設銀行在展區重點展示了為外國人開立錢包的場景。外國人在建設銀行機場網點通過人臉識別驗證,開立數字人民幣硬體錢包,開立完成後可使用數字人民幣乘坐地鐵、入住酒店、打車、遊覽景點,返程回國,全流程暢通無阻。
頗為值得關注的是,拐杖、手錶、手環、手套、耳機殼、鑰匙扣,甚至紙錢包等形式多樣的硬錢包讓人眼前一亮。在工商銀行展區,該行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了用“拐杖”碰一碰完成支付的操作,另外,還有手錶、手環、鑰匙扣等形態的硬錢包。
在中國銀行展區,滑雪手套、冬奧特色徽章、智慧手錶等形態多樣的數字人民幣錢包引人關注。除此之外,中國銀行還展示了外幣兌換機,用戶使用身份證或護照,就可以使用外幣依據銀行實時匯率兌換等值的數字人民幣。
郵儲銀行則推出了疊加健康寶查詢功能的“無源可視卡硬錢包”,其外觀與普通銀行卡差不多,但卡片右上角有一塊墨水屏窗口,清晰地顯示了消費金額、卡片餘額和一個健康寶二維碼,在沒有網路的環境下,也可以正常支付,很大程度上緩解老年人“數字化困境”。
除此之外,數字人民幣在使用場景方面也較為廣泛。展會現場,工商銀行展出了最新試點的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支援數字人民幣二維碼和NFC支付的北京地鐵、支援硬錢包雙離線支付的雄安公交巴士、全國首個以數字人民幣結算的雙碳平臺“青碳行”等。
農業銀行則將數字人民幣與鄉村現代化發展相融合,在展區現場,通過一塊小沙盤清晰描畫出數字人民幣在普惠金融服務點、交通出行、農業運輸工具加油充電等現代化農村場景,詮釋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新局面。
交通銀行展示了數字人民幣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展區現場,該行的醫保業務綜合服務終端模擬了數字人民幣的醫療繳費場景。
中國銀行在首鋼園的展區裏,展示了滑雪體驗機、新零售扭蛋機、飲料售賣機等便民娛樂設施。郵儲銀行北京分行帶來了郵品盲盒機、留聲明信片個性化列印等特色活動,參觀者們可以現場體驗數字人民幣支付場景。
據央行發佈的《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顯示,截至 2021年6月30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132 萬個,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領域。開立個人錢包2087萬餘個、對公錢包351萬餘個,累計交易筆數7075萬餘筆、金額約345 億元。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