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9月10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10日上午舉行“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顏清輝在會上表示,下一步,醫保部門將大力推進醫藥集採擴面提質。持續擴大集採覆蓋面,開展新批次國家組織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採,會將人工耳蝸等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集採範圍。
發佈會文字實錄如下:
記者:近年來,集採藥械逐漸被認可接受,請問集採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集採將會有哪些方向的調整,既為群眾減輕醫藥負擔,同時促進生物醫藥産業發展?謝謝。
顏清輝:謝謝您的提問。對集採工作的成效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認識:
一是群眾用藥負擔降低,用藥的可及性和品質提升。比如,B型肝炎抗病毒藥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集採前患者的年費用高達4000-5000元左右,集採後的年費用降到100-200元左右。醫療機構的臨床研究表明,B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的治療率和規範率大幅提升。再比如,集採後胰島素大幅降價,臨床性能更好的三代胰島素使用量佔比從集採前的58%提高到了70%以上。
二是推進醫藥行業健康高品質發展。集採重塑了我國醫藥行業的生態,也改變了醫藥行業的發展思路。在集採前,醫藥企業重行銷渠道的競爭,輕品質和研發;集採提供了公平競爭、陽光競爭的平臺,讓好産品通過集採能夠迅速打開市場,從公開問詢胸主動脈支架和其他藥品耗材價格治理的情況來看,一些醫藥産品降價的空間主要來自於壓縮了流通領域費用,對生産研發企業的實際收益影響比較小。同時,我們騰出的費用空間可以用於創新,這樣更多的企業會把關注的重點轉向品質提升、規模生産和創新。
三是助推公立醫院醫療機構回歸公益性。集採切斷了藥品、耗材流通過程中的灰色利益鏈,讓醫務人員的處方行為更加規範。比如“藥品濫用重災區”抗生素的使用強度指標從2018年的37.8持續下降到2022年的33.8。集採配套政策也注重增加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陽光收入。按照政策規定,通過集採節約的醫保資金,經過考核後,會按照一定的比例給醫療機構結余留用,相當一部分用於醫務人員的薪酬改革;一些地區也開展了藥學服務收費試點,體現醫師、藥師的技術勞務價值,這給醫療機構的高品質發展、回歸公益性創造了條件。
下一步,醫保部門將大力推進醫藥集採擴面提質。持續擴大集採覆蓋面,開展新批次國家組織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採,我們會將人工耳蝸等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集採範圍。加強區域協同,重點指導地方推進中成藥、中藥飲片和體外診斷試劑等藥品耗材聯盟集採。平穩推進接續採購,加強集採執行的精細化管理,會同相關部門強化中選産品使用、供給、監測等環節的管理措施,督促中選産品及時進院、優先使用,同時我們也會採取措施,壓實中選企業保障品質和供應責任。謝謝。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