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原創報道 > 正文

字號:  

光明業績未達預期 良友“入贅”加速市場化

  • 發佈時間:2015-05-08 19:19:5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孫傑 謝淩宇  責任編輯:張少雷

  中國網財經5月8日訊 (記者 孫傑 謝淩宇) 7日,光明乳業母公司光明食品集團將良友集團“納入麾下”,加速其市場化進程。同時,光明乳業先後發佈了2014年年報和2015年一季度財報,機構分析普遍認為一季報業績低於預期,專家稱其優勢産品面臨增長瓶頸。

  一季度業績未達預期

  光明乳業日前發佈的2014年年報和2015年第一季度報顯示: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203.85億元,同比增長25.13%。實現凈利潤5.68億元,同比增長39.87%。其中,2014年莫斯利安常溫酸奶實現銷售收入59.6億元,同比增長85%;201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9.91億元,同比增長8.07%;實現凈利潤0.98億元,同比增長39.25%。

  分析普遍認為光明乳業一季報業績低於預期,高端奶銷售也沒有預期那麼好。平安證券此前對光明乳業今年一季度業績的預期是80%,該機構認為主要是光明乳業常溫酸奶、低溫奶增長不達預期。

  對於部分機構認為“光明乳業第一季度表現未達預期”的説法,光明乳業公關總監賁敏認為,機構可能對於光明乳業的莫斯利安産品給予了較高期望值。第一季度的財務數據顯示,莫斯利安增長率為30%,雖然沒有公佈單品的量,但比券商期望值略低。加上公司收購紐西蘭乳企新萊特後,由於紐西蘭乳業大形勢不好,包括恒天然在內的乳企業績均有下跌,因此收購後合併報表,第一季度沒有達到預期。賁敏稱,光明乳業今年將重點對莫斯利安等産品做推廣,配套的奶源問題會根據整體規劃配套解決。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光明集團的諸多板塊中,乳業的板塊表現最強勁,其中冷鏈産品是強項,但又遇到蒙牛、伊利、養樂多等搶奪酸奶、活性菌的市場,原本佔優勢的項目也面臨增長瓶頸,因此從業務板塊到盈利板塊顯得有些單薄。從整個光明食品集團來説,其海外並購項目比如紐西蘭的乳企新萊特,也沒有帶來值得期待的市場表現。

  “光明乳業今年拿不出太多新的利潤增長點,調低今年業績預期是合乎情理的。但這並不代表整個乳業今年的預期調低,伊利今年的主要增長點將是冷鏈酸奶、核桃露等,蒙牛則在是常溫奶和奶粉上發力。”朱丹蓬認為。

  談到去年殺牛倒奶之勢會否延續時,朱丹蓬表示,原奶持續價格下跌是受到乳業內部産品結構調整的影響,加上國外的原奶進口量大,將價格拉低。近期歐盟全面放開原奶出口配額,對全球原奶價格必然産生影響,中國原奶價格有下探空間,但不會太大。

  良友併入光明 市場化加速

  坊間外傳的上海光明食品集團與上海良友集團重組一事昨日終於得到了官方確認,董勤出任光明集團總裁、黨委副書記,但重組的具體方案和細節目前尚未披露。

  光明食品集團宣傳部部長潘建軍告訴中國網消費頻道記者,7日下午雙方聯合召開了重組工作會議,上海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宣讀了通知,上海良友集團資産整體歸入上海光明食品集團管理。至於重組細節,潘建軍表示,集團將用一定時間進一步調研,從而確定重組方式,但目標很明確,一定要達到1+1>2的效果。

  公開資料顯示,光明集團是集現代農業、食品加工製造、食品分銷為一體的綜合食品集團,去年營業收入超過1200億元。而良友集團則是上海最大的從事糧食經營的國有企業集團,承擔政府委託或指定的職能,為保障上海糧食安全和供給穩定服務。與良友重組後,光明乳業的業績是否會得到新的增長動力尚需觀察。朱丹蓬認為,良友暫時沒有高度市場化,屬於半壟斷渠道運營,合併的結果是雙方都把盤子做大,資源整合,借光明推動良友市場化加速。

  潘建軍則對雙方的重組寄予厚望。他表示,兩家合併將對於雙方的業務均有推動作用。目前,雙方在糧油方面業務相似,通過重組整合,將發揮協同效應,尤其是銷售渠道上將會形成互補,拓展更大銷售網路。

  據悉,光明集團戰略發展規劃早已清晰:未來8+2板塊中,每個板塊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儘管其目前已經擁有了4家上市公司,但旗下仍然有大量非上市資産。潘建軍透露,集團資産證券化的戰略目標是資産證券化率達到50%以上。具體將按以下步驟進行:平穩過渡,調查研究如何讓並購的資産更好的融入光明;對於並購的海外企業,目標是IPO,複製新萊特(光明乳業收購的紐西蘭牛奶公司,打響其海外上市第一槍)模式;另外借助已有國內上市平臺,通過重組,達到資産證券化;對沒有實現證券化的資産,通過股份制改造實現證券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