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9月6日訊 發光結構、冰屏、多媒體融合……在9月3日開展的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金融專題展現場,記者看到,以“聚建新生態,共用新發展”為主題的建行展區人氣頗高。
通過運用大數據、VR、人工智慧、5G、生物識別、3D成像等多種技術,展區精心打造了“普惠金融”“住房租賃”“綠色金融”“智慧政務”“鄉村振興”“建行生活”等多個板塊,涵蓋“科技創新、融通發展、綠色金融、智慧生態、普惠共用”五大場景,直觀體現了建行凝心聚力構建金融服務新生態的成果,顯示了這家有著60多年曆史的國有大行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彰顯忠誠與擔當。
多年來,建行心懷“國之大者”,秉持“共建共用”的發展理念,致力於讓金融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要,助力社會“共同富裕”。
“這就好像一顆糖放進水中,糖看似消失了,但其實水變甜了,糖只是融在了水中。”建行董事長田國立在形容金融業變革時曾用過這樣的比喻。金融如水,澤被萬物。銀行就像那顆糖,融入到消費、住房、交通、教育、醫療、養老等各種生活場景中,讓水變甜,滋養出金融服務新生態。
而金融服務新生態中建行的角色,就如這顆讓水變甜的糖,更多元,更融合。
創新:科技生態滋養新金融繁榮生長
“科技創新無處不在”,這是記者在建行展臺最大的感受。科技生態幾乎是把萬能鑰匙,貫通到金融新生態的方方面面。綠色、共榮、智慧、普惠等等生態,都在科技生態的助力下繁榮發展。
科技生態讓科技新金融顯得格外亮眼。展會上,“數字人民幣咖啡機”吸引了眾多關注。建行積極參與數字人民幣系統研發、産品設計與試點推廣,出行加油能刷、網上購物能刷、乘火車能刷、去醫院能刷、逛公園能刷、交學費還能刷••••••在不斷探索應用環境及支付場景的過程中,建行不斷拉近了數字人民幣與百姓的距離。同時,建行北京市分行還大力探索“數字人民幣+科創金融”、“數字人民幣+住房租賃”、“數字人民幣+智慧政務”、“數字人民幣+鄉村振興”、“數字人民幣+綠色金融”等場景的融合發展,並將數字人民幣與北京冬奧會場景相結合,使“數字人民幣”真正成為便利人民生活及服務國家大局的科技新金融。建行北京市分行大力推進數字人民幣的舉措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以金融支援科創企業也是科技生態的重要內容。建行北京市分行大力發展科創金融業務,通過創新雙創雲貸、科技創業貸等産品,為科創企業提供資金支援和投貸聯動服務。生物醫藥公司YL就是建行科創金融業務的受益者之一。該公司在技術成果市場化期間遭遇資金瓶頸,建行北京分行依託與創投機構、行業專家的深度合作,全面評估該公司的成長性,創新提出投貸聯動綜合服務方案,解決了該公司的燃眉之急。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建行北京市分行共向科創類企業客戶累計發放貸款2148筆,發放貸款近百億元;同時為北京地區37家優質科創企業提供了投貸聯動支援。
建行的金融科技優勢,還使小微企業在延伸供應鏈、産業鏈、拓展銷售渠道方面得到切實幫助,比如,小微企業可以免費入駐建行的企業級電子商務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善融商務”。該平臺有效解決了小微企業銷售渠道不足問題,使其産品直接對接“大市場”。
科技創新惠及的不僅僅是企業,還有廣大百姓。建行錨定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奮鬥目標,以金融+科技的新金融力量紓解社會民生痛點,用金融服務這杯“甜水”潤澤更多領域:圍繞教育、住房、消費、就醫、融資、理財、養老等需求,打造一系列開放的生態平臺。同時,通過推動傳統金融服務場所、內容和方式的轉變,使各項金融及生活服務更易得、更便捷、更人性、更智慧。
融通發展,協調資源實現“共同富裕”
“金融不是陽春白雪,而是回到老百姓身邊,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裏。”田國立説。
記者在現場看到,建行不但將金融融入百姓生活,還直擊民生痛點、難點,用新金融“甜水”協調社會發展,如提升城鄉居民生活品質、增加農村用戶收入,推動百姓安居樂業,助力國家“共同富裕”戰略。
在建行展區,“住房租賃”板塊營造了家一般的溫馨與舒適,傳遞了“長租即長住、長住即安家”的生活理念。多年來,建行通過住房租賃戰略,以金融力量激活住房市場,搭建住房租賃服務平臺,組建住房産業聯盟,率先探索長租房運營可持續模式,助力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此外,建行北京分行深度參與北京市住房租賃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業務模式,助力政府解決首都住房突出問題。
通過VR實景看房,記者了解到建行北京市分行的CCB建融家園創業之家品牌項目的具體情況,該項目位於北京大興區西紅門鎮新建地區,是北京市首批集體建設用地用於租賃性住房建設的項目。創業之家項目引入清華美院設計團隊,融入“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匠心打造“眾樂樂園”,展現出CCB建融家園對“家”的定義,為區域內企業職工提供了簡約舒適、綠色低碳、智慧現代的租賃住房,形成集體土地租賃住房建設良性可持續商業化運作模式,以實際舉措緩解新市民住房困難。
城市更新,是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建行將新金融服務觸達民生的關鍵領域。為全力配合北京市城市更新工作,建行北京市分行憑藉深耕城市更新領域的能力積累,依託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發揮集團全牌照優勢,與市場各方融合發展,相互賦能,提供建設期、運營期、成熟期的所有綜合服務解決方案,共同探索平臺公司設立、項目推進統籌,共同謀劃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更新合作新路徑。
建行北京市分行堅持“城市更新+住房租賃”兩結合的策略,根據項目所處週期的不同,給予差異化服務。針對建設期項目,統籌推進城市更新“六條線”(核心區平房騰退、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危舊樓房改造、低效商圈樓宇改造和低效園區、老舊廠房改造)和保障性租賃住房信貸支援,建立分行“6+1”領域“城市更新項目庫”,對於六類城市更新場景,實施名單制管理,分類對接業務需求;明確各類項目的適用主體範圍,充實完善金融解決方案和“産品工具箱”,讓城市更新行動有産品可用、有方案可依;針對運營期項目,提供成熟免費的系統平臺、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援、全面專業的運營服務;針對成熟期項目,依託全牌照和集糰子公司優勢,提供信貸和非信貸領域資産盤活支援。
除“城市更新”“住房租賃”之外,鄉村振興同樣是融通發展的關鍵一環。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建行在鄉村振興戰略方面成績頗多,如深化“裕農通+”生態場景建設,基本實現鄉村地區基礎金融全覆蓋;探索金融服務優化“線上+線下”服務模式,依託“善融商務”電商平臺,打造“裕農優品”專區,建設北京林特産品館,助力農産品上行,拓寬地區特色優質農副産品銷售渠道,進一步推動“裕農通+醫療”“裕農通+黨建”“裕農通+善融商務”等場景建設,服務“文明鄉村”、“美麗鄉村”、“數字鄉村”。
建行北京市分行聚焦“三農”領域痛點堵點精準施策,積極探索面向“三農”的金融産品,創新推動産品落地,成功將更多的金融産品和信貸資源延伸至農民。據了解,繼建行北京分行5月底發放北京地區首筆農業農村部“信貸直通車”活動線下貸款後,其與農業農村部、擔保公司以“三方系統直連合作”方式打通數據壁壘,創新推出“新農直通貸”專屬線上産品,並於8月成功上線發放,使農戶在田間地頭動動手指便能獲得貸款支援;為鄉村綠色種植業量身定制的信貸産品“昌農•栗蘑貸”,將綠色金融服務直接穿透至農民,解決種植農戶的資金需求, 為鄉村綠色種植産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未來,建行北京市分行還將持續探索更多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新模式。
綠色金融,推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記者在展會現場觀察到,圍繞“綠色金融”、“低碳出行”理念所設計的“環保樹”是本次展會的焦點之一。這顯然與發展綠色經濟的大背景密切相關。
當前,“綠色金融”正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元素。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並把“發展綠色金融”作為推進綠色發展的路徑之一。綠色金融是國有大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建設金融新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2016年,建行就開始探索推動綠色金融,打造綠色生態,綠色生態已成為建行金融新生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幾年,建行北京市分行從綠色信貸助力“提高全行資産組合的綠色底色成色”,到以“綠色金融+”北京行動推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再到打造金融系統內首家綠色智慧銀行,將綠色基因全面融入經營管理,持續加快資産結構綠色轉型,推動多元化綠色産品創新,在信貸轉型、直接融資、普惠金融、鄉村振興、碳交易、住房租賃、消費信貸、低碳運營等方面積極開展綠色轉型創新,貫穿社會經濟發展整個鏈條,實現綠色金融與多領域的深度聯動,以新金融行動落實“3060”目標。
2021年以來,建行北京市分行依託機制建設、政策引領、資源保障、創新驅動、融合共用五大綠色金融發展支柱,1-7月累計投放綠色貸款287.45億元,綠色貸款餘額達1639.12億元,信貸資産的綠色底色成色進一步鞏固。
智慧生態,開放協作提供精準直達的金融服務
智慧政務、智慧養老、智慧生活……記者在現場發現,建行通過開放平臺,與各行各業協作,用金融打通了許多服務場景,構建了深入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智慧生態。
智慧政務,建行助力建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在助推政務服務智慧化轉型方面正逐漸發揮作用。建行北京市分行依託“網際網路+政務+金融”的跨界融合,充分發揮了建設銀行科技賦能、資源整合、服務渠道等專業能力,助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構建了全國首個跨層級扁平化管理的智慧政務服務大廳。無論是便民服務、利企服務,還是跨境服務、黨群服務,在“城市級智慧辦事大腦”的幫助下,都可以實現輕鬆觸達。不但為百姓帶去了政務便利,也推動了“智慧政務”的高品質發展。
智慧養老,通過建行的“客廳經濟綜合服務平臺”直接實現。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通過遠端問診、查看健康數據趨勢圖等服務,老人在家就可以接受遠地專家會診、了解血壓、血糖、體重以及自己的睡眠情況等資訊。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建行還打造了數字養老生態,為老年人提供更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産品和服務,以科技金融之力推動“智慧養老”發展。
智慧生活,建行將用科技金融為百姓生活增添帶著智慧的“煙火氣”。據了解,“建行生活”APP是立足於本地生活的一站式生活場景服務平臺,集美食、外賣、充值、打車、繳費、網點、電影演出、建行生活卡八大場景于一體,體現了建行“金融為民”的初心。“建行生活”APP幫助百姓“精打細算”,讓百姓在消費過程中省錢又省力,實現“智慧生活”。
“金融關係到百姓的衣食住行,要把新金融行動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在實踐中不斷深化認識,在深化認識中不斷創新實踐,為普羅大眾提供觸手可及、無處不在、精準直達的金融服務。”田國立是這樣要求的,建行也是這樣做的,通過打造智慧生態,為百姓提供了“觸手可及、無處不在、精準直達的金融服務”。
普惠共用,無界服務傳遞金融新溫度
共建共用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含義。如何用新金融這杯“甜水”實現普惠共用,讓金融服務新生態做到“無界”,建行找到了答案。
比如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的“惠懂你”,這是建行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生物識別等技術,為普惠金融客群打造的小微企業一站式服務APP,也是建行普惠金融通過“科技+金融”破解困擾小微企業主多年的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的又一利器。
利用“惠懂你”,通過小微快貸、雲稅貸等産品,建行北京市分行今年上半年的新增貸款中,新模式小微貸款較年初新增79.13億元,佔全部普惠金融貸款新增的85.40%。客戶中,新模式小微貸款戶數24372戶。
建行通過客戶分層分類,重點做好針對科技、涉農等領域的普惠信貸産品創新及平臺拓展工作。與國家稅務局合作,實現行外“雲稅貸”産品成功落地。還與全國工商聯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併為工商聯會員企業開發了“企業綜合服務系統”。北京市分行以此為藍本,開發了北京市工商聯“企業綜合服務系統”,同時還創新推出北京市工商聯“會員管理子系統”,實現了工商聯會員線上線下金融與非金融服務的全覆蓋。借助這些平臺,解決了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資訊不對稱的融資困難問題,幫助企業提高資金使用率。目前已實現“工商聯快貸”“京農貸”“易擔貸”“專精特新”服務方案等北京行創新産品的落地推廣。
為進一步開放和共用銀行網點服務資源,打造惠及民生的新服務,2018年,建行在全行範圍內啟動“勞動者港灣”建設工作,為環衛工人、計程車司機、快遞小哥等戶外勞動者提供休息停靠的場所和週到貼心的服務,打造廣大勞動者的“歇腳地”“加油站”“充電樁”。立足於網點多樣化資源稟賦,建行北京市分行持續深化“勞動者港灣+”模式,打造特色“勞動者港灣”,不斷加強惠民服務領域的深度互聯合作。同時為貫徹落實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先行先試、深入探索銀行營業網點的適老化改造,推出暖陽驛站,打造出首批6家老年客戶群體特色服務示範網點,並通過北京國家金融科技認證中心《銀行營業網點適老服務要求》標準認證,成為全國首批“適老服務示範網點”。如今,很多網點的“勞動者港灣”已成為聚合多類型、多方面服務資源的多功能小型生態園地,讓越來越多的戶外勞動者感受到了建行的暖心關懷。
“營造共生共榮生態,做企業全生命週期夥伴。”建行正將總書記提出的“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的要求落實落地,其用“金融+科技”手段解決普惠金融難題,使普惠共用成為金融服務新生態的重要一極。
在五大發展理念基礎上為落實“金融為民”理念而打造出的金融場景,組成了建行金融服務新生態的藍本。在新金融理念的描繪下,建行的這張“新生態地圖”,立體、多元、無界,正不斷重塑著自身、指引著方向。
融入,讓水變甜,糖不見了,但卻無處不在。這是建行的現在,也是建行的未來。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