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第十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暨第3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劇目媒體見面會在上海舉行。江蘇省演藝集團錫劇團攜經典劇目《玲瓏女》亮相,劇團主演季春艷等共同分享錫劇的獨特魅力與傳承發展脈絡。
百年錫劇煥新機 滬蘇情誼促交流
常錫劇,簡稱錫劇,別名常錫文戲,流行于滬寧沿線以及杭、嘉、湖地區和皖南城鄉的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江蘇省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東亮介紹道,本次參與梅花獎競評的《玲瓏女》作為劇團經典,歷經六代傳承,久演不衰,深受觀眾喜愛。他著重讚揚了季春艷的專業素養,期待這部劇在舞臺上再次綻放光芒。
隨後,江蘇省演藝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莉講述了錫劇與上海的深厚淵源。錫劇起源於江蘇無錫和常州一帶,有著三百餘年曆史。1911年,錫劇藝人王嘉大將其帶入上海,此後,錫劇在上海這片文化經濟沃土上蓬勃發展,眾多錫劇老藝術家在此打磨技藝,形成獨特風格。近年來,省錫的多部作品在上海收穫熱烈反響,此次《玲瓏女》演出門票早早售罄,充分彰顯了兩地在戲曲藝術交流上的緊密聯繫。
劇團發展成果豐 多元運營促傳承
立足百年深厚底蘊,劇團進一步開發了多元立體運營體系,為劇團長遠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江蘇省演藝集團錫劇團團長陸建偉介紹,劇團自1953年成立以來,已成為錫劇界的標桿。劇團人才輩出,姚澄、王蘭英、沈佩華、周東亮等都是各個時代的領軍人物。多年來,劇團創演約200個劇目,其中的《珍珠塔》《燭光在前》等榮獲多項國家級和省級大獎。
在運營模式上,劇團積極探索創新,形成五大板塊協同發展的格局。劇目創排與演出方面,劇團每年保持多部劇目的創作和復排,演出足跡遍佈城鄉。劇團還在江陰開設13個錫劇興趣班,為錫劇傳承培養後備人才此外,劇團還成立了錫江演藝有限公司,拍攝近20部涵蓋多種劇種的電影,也擁有舞美製作基地,承接各類舞美項目。這種綜合立體的運營模式不僅推動了錫劇的傳承與發展,還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經典劇目再雕琢 演員磨礪展風采
《玲瓏女》重排導演韓劍英分享了復排這部經典劇目的挑戰與創新。他表示,面對經典,既要保留其精華,又要融入新元素,滿足當代觀眾的審美需求。團隊對劇本進行了精心精簡,對手絹獨特的表演元素進行了進一步創新設計。同時,韓劍英還對季春艷的表演能力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她能輕鬆駕馭複雜角色,為角色注入鮮活生命力。
季春艷回顧了與《玲瓏女》的緣分,在眾多老師的指導下,她從初入劇團時的懵懂學習,到如今對角色的深刻理解,再到能借鑒其他劇種的表演手法提升自己。此次為了呈現更好的舞臺效果,她在體力、唱腔和表演上刻苦訓練,力求將角色完美展現。
在媒體提問環節,季春艷回應了挑戰《玲瓏女》角色的困難。她提到,中評版劇本的調整增加了角色塑造的難度,需要充沛的體力支撐。在唱腔和表演上,團隊精益求精,注重細節,力求為觀眾帶來更精彩的演出。
隨著社會的發展,戲曲藝術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而《玲瓏女》這樣的經典劇目,承載著錫劇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有望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的橋梁。相信《玲瓏女》會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在觀眾面前,收穫滿堂喝彩,吸引更多年輕觀眾走進劇場,愛上錫劇這一傳統藝術。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