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第十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暨第3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劇目媒體見面會在上海舉行。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攜精彩劇目亮相,為觀眾和媒體帶來了一場關於戲曲藝術傳承創新與戲曲人才培養的深度交流。
青年翹楚擔重任 演繹經典展風采
此次參加梅花獎終評的主演孫娜是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的一級演員,她14歲踏入戲曲學習之路,在河北梆子錶演領域深耕25年,主演劇目約21齣。她在演藝生涯中收穫了2014年的第二屆文華藝術院校戲曲比賽金獎、全國優秀青年演員稱號等榮譽,藝術成就獲得業界認可。
孫娜為此次戲劇節帶來了《打神告廟》《竇娥冤・法場》《孟姜女尋夫》三齣摺子戲。《打神告廟》中,她將敫桂英的情緒層層遞進展現,通過水袖和軟毯子功技巧表現與人物情緒的融合;《竇娥冤・法場》裏,她通過唸白和唱腔的變化詮釋竇娥面對生死時的複雜情感;《孟姜女・尋夫》中,她用豐富多變的動作、唱腔和唸白,表現孟姜女尋夫的艱難和失去丈夫的悲痛。這三折戲分別側重做功、唱功以及做唱結合,孫娜憑藉紮實功底,將角色演繹得入木三分。
創新演繹傳統戲 舞臺呈現煥新機
除了舞臺上演員的精心設計,幕後工作人員們也在為精彩戲劇的呈現添磚加瓦。導演翟建蕊在執導這三齣摺子戲時,充分發揮了創新精神,在保留傳統精髓的同時融入新穎元素。《打神告廟》裏增加的敫桂英奔往海神殿情節,借助演員精湛的身段和水袖技巧,將人物的悲憤情緒渲染得更加濃烈。而人物內心形象外化手法,讓海神、判官、小鬼與主角互動,使觀眾更直觀地感受角色複雜的內心世界,極大地增強了戲劇張力。
不僅如此,《竇娥冤・法場》和《孟姜女・尋夫》同樣亮點十足。前者設置百姓角色交代劇情,自然流暢地將觀眾帶入情境,讓竇娥的冤屈更具感染力;後者開場用風雨雷電閃結合武戲技巧,生動展現孟姜女尋夫的堅定。這些創新使傳統劇目在舞臺上煥發出新的生機,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與情感衝擊。
人才培養築根基 傳承發展啟新程
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能夠創作出如此優秀的作品,與其對青年戲曲演員培養的忠實息息相關。劇院黨總支書記趙濤介紹,在培養過程中,劇院始終圍繞“全面培養、重點提高”的原則,採取了“以考促練”“以演促練”“以賽促練”“量身打造”“重點培養”五項措施,發展出了一套成熟的培養體系。多年來,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人才輩出,連續兩屆參與梅花表演獎角逐,上一屆武生演員郝士超榮獲終選第一名,此次孫娜也備受期待。趙濤表示,未來將繼續培養更多像孫娜、郝士超這樣的優秀演員,讓他們在更高舞臺展示才華,弘揚河北梆子藝術,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此次媒體見面會不僅讓觀眾進一步了解了《河北梆子摺子戲專場》的精彩內容,更讓觀眾看到了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在傳承與創新戲曲藝術道路上的堅定步伐。5月9日晚,三折戲將在上戲實驗劇院正式亮相。在滬陜藝術對話中,河北梆子正以守正創新之姿,續寫中國戲曲的華彩篇章。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