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古韻六腔齊綻 婺劇摺子戲魅力點亮申城

發佈時間:2025-05-10 21:01:3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姜一平

5月9日,第十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暨第3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劇目媒體見面會在上海舉行。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主創團隊到場與觀眾展開深入交流,展示了婺劇這一國家級非遺劇種的獨特魅力與劇團的蓬勃發展態勢。

薪火相傳 六腔演繹多彩婺韻

婺劇,俗稱“金華戲”,包含高腔、昆腔、亂彈、徽戲、灘簧和時調六種聲腔,其豐富性在全國地方戲中名列前茅。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黨總支副書記嚴立新介紹,在歷史上,婺劇與京劇、徽劇等劇中都有著密切聯繫,各劇中在長期交流互動中形成了豐富的戲曲文化。此外,婺劇聲腔多樣性賦予其題材廣闊的舞臺表現力,這也是其走出浙江、走向國際的底氣。

浙江婺劇團為本次梅花獎帶來的作品中就靈活運用了多種聲腔。劇團主演、競梅演員陳麗俐參演的三個劇目《白蛇傳》《穆桂英・轅門斬子》《拷打提牢》分別採用了灘簧、徽戲、亂彈三種聲腔,展現出不同風格。這些劇目歷經幾代人磨煉,是美蘭老師等前輩的代表作。陳麗俐的此次演出不僅是個人藝術成果的展示,更是婺劇傳承的生動體現。

全面發展 磨礪鑄就戲曲輝煌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自1956年成立以來,在人才培養方面成果豐碩,已有20多位年輕演員榮獲梅花獎、白玉蘭獎等諸多獎項。不久前,在白玉蘭獎頒獎儀式上,劇團的李烜宇、樓依婷、劉福明分別斬獲主角獎、配角獎和新人主角獎,陳麗俐也曾獲第十九屆白玉蘭主角獎。劇團通過營造濃厚的練功氛圍、以戲帶練、積極推薦演員參賽以及暢通晉陞渠道等方式,不遺餘力地培養青年演員。

同時,劇團也積極參與各類重大演出,幫助演員們在實踐中積累經驗。自2016年起,劇團曾先後20多次登上中共中央團拜會、新年戲曲晚會、央視春晚等舞臺,還參與了亞洲嘉年華、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等活動,成為全國地方戲院團中較為活躍的大型演出參與者。

此外,劇團還借助“歡樂春節”品牌,積極承擔起對外文化交流的責任。到目前為止,劇團共計出訪127次,足跡遍佈69個國家和地區,完成演出300多場,吸引觀眾達500多萬人次,向世界傳播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凝心聚力 臺前幕後共鑄輝煌

婺劇的蓬勃生機,離不開臺前幕後的集體協作。劇團不僅重視事業上全面發展,也從多方面關懷工作人員,成了良好的團隊氛圍。劇團很早就為武功演員購買意外險,在演員受傷時,院領導會第一時間聯繫醫院和醫生,提供全方位的醫療保障。

劇團還注重人文關懷,從一點一滴出發,切實幫助演員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在團風建設上,劇團嚴格執行禁煙令等規定,從細節入手,培養演員紀律意識和團隊精神。演出結束後,演員們會主動整理後臺,保持場地整潔。這種良好的團風讓劇團具有強大的執行力和凝聚力,也成為劇團不斷發展壯大、飽受觀眾喜愛的基礎。

婺劇的發展之路,恰似一場漫長而精彩的戲曲征程。從紮根民間的質樸演出,到登上國際文化交流的大舞臺;從默默無聞到備受關注,每一步都凝聚著劇團全體成員的汗水與智慧。未來,婺劇也將繼續秉持傳承與創新的精神,不斷挖掘藝術潛力,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創作出更多精彩劇目。

據悉,5月10日下午,浙江婺劇團將繼續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帶來精彩演出。相信在此次戲劇梅花獎的藝術盛宴上,婺劇會以其獨特魅力征服更多觀眾,綻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