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站內搜索

“大道同工——當代中國工筆畫七人展”在國家大劇院開幕

發佈時間:2025-04-02 14:52:3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秦金月 | 責任編輯:張靜

中國網北京4月2日訊(記者 秦金月)3月31日下午,由國家大劇院、中國工筆畫學會聯合主辦的“大道同工——當代中國工筆畫七人展”在國家大劇院橄欖廳舉行開幕儀式。

開幕儀式上,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為七位參展畫家頒發捐贈證書。原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蔡武,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原常務副校(院)長、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何毅亭,中宣部原副部長、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胡振民,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中國美協主席范迪安共同為展覽揭幕。

此次展覽聚合當代中國工筆畫領域學術探索、藝術風格、創作成果突出的七位著名工筆畫家——陳孟昕、賈廣健、劉萬鳴、盧禹舜、莫曉松、唐勇力、王穎生,匯集其最具代表性的約80件經典力作。這七位畫家在人物、花鳥走獸和山水畫科領域數十年深耕不輟,在工筆畫題材、材料和技法上摸索變革、探索精進,雖然藝術面貌各成一派,但其創作都共同展現了對生活、自然、時代的感受體味,對工筆畫繼承與創新的思考,對天地大道、藝術之道的執著求索。

展覽現場(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甘源)

中國工筆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在先秦時期出土的帛畫中初現端倪,勃興于唐、五代,北宋盛極一時,自元明以來在中國畫壇逐漸衰微。但工筆畫技法的深厚傳統在壁畫、工藝美術領域被繼承了下來,到新中國成立尤其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工筆畫得以再次復興,並呈現出多元而豐富的創作面貌。工筆畫藝術在當代中國美術的發展中持續葆有雄厚實力和蓬勃態勢,既在主題內容方面呼應了時代需求,又在結構形式方面探尋了審美表達,行之有效地完成了觀念和語言的當代轉換和創造。工筆畫作為承載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與文化內涵的視覺載體,彰顯出同行時代的審美取向和萬象更新的藝術特徵。

國家大劇院副院長王斑表示:“此次展出的創作都表達了藝術家對生活、自然、時代的感受以及對自然天地、藝術大道的執著求索。七位畫家特向劇院捐贈了七件珍貴的藝術作品,為大劇院的藝術典藏注入了鮮活的力量,藝術家們的慷慨之舉不僅豐富了劇院的藝術收藏,更彰顯了對藝術傳承與推廣的使命感。我們真誠歡迎更多藝術家與國家大劇院攜手共進,加強合作。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精彩的藝術作品在這裡匯聚、展示,共同續寫藝術華章。”

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陳孟昕表示:“此次工筆畫學會與國家大劇院共同舉辦的‘大道同工——當代中國工筆畫七人展’正是對文化傳承、文化傳播使命的一個踐行和擔當,也是工筆畫新時代重現繁榮盛景和盛世氣象的一種折射回應。願每一位觀者都能在此次展覽中近距離感受工筆藝術的無限魅力與當代生機。再次向七位參展藝術家致敬,他們匠心獨韻的藝術智慧,以不懈的探索實踐為工筆畫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覽現場(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甘源)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參展畫家代表劉萬鳴表示:“我們期待,通過‘大道同工——當代中國工筆畫七人展’,觀眾不僅能感受到工筆畫技藝的精妙,更能觸摸到藝術家對時代、對文化的思考與回應。重要的是通過展覽起到相互交流學習的作用,中國工筆畫的未來,必將在傳統與現代的交織中,在個體表達與集體精神的共振中,為新時代文藝創作奉獻更多更好的作品。” 

本次展覽策展人、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表示:“今天其實是工筆畫發展的一個最旺盛的時期,而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在國家大劇院這樣一個凝聚各種藝術的空間場域,以一個展覽集合了七位大藝術家的成名作、代表作以及全新探索之作,展現出他們所背負的傳統以及今天能給我們帶來的新的啟示。”

本次展覽總策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表示:“科技的發展極大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也極大地影響著我們的創作,但是藝術家更需要用自己真誠的心靈和具有自信的慧眼去感受世界,由此才能真正形成精品力作。這七位畫家在工筆畫領域可以説真正做到了以精字當頭,這個展覽在國家大劇院的舉辦也是我們美術界一項重要的學術活動,他們以工之心致敬傳統,以工之力打造精品,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嚮往著一條具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主權的大道,而且在這條大道上持之以恒,我們都要共同走在這樣的大道上,祝展覽圓滿成功。”

展覽將持續至4月20日,觀眾憑國家大劇院參觀票即可進入展廳參觀。

展覽現場(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甘源)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