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故宮博物院和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亮相午門展廳,圖為展覽現場。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中國網3月31日訊 (記者 蘇向東)今天是農曆三月初三上巳節。一場以“曲水流觴”為導引的“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拉開帷幕。
明代吳彬《方壺圖》軸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作為紀念故宮博物院建院百年的重磅展覽,包括宋徽宗《祥龍石圖卷》、宋代趙伯骕《萬松金闕圖卷》、明代吳彬繪《方壺圖》軸等稀世珍品在內的200余件中外珍貴文物集中亮相。
六大主題講述“林泉之樂”
1672年前的上巳節,一群文人聚集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舉行曲水流觴的雅集。王羲之為此寫下著名的《蘭亭集序》。這場集會鑄就了中國園林獨一無二的山水精神。展覽中,明代尤求的《修禊圖卷》圖繪山林春景,文士各具情態。山石以枯墨點染皴擦,人物用白描,筆法簡潔。
展覽主題名“樂林泉”取自展品《皋涂精舍圖軸》上乾隆御筆親題的詩塘。“林泉”是中國古人對自然山水的詩意表達,“樂”于“林泉”,則是人們在園林中寄託的棲居追求。
展覽分為六大單元,通過“雅集”“鑒藏”“遊山”“靜修”“觀花”“暢音”等六項園林雅事,選擇200余件有代表性的中外展品,將園林景觀與文學、戲劇、歷史典故等元素相融合,立足中國古典園林,放眼全球園林文化,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莫奈攜帶名作《睡蓮》與乾隆一起觀荷撫琴(弘歷觀荷撫琴圖軸),油畫上的凡爾賽宮與銅版畫上的圓明園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像噴泉比肩對望……
觀眾觀看莫奈名作《睡蓮》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園林不只是風景,更是人類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坐標。”策展人之一、故宮博物院古建部正高級工程師李越説,展覽以“曲水流觴”的方式開啟展覽的敘事空間,以非開放區的乾隆花園的建築燙樣出發,引領觀眾欣賞世界園林藝術的風采。
在午門的三個展廳中,觀眾將欣賞到傳説中“西園雅集”的發生地北宋文人王詵的私人園林、明代蘇州定慧寺禪院等園林相關藝術品,還將欣賞到龐貝別墅花園、中世紀修道院園林、法國凡爾賽宮園林、日本江戶時期的花園和莫奈花園等不同風格的外國園林風貌。
李越表示,這些西方園林雖風格各異,卻承載著同樣的願望,那就是在自然與人類之間營造一處身心棲居的理想之地。中國園林藝術正是在這一點上與西方園林形成了跨越文化的情感共鳴。
展覽以現代設計手法展出了乾隆花園中的倦勤齋小戲臺。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據悉,展出的200余件文物中,既涵蓋中國歷代名家書畫、清宮舊藏文玩珍品及古典傢具,也不乏西方油畫、雕塑、日本浮世繪、波斯細密畫等類型的異域佳作。其中,有70件珍貴文物來自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法國凡爾賽宮、中國國家博物館、天津博物館。
恩克拉多斯叢林園 油畫 約1700-1725年 佚名 法國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園林主題文創亮相午門文創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還將午門東北崇樓開闢為文創展廳,通過抽象造境與郎世寧《花鳥圖冊》的融合,給觀眾營造出沉浸式文創展陳空間。設計靈感來源於康熙款五彩十二月花卉紋杯、綠色緞繡桂兔金皮球花紋花神衣、莫奈的《睡蓮》、葛飾北齋的《桔梗與蜻蜓》以及亨利·弗萊徹的《十二月花令》等展品的數十款園林主題文創隨之亮相,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創新巧妙融合。
展覽同名圖錄《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預計2025年4月出版面世。
此次展覽由故宮博物院和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將於4月1日至6月29日在故宮博物院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展廳展出。隨後將赴蘇州、寧波、香港進行巡展。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