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一次詩意的生命回溯 《昔日來信:沈從文精選集》出版

發佈時間:2023-06-08 16:50:0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辛聞 | 責任編輯:蘇向東

沈從文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閃亮且不可忽視的作家,是享譽文壇的大家,是湘西的“代言人”,長久以來深受讀者的喜愛和推崇。印象中的從文先生總是溫潤儒雅,如他的學生汪曾祺所言那般,“他總是用一種善意的、含情的微笑,來看這個世界的一切”。

他一生筆耕不輟、著作頗豐,作品被譯為英語、日語、俄語等四十多種語言出版,並於1988年一度成為諾貝爾文學獎最有機會獲獎的候選人,但卻在同年不幸與世長辭。

今年正值沈從文離世35載,華景時代特別推出《昔日來信:沈從文精選集》一書,並特別繪製“1934年沈從文湘行水路圖”以示紀念。

本書根據《沈從文全集》編選,沈從文家人親自授權,精選《湘行書簡》《湘行散記》《鳳凰往事》等經典中的30篇佳作,收錄8幅珍貴的作者手跡。從桃源、鳳凰到昆明、青島,從所念之人到所生長的地方,基本涵蓋沈從文生命中重要的代表性名篇。

1934年,沈從文因母親病重,重返闊別多年的湘西。他乘車從湖南常德到桃源後,轉為乘船逆沅江而上。船沿水路且行且泊,過柳林岔、鴨窠圍、瀘溪……最後經浦市上岸,又坐轎子才抵達鳳凰。行前沈從文曾與新婚的妻子張兆和約定,每天給她寫一封信,講述沿途的所見所聞。

伴著輕晃的船隻,冬日清脆的流水聲,他以有情的眼光打量一切,一面行水,一面將思念和令人驚奇的光景聲色化為一封封書信,寄給遠方的妻子。

他這一路上寫的信、畫的畫,組成了倖存至今的《湘行書簡》,其中暗含著沈從文文學創作的密碼。這些記錄的點滴,都是真情的流露,情緒充沛、言辭坦蕩優美,這種即將消失的抒情方式,成為了現代人內心的嚮往和慰藉。

沈從文生長在湘西,湘西是沈從文的成長經歷、思想來源和文學夢開始的地方。這塊無比淳樸的、滿溢生命力的土地,也是因為沈從文的書寫得以被世人記憶在心。借由《湘行書簡》的素材,沈從文創作出了散文名作《湘行散記》。

《湘行散記》不同於一般意義上描摹風光、講述民俗的遊記,單從篇目名即可看出,它的重心在於寫人,寫那個年代湘西社會中的那群會尋快樂的鄉下人,寫出的是個體或群體的形貌。在這些平凡卑微的人物身上,寄寓了作者深至的愛與思考。

其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老伴》一篇,文中揭秘了《邊城》裏翠翠的原型人物。“老伴”是沈從文當年在瀘溪縣從軍時極要好的朋友“儺右”,他們在縣城街上閒逛時,儺右看中了一個絨線鋪的女孩子“翠翠”,他賭咒説,將來當了上尉副官要回來討她做媳婦。這次還鄉,沈從文驚訝地發現儺右真的實現了自己的誓言。

“那女孩子名叫‘翠翠’,我寫《邊城》故事時,弄渡船的外孫女,明慧溫柔的品性,就從那絨線鋪小女孩脫胎而來。”

《湘行散記》是一組充滿溫情的散文,沈從文以細膩溫婉的筆觸,以還鄉的見聞和行動為敘寫線索,勾勒了那個年代故鄉的山水風情、地域文化和歷歷往事,成為詩意湘西的經典。讀者可以盡情跟隨沈從文先生的文字,走入昔日山水間,從微小的人事裏發現溫暖與可愛之處。

沈從文的一生頗為傳奇,他從湘西一路走來,小學畢業後即投身行伍,隨地方軍隊浪跡于湘黔川邊境。1923年他遠離家鄉闖蕩北京,1924年正式開始了寫作生涯。1929年後他轉移到上海,大量寫作的同時,開始在吳淞中國公學教書,後陸續曾在青島大學、武漢大學、西南聯大、北京大學任教。1949年後從文學寫作轉向了歷史文物研究。

沈從文真正進行文學創作的時間是他的前半生,從1924年至1949年的25年左右。于沈從文而言,1934年的返鄉之旅,是一次意味深遠的人生回溯。

因而《昔日來信》的末輯收錄了沈從文對家鄉、親人以及對漂泊他鄉時所生發的感悟與思考,呈現真實的湘西之旅與人生的回望之旅相互碰撞交融的奇妙映照,讓人在現實與想像、歷史與未來之間穿梭。

翻閱《昔日來信》,宛如收到多年前的沈從文寄來的信,聽他講講那“學不盡的人生”,讓人從中體味到生命中珍貴的所在,于平淡瑣屑的日常裏發掘生活的詩意。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