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西南大學水産學院教授姚維志正帶領團隊在嘉陵江邊開展水生生物監測工作。
為全面了解重慶市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變動狀況,科學評估全面禁捕效果及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經市農業農村委專項審批後,日前,重慶首次在嘉陵江開展水生生物監測調查,為逐步實現長江流域水生生物的全面保護和系統修復提供科學依據。
5月16日上午,筆者在嘉陵江北碚白廟子段看到,由北碚區農業農村委、西南大學及退捕漁民組成的監測隊伍正在該水域開展水生生物監測活動,工作人員依次將此前投放在江中的複合刺網、底籠網收回,並在增氧狀態下迅速對漁獲物進行體長、體重、種類鑒定等基礎數據的觀測。
據西南大學水産學院教授姚維志介紹:“我們捕獲的大多數漁獲物在現場處理完就放會放回江中,但少部分的魚類我們按照規定還要留存標本,帶回實驗室後再進行年齡、食性、發育程度的鑒定以及生長狀況的分析。”
據介紹,2021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已正式進入“十年禁漁期”,為認真落實重慶市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工作,今年,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重慶站制定了《重慶市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實施方案》並正式啟動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重要生境監測工作。重慶多家科研機構將陸續在長江、嘉陵江、烏江等地開展監測調查工作,擬查清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和資源環境現狀並掌握其變化趨勢,切實做好長江禁漁效果評估及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工作。
據姚維志教授介紹:“從目前幾天的監測情況來看,我們感覺禁漁的成效還是非常顯著,因為漁獲物數量和物種出現數量都明顯增長,特別是一些珍稀特有物種出現的頻率增高,比如説我們在兩天的監測中就已經發現了兩次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岩原鯉,並且都是性成熟的個體,是可以繁殖産生後代的,所以我們認為資源恢復的狀態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今年是我們首次在嘉陵江流域開展水生生物監測調查,本次為繁殖期監測,9月還將開展生長期監測。下一步,我們將根據監測結果,科學評估嘉陵江水域資源變動情況,為長江生態環境整體保護,系統修復提供科學依據,為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北碚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一大隊負責人鄧星説。(北碚區委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