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一種植到農文旅融合 重慶九龍坡都市農業的多年探索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5-17 10:52:30 編輯:珍珍

5月9日,重慶市九龍坡區西彭鎮真武宮村三社的農家樂三鼎華鄉似乎陷入了一場寂靜,不似週末客滿的忙碌,工人在雨幕中靜靜地清掃庭院,雨稍微停下,負責人湯玉明就帶著工人去田地裏種菜。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三鼎華鄉接待了1000多位遊客,住宿、餐飲、採摘、垂釣多線開花,毛收入近6萬元。紅火的生意,讓湯玉明不由得感嘆:“還是得融合發展,才有出路!”

圖片

而此時,位於銅罐驛鎮的重慶愛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程祥正和工人們一起在果園裏鋤草。愛森農業主打的紅肉臍橙在2月就已經採摘完畢,近半年都不會接待遊客,但園子裏卻在醞釀著收穫。筆者了解到,上一個臍橙豐收季2021年11月-2022年2月,包括採摘、餐飲、線上銷售在內,愛森農業的毛收入超過100萬元。

像三鼎華鄉和愛森農業一樣成規模的莊園式採摘,在九龍坡區有幾十上百家,他們在創業之初,或許都沒有明確的發展理念,但隨著鄉村振興等機遇的推動引導,逐漸將第一、二、三産業融合起來,以農業種植,帶動鄉村旅遊發展,實現了增收致富。

瞄準農業市場  紮根鄉村

雖然如今各農家樂、莊園的生意,已經越做越紅火,但他們在創業之初,其想法並沒有如今“融合”的觀念,更多想的是“種點水果來賣”。

1985年,湯玉明嫁到西彭寶華村,結婚當年種下了2株葡萄。到第二年葡萄大豐收,兩株葡萄藤結了六七十斤果。夫妻倆一合計,乾脆把家裏的地都用來種葡萄!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湯玉明夫妻倆不僅自己種葡萄掙錢,更帶動寶華村村民種了幾千畝地的葡萄。後來,湯玉明一家從村裏搬到鎮上居住,葡萄種植告一段落,關於後續的“事業”,湯玉明也“折騰”過,包工程、開餐館,甚至給紙廠收過竹子。但湯玉明坦言,因為出身農村,丈夫又是農校畢業,始終還是想紮根農村幹出一番事業。

2001年,湯玉明在白彭路邊租下了100畝地,用來育柑橘苗。2010年,上百萬株柑橘苗賣完之後,又開始搞起了魚塘。2013年,在融資近200萬元之後,湯玉明終於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種植戶,而是做起了集餐飲、民俗、採果于一體的鄉村旅遊生意,這才有了“三鼎華鄉”。湯玉明告訴筆者,如今,原有的100畝地已經擴大到近180畝,菜地裏有各種綠色蔬菜,果園裏有草莓、葡萄、柚子、江安李。場地還可以承接磨豆花、捉泥鰍等親子活動,有吃有喝又有得玩,每年吸引不少遊客。湯玉明透露,最近三鼎華鄉還在參評四星級農家樂呢!

圖片

作為土生土長的銅罐驛人,程祥一直記得小時候“柑橘之鄉”的盛景。2005年,程祥回到家鄉,成立愛森農業,並種下幾十個品種共計300多畝柑橘樹,到2012年,柑橘樹開始挂果,從畝産幾萬斤到十幾萬斤,品種從全品類轉為只做紅肉臍橙。筆者了解到,愛森農業的紅肉臍橙經過多輪品種選育,成熟後糖度能達到13度,深受消費者喜愛。而為了形成規模效應,讓大家一想起紅肉臍橙,就能想到銅罐驛,程祥將選育的優良品種臍橙分享給周邊農戶種,並且幫助大家一起找銷路。“這是我認為的‘融合’,和周邊的農戶融合發展,形成産業化。”程祥説。

與湯玉明、程祥不同的是,馬明寬在紮根鄉村之前,和妻子在城裏有穩定的工作。2013年,馬明寬和妻子雙雙辭職來到真武宮村,從村民手中流轉來近百畝地,最初只是做園林綠化和苗圃,後來眼見來周邊旅遊的人多了起來,便建起“橙裏城外”農莊,種植起了優質清見、晚熟血橙、李子、葡萄等水果。同期做起了“文化”生意,與一些培訓機構建立合作關係,開設親子課堂,並成為一個農耕文化科普場所,實現農、文、旅、教融合。筆者了解到,橙裏城外每年近300萬元的毛收入,採摘只佔到三分之一。而更有意思的是,橙裏城外與周邊三鼎華鄉、卓潤等莊園之間,是親密合作的關係,橙裏城外沒有住宿,三鼎華鄉不種橘子,兩家親密合作,差異發展,形成了綜合效益,這也是馬明寬理解的“融合”。

技術支援和資金補貼讓種植戶更有依靠

通暢整潔的公路,阡陌縱橫的農田水利,初具規模的特色産業,乾淨漂亮的農家院落……對於來到鄉村短暫休憩的城市人而言,看到的是四季果不斷和“李子柒”一般無拘無束的田園生活。但事實上,對於種植戶和各莊園主而言,卻是在資金和技術上不斷地投入,而這,給他們的發展壯大帶來阻礙。

圖片

在創業之初,雖説丈夫是農業專業出身,但湯玉明的三鼎華鄉在實際運作過程中,難免遇到難題。這時候,九龍坡區農業農村委的專業農技專家們幫了大忙。“只要有需要,一個電話,農技專家們就‘組團’來了,還進場組織我們外出培訓,提高認識,與更先進的栽種理念接軌。”湯玉明告訴筆者,正是在這些指導下,三鼎華鄉才一路將品牌打響,並早早地獲得了綠色産品認證。資金方面,無論是在早期的山坪塘整治,還是後來的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的引入,區農業農村委都有專項資金扶持,減輕了湯玉明的資金壓力。

區農業農村委的幫助,同樣貫穿于程祥的整個創業過程。程祥告訴筆者,區農業農村委農技專家在他創業之初就介入指導,引進新品種、新技術,中期進行品種選育時,又是區農業農村委牽線搭橋,引入西南大學柑桔研究所的專家團隊與愛森農業合作。馬明寬也坦言,在最初創業的3-5年時間裏,他在區農業農村委的幫助下,申領的各類專項補助超過100萬元,這也讓他能夠在毫無負擔的情況下一門心思圖發展、圖壯大。
事實上,區農業農村委對全區60戶以上種植面積超過50畝的種植戶,都提供了涵蓋技術支援、專項資金扶持、合作對接在內的“保姆”式服務。筆者了解到,為了將九龍坡區農旅融合這塊招牌打響,九龍坡區還相繼出臺各類扶持辦法。比如2020年出臺的《重慶市九龍坡區都市農業發展扶持辦法》,就鼓勵區域內開展農業生産、加工、流通、銷售、研發及農旅融合發展的企業進行品牌打造,首次獲得“綠色”“有機”“農産品地理標誌”認證的農業市場主體,每個産品分別給予其3萬元、5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綠色”“有機”産品認證到期後,通過復查、換證,成功續展認證的農業市場主體,每個産品分別給予其3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辦法》還明確了貸款貼息、稅收返還等方面的內容。

除了部門,屬地街鎮也想盡辦法,幫助區域産業發展。以西彭鎮真武宮村為例,成立土地流轉服務站,對全村承包土地進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三權”分置改革,將村民流轉整合土地進行科學規劃,並對投資業主經營資質、投資能力,以及經營項目的市場行情、效益等進行評估,有意識引導發展有前景的産業,力爭保證土地上投資項目的成功。而在銅罐驛鎮,則成立了人才孵化基地,與市科青聯、市農科院等單位建立人才支援合作關係,定期邀請農科專家前來為鎮上有就業需求的村民進行農技指導和教學,引導村民念好柑橘種植這本“經”。

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經濟的發展與鄉村風貌的提升,總是互為因果。就如三鼎華鄉門口的白彭路,從土路一路升級成柏油馬路,在種植戶們從單一種植逐步向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鄉村面貌也煥然一新。
以西彭鎮為例,就連湯玉明也坦言,伴隨著鄉村振興畫卷的緩緩鋪陳,創業環境更好。這些環境不僅僅是政策支援,更是身邊的環境變化。比如隨處可見縱橫交錯的村道組道,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串聯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筆者了解到,全區“四好農村路”通達率、通暢率均為100%,而統一的院落打造,也讓西彭鎮的鄉村更具特色。
銅罐驛,則引進社會資本近2億元,于2020年1月啟動了美麗鄉村民居的建設,同時加快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投入近10億元,改擴建銅陶路,新建西銅北路、龍腦山支路等主次幹道,有序推進成渝鐵路公交化改造工程,讓交通區位優勢更加明顯,出行更加便利。

筆者從九龍坡區農業農村委了解到,僅2021年,就整合了中央、市、區級財政資金,投資3000余萬元實施農村人居環境院落整治示範“三改一治”項目,實施戶數近1000戶,各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100%,新建入戶道路30公里。

圖片

這種全域的環境提升,也讓村民享受“紅利”。這種“紅利”,不僅僅是土地流轉帶來的收入,也包括生活品質的提升帶來的獲得感。土生土長的陶家人王姐,多年前由於工作,將家搬到了盤龍,去年退休後,又帶著全家搬回了陶家鎮。在她看來,家鄉越來越乾淨整潔,空氣也格外清新,現在每天一大早,王姐都會沿著濱河步道跑步。王姐幼年時候的玩伴,也在陸陸續續搬回來,“朋友多,空氣好,環境美,這樣的鄉村誰不留戀。”王姐感嘆道。

環境好了,又反過來讓從事農文旅融合的莊園主們更嘗門庭若市的快樂。“原來我們搞莊園經濟,好像是給身處快節奏生活的城市人營造一個‘桃花源’,但村落整體改造之後,則是給了前來遊玩的人們實實在在的體驗,腳步每到一個地方,都是美麗鄉村。”馬明寬表示,這也讓更多的人願意寄情鄉村。(九龍坡區融媒體中心供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