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麼?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
幸福如何來?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勞動三村社區,居民們對幸福有著共同的理解:美好生活源於“建設”,幸福家園“勞動”創造。
隨著勞動三村城市有機更新工程的推進,居民們的幸福感正在與日俱增。
幸福之變:為老舊小區“療傷”
4月26日,一個晴朗的春日,87歲的胥大秀,一大早便下了樓,和買菜回來的老姐妹們在樓下坐著嘮嗑,成了老太太現在每天最大的快樂源泉。
這種畫面,此前是不敢想的。因為小區陳舊且設施不齊,街坊鄰居平時想要聚著聊天,都只得到遠一點的興勝路,那裏的黃桷樹下有幾張便民椅。小區裏雖多是老熟人,卻常常行色匆匆,交流也漸漸少了。年紀大、腿腳不便的胥大秀更是一度不願下樓。
勞動三村社區是“百年兵工廠”——建設廠家屬區,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該社區緊鄰萬象城,面積0.3平方公里,是非常典型的都市繁華地帶的老舊小區。社區目前常住人口8372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超過1000人。社區的建築多改建於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無電梯、無停車場、無物業,房屋上漏下堵、堡坎出現裂縫、設施老舊不齊,居民生活十分不便。
2020年11月,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勞動三村率先在全國採用PPP模式啟動了城市有機更新工程,2021年被納入全區城市有機更新重點社區。今年,勞動三村城市有機更新工程更被列為了全區“四輪驅動”戰略中的重點項目之一。改造共涉及20棟樓,45個單元、1145戶,面積7.8萬平方米,投資約4000萬元。
一年多的時間,社區如同經歷了一次“大整容”,從全新的小型運動場、社區食堂、社區遊園、立體停車樓,到細微處的閒置荒地再利用、院壩晾衣架設計、樓道折疊椅設置、帶有緩降功能的定制垃圾分類桶,再到現代物業管理的引入……這些,對於多年體會老舊小區不便的居民來説,生活就像迎來了重生。
“我們12棟老年人特別多,沒有電梯都不想下樓。現在我們每隔一層樓都安了休息椅,樓下還修了這麼漂亮的露臺,凳子又寬又穩。我真的好久沒和姊妹夥這麼聊天了,高興!”胥大秀激動地説。
臨近中午,太陽透過高大的老樹綠葉間隙,灑在14棟旁的新院壩裏。這裡之前是一片荒地,因為樓棟間的老樹木太多太雜,遮蔽了陽光,這塊荒地連麥冬都種不活。在此次改造中,社區裏的兩處荒地裸土全部進行了功能重造。這塊荒地得到硬化,裝上了健身器材、棋牌休閒桌椅和晾衣架。周圍的雜樹修整後,陽光也照進來了。
從小在家屬區長大、在建設廠工作多年的蘇納住在2樓,常年不見陽光,如今,他在這塊院壩裏晾衣服、發豆苗,甚至家裏的寵物烏龜也有了曬太陽的地方。“環境好了,我明顯覺得連蚊子都少了!”
幸福之不變:守住老舊小區的文化魂
走進勞動三村,一步一景,處處融入了以建設廠歷史文化+老重慶屬地文化為主題的元素,在城市更新中再現勞動三村的文化記憶。
“芳華墻”,通過國之重器、蛻變與新生、民族復興三個版塊的內容,講述了張之洞創辦槍炮廠至現在建設廠的發展歷史;建設廠發展歷程圖,繪製的是建設廠自創辦之初,因為歷史和戰爭原因幾經搬遷的過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生活場景圖,展現了一代建設人自力更生、勞動創造,努力建設幸福家園的時代風貌;建設理髮店3D圖,還原了幾代建設人生活的美好回憶,為全新的社區帶來了溫暖的煙火氣;勞動光榮齒輪墻,再現了建設廠的高光時刻:1958年,長江牌26型載重2.5噸汽車試製成功;1980年,建設CY80摩托車問世,成為我國摩托車發展史上生命期最長、單品種銷量最大、創利潤最多的車型……一切都在呼應著居民們的文化根脈:美好生活源於“建設”,幸福家園“勞動”創造。
氛圍有了,社區的精氣神也跟著起來了。
今年春節,居民們在全新的運動場,一起慶祝新環境的第一個春節,大夥兒載歌載舞,老少同樂,一起動手寫春聯、包餃子、貼福字。勞動三村居民的自信、和睦與發自心底的快樂,吸引了眾多媒體前來報道,央視甚至將春節特別直播節目的現場選在了這裡。
幸福之延伸:老舊小區的詩與遠方
為了更好地提升居民幸福生活體驗,社區正在建設的紅色驛站,將成為整合多種功能的社區服務前沿陣地。“驛站將設置智慧化綜合服務點、黨員文化室、人才之家、建設學苑、群團服務站、心理諮詢室、兒童之家等功能區,滿足居民各種需求。紅色驛站,將通過黨建引領凝魂聚能,為居民切實提升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築牢保障。”社區書記鄭曉濤如是説。
據統計,勞動三村城市有機更新工程,目前初步實現了“五一共治”的成果,即:政企聯合,老舊改管一體化;黨建聯建,紅色物業一面旗;支部聯線,社會治理一張網;部門聯動,民生問題一單清;黨群聯心,鄰里互助一家親。
國家發改委已將勞動三村列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資金保障典型經驗做法全國推廣樣板,住建部也將其列入了全國第四批老舊小區改造可複製政策機制清單。
與此同時,勞動三村裏那些充滿年代感的文化記憶元素,正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年輕網友前來打卡,隨著後續相關文旅商産業的配套建設,一個全新的網紅地正在誕生。(高曉燕/文 王茂松/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