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重慶璧山區以前瞻性的思維進行超前部署,圍繞優勢産業打造創新鏈,以創新鏈推動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逐步實現人才鏈、創新鏈、産業鏈的有機融合,牽住了高品質發展的“牛鼻子”,使科技創新在高品質發展中發揮出強大的動能。
今年前5個月,璧山新增科技型企業204家,獨立法人研究院公司達到了28家。
“這是區委、區政府前瞻性的總體佈局科技創新,抓住了高品質發展的‘牛鼻子’的成效。”璧山區相關負責人説。璧山是如何以前瞻性總體佈局科技創新抓住高品質發展的“牛鼻子”的?
創新在發展全局中佔據核心位置
建設“科技璧山、創新璧山”,是璧山近幾年對發展的主定位。
“在這一發展定位下,近幾年中,我們堅持把創新擺在了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璧山區委相關負責人説,把打造高新技術産業集群生成示範區作為主要目標。
在2018年的重慶首屆智博會上,比亞迪汽車動力電池生産項目簽約落戶璧山。到2020年3月,這個項目所研發出的“刀片電池”就在全球發佈,並正式投産。目前,比亞迪璧山動力電池生産基地已經達到20GWh生産能力,現正在啟動新增15GWh的生産線,把“刀片電池”的産能擴大到35GWh。
如今,璧山正在迅速集聚起像比亞迪汽車動力電池生産項目這樣的高科技項目和企業。高新技術産業集群正迅速在璧山生成。據介紹,到目前為止,璧山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已達到239家,科技型企業已累計達到1143家。
在把科技創新擺到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璧山區委、區政府制定了推動科技創新的具體發展目標:到2025年,不僅要在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顯著提升,高端人才和核心研發團隊不斷在璧山聚集,還要在更多領域的創新發展進入全市乃至於全國的第一方陣。到2025年,科技型企業要達到2000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500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3.5%,萬人有效發明專利爭取達到16件。
“1+3+N”科技創新體系承載創新鏈
在璧山,一個接納科技創新人才和項目的科技創新小鎮已經啟動建設,並已有一些科技企業入駐。
“這是我們打造創新鏈的一個載體。”璧山區委相關負責人説,璧山以建立和不斷完善“1+3+N”科技創新體系承載創新鏈。
“1”是打造大學城璧山創新生態區,並高標準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創新生態社區、科技創新小鎮、重慶産教融合生態區等載體。同時,加速打造低成本、全要素、開放式創新創業空間。“3”是建好以重慶市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為主體的應用基礎研究平臺;以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重慶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等為主的專業技術平臺;以重慶大學璧山先進技術研究院為代表的“政産學研”融合平臺。“N”是推動若干企業自主創新,強化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並支援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專業技術研究院,組建企業科技創新聯盟、搭建共用共建平臺。發展以院強研、以院引智、以院孵企、以院興産的“研究院經濟”,推動科創企業集群發展。
據介紹,目前為止,璧山已有47%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通過與科研院所合作等,建立起自己的研發平臺。
西部(重慶)科學城的建設,為璧山帶來了科技創新的機遇。璧山抓住這一機遇,及時啟動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創新生態社區,打造創新鏈的承載體。已入駐重慶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等,孵化成立了平創半導體研究院、華創智慧科技研究院等13家新科技企業,還有40余個項目正在孵化中。
目前,璧山“1+3+N”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已經初具規模,並在科技創新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中迸發出強大的動能。
營造科技創新的土壤和環境
“有適宜的土壤和環境,科技創新才能發揮其動能。”璧山區相關負責人説,區委、區政府堅持當好科技創新的“後勤部長”,精心培育科創土壤,打造優良環境,做好科創服務。
2020年10月,璧山區出臺了《鼓勵科技創新二十五條政策(試行)》,從平臺建設、企業創新和成果轉換,以及人才支援等,全方位進行政策上的支援。
在培育科技創新土壤中,璧山全力推進産業鏈、科技創新鏈、服務創新鏈、金融創新鏈、人才創新鏈“五大鏈條”的有機耦合,努力提升産業鏈生成控制、源頭控制、基礎控制、迭代控制、聚合控制“五種能力”,啟動實施了工業設計能力提升、製造品牌培育、製造業智慧轉型、製造業供應鏈創新“四大工程”,構建基金、增信、信貸“三大體系”,並通過引進培育高層次專家和高技能工匠兩類人才,構建“創新(保護)——品質——品牌——標準”的閉環路徑,推行“研究院+産業園+基金”的發展方式,推動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的現代産業體系。
通過篩選前沿科技成果,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成果定點孵化機制,暢通“篩選引入、論證評估、組建模擬公司、成立新科技企業、中試製造、産品推向市場”的管道來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是璧山創造科技創新的土壤和優良環境的一大措施。這種“科研+孵化+推廣+迭代”的全生命週期培育,使高新技術企業源源不斷地生成,打通了璧山科技成果産業化的“最後一公里”。(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