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院士鐘志華:中國製造2025是強國目標第一階段

發佈時間:2015-09-12 09:57:59  來源:中國網汽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庭

  中國網汽車9月12日訊 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將於2015年9月11日~13日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辦,有國家部委領導、企業集團高層、權威專家學者等共計700余位國內外汽車行業嘉賓齊聚天津,圍繞年度主題“新常態•2020産業願景與路線圖”進行戰略性、前瞻性研討,共同展望汽車産業發展宏偉藍圖。中國網汽車對此次論壇進行現場報道。

  以下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黨組成員、秘書長鐘志華發言內容:

中國工程院院士、黨組成員、秘書長鐘志華

  大家知道,中國製造2025是我們國家的一個戰略,現在在世界上也備受關注,那麼,汽車産業的轉型升級也是全球關注的一個熱點,所以要在十五分鐘之內來講這兩個話題,而且要講他們之間的關聯,確實感覺到壓力很大。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那麼,我現在就分下面三個方面跟大家做一個簡要的彙報。

  首先:為什麼要制定中國製造2025發展戰略,這裡大家可能都清楚,但是我想還是有必要進行簡要的回顧。大家知道,歷史證明,沒有強大的製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實際上,製造業是我們綜合國力、安全保障還有建設強國的必由之路。

  同時,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也要以製造業作為主戰場,那麼現在我們國家的製造業已經增加值佔到了全球的20%,應該是名副其實的製造大國,現在我們國家總量應該排在世界第一,所以應該是第一製造大國。但是,大而不強,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個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比較高,還有一些關鍵零部件、基礎材料都比較薄弱,有的很大程度上要依賴進口。像我們通常講的晶片進口量就很大,所花的外匯成本要超過石油,同時製造業的品質問題比較突出,製造品質造成的損失也是很大的,我們還沒有算因為品質問題造成的競爭力的減弱造成的損失。

  同時,我們産業結構調整的話也是刻不容緩,落後産能過剩,而且這種過剩不斷發生,先進産能不足,這樣的話導致結構失衡。同時,資源利用率低、能耗高,現在我們的能耗為世界平均水準的兩倍。還有一個就是産業的國際化程度不高,全球化的經營能力不足。

  前面講的是一些重要的問題,同時我們製造業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剛才講的除了本身的問題以外,外部發展環境也是給我們很大的挑戰。第一個就是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和要素供給能力接近極限,以往主要靠要素投入,規模擴張這個方式已經難以為繼了,大家數據都清楚,所以我只提一下不詳細講了。同時,金融危機之後發達國家實施再工業化,要重塑製造業,強化高端優勢,發展中國家也採取低成本的策略承接成本轉移,搶佔中低端,我們面臨一個前後夾擊、雙向擠壓的嚴重挑戰,一方面發達國家要做高端的,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也要做中低端的,所以給我們造成了兩頭壓力,我們原來的成本還有這些要素這樣一些優勢的話正在逐漸地喪失。

  從機遇來講也是很大的,全球製造業面臨新一輪的工業革命的重大機遇,緊緊抓住世界範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歷史性交匯的機遇將大大加我國工業化和技術製造強國的進程,世界革命的變革和我們國家的轉型升級形成了一種交匯,所以我們有可能抓住這個機遇來實現一個突破,這些技術革命和工業革命大家都熟悉包括像資訊技術、綠色製造、新材料、3D列印等等都會催生很多新的製造業的門類和領域,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資訊技術與製造業不斷的融合能夠形成新的製造業的業態和模式來獲得新的發展空間,這是一個大的方面。

  下面,看一下中國製造2025內涵是什麼?總的來講,我們可以用兩組數字來概括它的主要內涵,第一組數字就是“1、2、3、4、5”,第二組數字就是“5、9、10”,“1、2、3、4、5”主要講目標理念措施,後面具體講實施的專項還有集中領域。

  那麼,“1”就是一個目標,就是要實現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2”是要通過資訊化和工業化“兩化”深度融合、發展路徑實現這樣一個目標。

  “3”是實施三步走的戰略,就是以十年為一個階段,梯次推進。現在我們講的2025就是從現在起到2025這個十年作為第一階段,製造強國是不可能在這個十年之內來完成,因為我們有很多基礎的工作需要做,所以還有第二階段、第三階段一直到2045年,我們就能夠希望認為有可能基於真正的世界的製造強國的前列,是這樣一個戰略步驟。

  “4”就是定出了四項原則,第一是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第二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所以我們講三個階段實際上是三十年的跨度;第三是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第四是自主發展合作共贏。

  “5”的話提出五條方針,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第一條就是創新驅動,推動中國製造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放在首條。第二是品質為先,就是要推動中國製造由低成本競爭優勢向品質效益競爭轉變。第三就是綠色發展,就是要由資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的粗放製造向低污染、低排放的綠色製造轉變,這三個是三條主線,後面還有一些其他的要求,比如説結構優化,就是説把我們的製造業內部結構優化,其中很重要一條就是微笑曲線,由中間向兩端延伸,還有是以人為本,這和創新驅動關聯的。

  大家有時候也問到,中國製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是什麼關係?有的人説中國製造2025就是德國工業4.0的中國版,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大家知道德國工業發展經過了1.0、2.0

  3.0,現在已經向4.0邁進,有些基礎工作已經在前面做了,我們很多還要補課。

  比如我們的品質問題,剛才講了品質為先,為什麼把品質提到這麼重要的高度,德國工業4.0沒有特別強調品質的問題,它不是説不重視品質,而是它的品質的理念、品質的文化已經融入工業的骨髓當中,這個品質按道理不是問題,他們品質問題在工業2.0的時候就已經解決了,而我們現在品質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造成製造業不強的一個根本的問題,既是一個現象也是一個內在的因素。

  那麼,品質要提升靠什麼?我覺得創新和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時間關係不能展開,總而言之我們的中國製造2025肯定跟德國的工業4.0是不一樣的,當然也有共通的地方,比如都是國家戰略、都是提升自身競爭力,面對全球的新一輪競爭等等,所以它是有區別和共同點的。

  剛才講到前面的“1、2、3、4、5”就是這樣一些內涵,後面的5、9、10就是具體的工程和行動計劃。首先是5大工程,包括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智慧製造工程、工業強基工程、綠色製造工程和高端裝備創新工程。這五大工程的話,實際上是奠定我們強國的基礎工程。尤其是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這是一個龍頭,與我們的五個方針是相關聯的。

  “9”大主要任務,這裡大家看,強化工業基礎、全面推行綠色製造、提高製造業國際化水準、積極發展服務型製造和生産性服務業、深入推進製造業結構調整、加強品質和品牌建設、提高國家製造業創新能力、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然後圍繞這些任務的基礎上提出了大力推進重點領域的突破發展。這是九大主要任務。

  其中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的突破就又引出了十大重點領域。分別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太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所以實際上中國製造2025或者是我們的製造強國在第一階段就是要在這十大領域重點去發力,提高我們的創新能力、製造業競爭能力和提高經濟社會效益。

  所以,中國製造2025是我國第一次從國家戰略層面來描繪建設製造強國的宏偉藍圖,是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它已經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實施中國製造2025必將為我國製造業甚至全球製造業未來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中國製造2025作為一面旗幟,有助於動員各級政府以及社會的力量和資源,形成上下聯動的局勢,集中有效地使用各方面優勢資源來推進我國製造業邁向又大又強。我們原來講製造業要由大變強,並不是説在強的過程中就忽略大,所以我們的規模要保持適度增長。另外,中國製造2025的發佈將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朝著一個目標,也就是製造強國努力前進,這是簡單的講了一下製造強國的重要背景情況。

  中國製造2025第一階段與汽車産業轉型升級有什麼關係?或者怎麼樣通過中國製造2025來帶動汽車産業轉型升級?我們想現在看一看汽車産業的內涵,我們在座各位都是汽車領域的專家,我們講得不一定準確,但是根據我們的體會來講這幾點。

  內涵之一,我想轉型升級首先是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 剛才馮司長還特別跟我講到這一點,國家可能後續也會要把這個作為一個重點,自主創新能力從市場、設計、製造、銷售、服務各個方面進行提升,深化它的內涵,提升它的競爭力。尤其是在網際網路的模式下,我們怎麼樣來進一步做好創新。

  第二方面是自主創新能力要變成實際效果,就要變成産業競爭力的提升,我們今天講的新常態,怎麼樣在新常態下來打造自主品牌?實現從粗放式的發展轉向內涵式的發展?剛才我們會前跟我們幾位老總也在談這個事情,他們現在也更加注重內涵式的發展,創新、品牌、品質和效益,這個實際上是很重要的一點,企業要能夠從這一點更多的發力,而且在全球競爭環境下提升競爭力,同時還有一些企業的轉型,這需要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實現。

  下一個內涵就是經濟社會效益,我們講創新能力的提升和産業競爭力的提升就是除了經濟效益之外還要體現在社會效益上,也就是説我們的能耗要降低,環境要改善,交通事故要減少,對社會的傷害要減少,還有我們現在遇到的越來越多的擁堵問題也要解決,這樣的話,我們就産生了汽車發展的“幾化”,低碳化、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等等,這幾化下面有具體的一些技術,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技術來發展對應的産品。比如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或者是網路智慧汽車,但是現在更多的叫智慧網聯汽車,這實際上可能怎麼叫不重要,但是,關鍵是它的內涵。我感覺到在一定的程度上這個名字也重要。所以到底是智慧線上還是網聯線上也可以思考。但是今天因為是論壇,所以我想把不同的叫法再提一下,但是這個名詞已經討論得很多了,有一個共識就是智慧網聯汽車,但是我覺得可以再斟酌,在發展中到底怎麼做。

  剛才講的是汽車産業轉型升級的內涵,它與中國製造2025有什麼關聯?實際上,我們把前面講的中國製造2025的一些要做的事情跟我們汽車轉型升級要做的一對照,就不難發現,中國製造2025對汽車産業的轉型升級會有很大的帶動作用。實際上,汽車製造是製造業的一個重要的內涵,至少我認為,沒有汽車的強大,就談不上製造強國。但同時,沒有製造業的基礎,我們也很難變成汽車強國,或者汽車轉型升級就有很大的難度,所以它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把製造業的各個領域變成一個個板塊的話,我想汽車的強大不可能成為一個孤島,它一定需要很多關聯的産業來支撐。

  所以,我們做汽車的經常遇到一些挑戰性的問題,説汽車好像如何如何,把我們與航太、鋼鐵甚至其他的一些行業來對比,但實際上汽車確實與航太和鋼鐵是不同的。它從消費者的對象、從産業鏈和業態以及它的市場與政府的定位來講就很不一樣。但是我們又需要克服我們各方面的問題,包括體制機制的問題、基礎比較薄弱的問題、面對國際競爭壓力的問題以及學科人才不足的問題等等。如果有中國製造2025這樣一個大的國家戰略來支撐的話,我們就有可能更容易來突破汽車産業、汽車技術發展的瓶頸,形成一個汽車升級轉型一個更快的步伐和發展態勢。

  我們從這幾個方面進行了一些比較。前面實際上我們把“汽車”兩個字完全可以換成“製造”,中國製造2025就是要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就要面臨這樣一些問題,比如産業集中度、創新能力、品牌實力、産業控制力、效益、能耗、排放、製造與服務水準、市場特點等等,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所以它也是汽車製造業的問題。

  當然也還有一些特殊的問題,剛才講的是共性問題,也還有特殊問題就是對於汽車來講的低碳化、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我們剛才講的十大行動實際上就有像綠色、資訊、智慧板塊等都在中國製造2025里面有。所以它自然也會對我們汽車的轉型升級會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中國製造2025這三步走戰略,我想我們汽車的升級轉型如果要向汽車強國轉型,我想基本上應該與這個是同步的。當然,什麼叫汽車強國?這個定義可能就不一定有百分之百的嚴格時間劃分,但是我想與我們的汽車強國、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應該是基本同步的。因為有一些基礎的東西不可能由汽車領域單獨來做,像我們經常講的軸承、密封件、電子資訊的一些關鍵零部件等等。另外,我們講到五大工程,中國製造2025五大工程都與汽車有密切的關係,大家一看就知道了,我不詳細講解了。

  那麼,更加重要的是,我們十大重點領域裏面就包含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這是作為一個專題,現在工信部正在抓緊做這個專題,其他專題都是工信部牽頭在做。同時,另外的幾大領域也與汽車轉型升級密切相關,比如新一代資訊産業,這就與我們的汽車資訊化、智慧化密切相關。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將與汽車智慧化製造有關,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對汽車共性技術會有很大的幫助,比如説我們的電動汽車電控就有可能得益於軌道交通的發展共性技術的發展,另外還有一些材料方面的、製造方面的發展。

  另外,電力裝備在新能源車的發展可能是會有幫助的。新材料就不用説了,我們汽車輕量化,還有汽車的電池、電機等一些關鍵零部件都依賴於我們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的突破,所以應該是密切相關的。

  基於上述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出來,實際上汽車轉型升級從産品來講可以有三個突破口,分別是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網聯智慧汽車或者智慧網聯汽車,三大類型處在三個不同的階段。節能汽車相對來講技術比較好,量大面廣但是面臨競爭壓力很大。新能源汽車有一定的規模,應該講也是處在一個爆髮式增長的前期。智慧汽車,當然現在講的網聯智慧汽車是講更高一級就是無人駕駛這塊,現在有一個所謂全係交通的概念,就是智慧網聯概念實際上還要搞清楚它的終極內涵是什麼,因為現在汽車有一點智慧也有一點網聯,但是現在這裡講的智慧網聯還不是當前這種內涵,也可以説我們現在大部分的網聯還不能叫汽車領域的網聯,應該是資訊應用。比如説我們的導航放在汽車上面也是導航,自己人拿著也是導航,放在自行車上面也是導航,所以它還不是真正的網聯汽車真正內涵,真正內涵比如車與車相聯、車與雲中心相聯實現交通智慧引導和控制,這裡面有很大的空間。

  所以,現在關於智慧和網聯的內涵也是需要進一步來確定才可以更好討論我們的發展戰略,所以為什麼名字一方面不重要,另一方面也重要,就在於要定義它的內涵,如果定義清楚了名字就不重要,如果沒定義清楚,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容易形成一些誤導和誤會。

  總而言之,汽車産業轉型升級要以加快發展自主品牌為主線,以低碳化、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為突破口,我們這裡次序一個是與現在汽車産業程度有關係,同時也與我們達到極限的這種時間、距離也有關係,因此我們採用了這樣一個排序,這是我個人的認識。通過這樣一些突破口,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中國品牌。

  汽車産業轉型升級必須加強技術創新,著力突破關鍵技術,掌握核心智慧財産權,這個大家都很清楚了。中國製造2025的實施將大力推動上述的這樣一些技術路徑實施和戰略實施。

  我相信,有中國製造2025大的環境、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尤其是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中國汽車轉型升級一定能夠加快實施,汽車強國一定能夠實現,謝謝大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