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額度下降門檻提升 上海新能源補貼逼技術提升

發佈時間:2016-04-06 08:13:23  來源:一財網  作者:楊海艷  責任編輯:王庭

  “上海的地方補貼下調,買新能源車又要貴了。”這是今日上海市發改委等七部門制訂的《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暫行辦法(2016修訂)》(下稱“暫行辦法”)正式公佈後,網友們的普遍反應。

  上述暫行辦法從今年1月1日開始執行,截止日前到2017年12月底,在此期間購買新能源車特別是插電式混動車型的消費者,仍將享受到國家給予的3 萬元財政補貼,但上海市地方補貼政策較此前的3萬元減少至1萬元,補貼總額從6萬元減少到4萬元。對於本來購車成本就較同級別燃油車貴一倍左右的新能源車 來説,補貼的降低確實會帶來消費者購車成本的增加。

  但上海市經信委新能源推廣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這是政府綜合考量的結果”,為的是“倒逼車企技術提升”。在他看來,新的補貼政策不僅符合國家政策的新導向,在具體的技術細則上,也具有相當的針對性,新的標準在全國範圍內都具有引領作用。

  記者注意到,在針對插電混合動力車型補貼下調的表格下,有一項補充説明。然而對於滿足國家插混車技術要求的車型,也同時滿足發動機排量小于等於 1.6L、混合動力模式下百公里綜合油耗小于或等於5.9L以及油箱容積小于或等於40L三個條件,則可以獲得額外1.4萬元地方補貼。

  補貼“厚此薄彼”?

  “這幾乎就是為某企業量身定制的標準。”在論壇裏,有網友如是表示。該網友提及的“某企業”,暗指的就是上汽。因為如果嚴格按照上述三個標準,目前上海市場上所有的插電混合動力車型中,只有上汽榮威的e550能達標,享受額外的1.4萬元補貼。

  “你覺得我們設這個標準是會是這樣的用意嗎?”上述上海新能源推進辦公室的負責人反駁道:“之前不是就有媒體報道説比亞迪的某些插電混動車只燒油不充電,為什麼不充電,不就是因為油箱太大。”

  而上汽乘用車內部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上述網友的説法純粹是“無稽之談”。在他看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新能源進行補貼,是確實為了推動車企 在節能技術上的應用和推廣。“國家鼓勵小排量車型,也是鼓勵1.6L以下的車,但如果一輛新能源車排量達到2.0L,油箱容積達到50L,那麼,你認為它 還是一輛新能源車嗎?”

  在這位上汽內部人士看來,新能源補貼標準完全不應該按照續航里程來進行區別,而應該按照單位距離的能耗來進行限制和劃分,這樣才能比較車型是否真的節能。

  其實,從去年開始,國家包括行業人士對於新能源補貼究竟應該補多少、怎麼補都在重新進行思考和考量,在車企騙補的系列事實被曝光後,如何能讓補貼真的落到實處、更有效率是政府下一步正在著重解決的問題。

  上述新能源推進辦公室的人士表示,其實這種調整也是順應國家對於新能源政策的導向變化,在他看來,上海補貼政策的調整以及相應配套的技術標準的提出,在全國範圍內也是走在前列的。

  比如在插電混合動力車型之外,記者梳理髮現,政府對於新能源客車的補貼也進行了細化,此前的補貼標準中,對於新能源客車的補貼區分完全按照車長來劃分,6-8米補貼30萬元,8-10米補貼40萬元,而車長大於等於10米的新能源客車補貼高達50萬元。

  這種在技術上的不設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車企騙補的行為,媒體調查發現,在被發現的騙補行為中,6-8米的車成為騙補的“重災區”。而在上海市的新的補貼政策中,電動客車的補貼不僅有所下降,且完全按照單位載品質能量消耗量進行補貼,在科學性上大幅度提升。

  企業優勝劣汰賽打響

  “我們並沒有排斥任何一家企業或者給任何一家企業設置門檻,只要達到我們的標準,依然可以享受到補貼。”上述新能源推進辦公室的人士強調稱,在他看 來,這一方式也有利於“倒逼企業技術提升”,優勝劣汰。對於有技術實力的企業來説,這一標準並不難達到,他説:“比亞迪的車型已經在改進之中。”

  去年以來,隨著政策支援力度的加速,國內新能源市場已經躍居全球第一,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能源市場其實已經走出了第一步,而接下來的“十三五”,將 是考驗企業能否擺脫政策扶持,獨立前行的關鍵階段。補貼退坡將是大趨勢,擺在企業面前的問題是,在成本壓力完全落到自身頭上時,企業能否通過技術進步,實 現突圍。

  “新能源成本的降低必須通過核心技術的掌握和産業鏈的把控,通過規模化打造優勢。” 上汽乘用車總經理王曉秋早就認識到。但事實上,國內新能源電機、電控以及電池等核心技術,大多依然掌握在外資手裏,而真正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並不多。在過 去的“十二五”期間,上汽一直在致力於高標準的整車和零部件體系的打造,投入超60億元進行研發,成為國內唯一在純電動、插電強混、燃料電池等三大技術領 域均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量産化能力的自主車企,並掌握了“電池、電驅、電控”的三電核心技術。

  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上汽所有的新能源車都會用上汽自己的BMS電池管理系統。同時,其自主研發的第二代EDU也會被應用到旗下所有車型之上。“正因為有了這個技術,規模上去之後,上汽的成本優勢就出來了,核心競爭力也會更明顯。”王曉秋認為。

  “十三五”自主車企對於新能源技術也將進入密集的資金投入期,記者不完全統計,幾家汽車集團以及主流自主品牌宣佈投入的總額已經超過800億。巨大的投入背後,車企能否順利實現技術突圍、達成成本優勢,有待觀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