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隨著樂視、阿里巴巴、百度等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企業拋出了各自的智慧汽車、網際網路汽車、無人駕駛汽車等造車計劃,業內外一直對將適度放開新能源汽車生産領域準入門檻,多了幾分期許。
不過,近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産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産準入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似乎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樂觀。
從《規定》中可以看到,不管是“新建企業投資主體應具備的基本條件”,還是“新建企業投資項目應包含的內容”來看,這些硬杠杠抬高了電動車生産企業入行門檻。而此前一直被大家關注的低速電動車能否“轉正”的話題,也有了明確的答案:不可能。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的《規定》是繼去年11月的意見稿發佈後,第二次來自政府主管部門的政策信號,更被業內解讀為電動汽車生産牌照即將發放的前兆。
“借牌造車”被否定
電動車生産企業設“高門檻”
對於擁有造車夢的企業來説,之前曾設想過的“借牌造車”計劃,或許將“胎死腹中”。
在國家發改委發佈的這份《規定》裏,開門見山地明確了“純電動乘用車”是指“純電動和串聯式混合動力(增程式)乘用車,並要求經核準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産企業只能生産純電動乘用車,不能生産任何以內燃機為驅動動力的汽車産品,新建企業生産的産品必須使用自有品牌”。
這意味著,此前被市場廣為關注的“借牌造車”之路,很可能就被堵死了。
對於新建的純電動汽車生産企業要具備哪些條件,《規定》也提出了詳細的要求。
首先,要在中國關境內註冊,具備與項目投資相適應的自有資金規模和融資能力。
其次,有3年以上純電動乘用車的研發基礎,具有專業研發團隊和整車正向研發能力,掌握整車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系統、整車整合和整車輕量化方面的核心技術以及相應的試驗驗證能力,擁有純電動乘用車自主智慧財産權和已授權的相關發明專利。
再其次,具有整車試製能力,具備完整的純電動乘用車樣車試製條件,包括車身及底盤製造、動力電池系統整合、整車裝配等主要試製工藝和裝備。
最後,自行試製同一型式的純電動乘用車樣車數量不少於15輛。提供的樣車經過國家認定的檢測機構檢驗,在符合汽車國家標準和電動汽車相關標準的前提下,在安全性、可靠性、動力性、整車輕量化、經濟性等方面達到規定的技術要求。
而此前因“造車大計”而登上了輿論風口浪尖的樂視、百度、阿里巴巴等網際網路企業,都沒有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智慧財産權,也不具備整車製造能力。
業內人士認為,上述準入條件雖總體要求較高,但有望在規範行業發展的同時,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注入新力量。從長遠看,也有助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