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表現搶眼,生産7.85萬輛,銷售7.48萬輛,被譽為新能源車元年。但是,這與國家2015年銷售50萬輛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與此同時,對於該不該補貼插電混動車的爭議也常見諸媒體。中國新能源車的發展前景如何,該選擇何種路徑?1月13日,電動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學界、政界、企業界的專家學者給出了精彩觀點。
經濟學家吳敬璉認為,到底是電動車路線好還是插電混動車路線好,不能由政府決定。政府要講究支援産業發展的方式,不要制定産業發展方向和技術路線,不要搞拉郎配式的産學研組織,不要包銷産品,資金支援也要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要打造國家創新體系。
電動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認為,插電混動是國際公認的新能源車技術路線。插電混動車包括增程式插電混動車與常規插電混動車,前者在電池滿電時,可以靠純電續航,後者即使電池滿電也是混動模式,依然要消耗燃油。國家應鼓勵增程式的插電混動車。
對於圍繞比亞迪秦産生的爭議,他認為,根據調查,接受調查的90%的車主是用電行駛。車主用油不用電不是車的錯,也不是技術路徑的錯,而是充電設施不足造成的,國家應該大力推進充電樁建設。對於小區物業,政府應該出臺國家文件,禁止物業阻攔業主安裝充電樁。
2014年,北汽實現了生産7200輛、批發6000多輛、上牌5510輛電動車的成績。北汽董事長徐和誼表示,做電動車一定要有全球視野,整合全球技術資源,北汽發展快的原因之一,就是廣泛開展合作合資,通過優質資源整合獲得全球最領先的技術。他還認為,搞新能源車不能唯技術論,要考慮成本、市場需求、消費者接受程度等因素,不能只考慮搭載尖端技術。電動車不管高中低端或商用私用,只要有市場需求就可以生産。2015年,北汽將推出續航四百公里左右的純電動車。
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認為,電動車産業化面臨成本問題、技術問題和社會使用環境問題。對此,電動車要走平民化路線,生産和推廣消費需求大的産品,這更符合中國情況,不必追求大型化或跑車化;也不能放低標準,導致企業一哄而上;同時,國家要加快市場應用標準和社會配套體系的建設。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認為,在擁堵日益嚴重的形勢下,限購限行可能會成為新常態,大部分省會城市都有可能限行,這對新能源汽車來説有喜有憂,但新能源車的發展前景比較樂觀。儘管國家2015年實現50萬輛新能源車銷售目標的挑戰很大,但實現2020年五百萬輛的目標不在話下。“充電問題雖然存在,但不是大問題。”
他認為,發展新能源車要通過公共服務帶動個人消費,形成良性迴圈。公交領域的趨勢是純電動化,私家車領域十年內將以插電混動車為主,純電動車為輔。美國的充電設施比中國發達,但去年美國插電混動車的銷量增幅高於純電動車,就説明瞭這個問題。此外,燃油車和電動車是有競爭關係的,電影《誰殺死了電動車》説明是石油公司殺死了電動車,但插電混動車是相容的,既用油也用電,阻力小,是市場選擇的産物。
電動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電動化給中國汽車帶來了百年一遇的機會,形成了一個大平臺,正在吸引各路創業者加入。在這種形勢下,政府可以考慮有序地、較大地放寬市場準入。各個領域的創業者用自己的資金進入新能源車領域,整體上是理智的。特斯拉的成功證明,新進入者會帶來新的思路,會加快試錯的過程,降低其他企業試錯的風險,政府應該歡迎非汽車領域的選手加入進來。政府對進入者既不要鼓動,也不要過分限制,應搭建好市場平臺,承擔監管者和守門人的角色,形成富有活力的有序競爭機制。
對於新能源車産業政策,他認為,應該給企業和消費者一個長期穩定的預期。因為汽車産業鏈長,動力技術的重大變革不僅是汽車業自身的調整,也涉及國家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生産結構調整、基礎設施改造、交通模式變革、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大思路等,需要政府和諸多産業、行業、企業的參與、創新和投資,要經歷一個很長的週期。因此,將電動車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同時,政府必須給全社會一個長期穩定的預期,將電動車納入相關企業和行業的長期發展戰略。
“2010年開始,幾年一個週期的政策,包括制定三年期五年期的政策已經不能適用。不僅在政策銜接期會産生較大的回落,更重要的是不足以引導企業和消費者的長期行為。近幾年電動車幾起幾落,市場對政策十分敏感,説明政策可以有效地影響消費者行為。它的不確定性使不少企業腳踩兩隻船,隨時準備退出。”
同時,陳清泰認為,政府應該根據市場及時調整法律法規。“市場的發展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政府支援發展電動車,但應該保持技術中立,鼓勵企業發掘潛在需求,開發細分市場,必要時要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對某些標準和規則及時修訂。2000年前後,美國、歐盟為滿足低速電動車消費需求,都及時修改了道路交通法律,釋放了這一市場需求。最近,美國、歐盟、英國相繼研究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立法,一些城市開始為其上路鬆綁,這些支援産業創新的做法很值得中國政府借鑒。”(記者 馬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