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公佈了今年11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産量。統計顯示,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産9728輛,這一産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倍。根據工信部統計,今年1月至1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總産量已達到5.67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近5倍。
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對相關扶持性政策依賴較大,可能讓車企逐漸失去對研究新能源車核心技術的興趣導致産業空心化。
新能源車私人消費佔比低
“11月份,北汽新能源汽車的訂單達到2000輛。”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行銷公司總經理助理兼市場總監王水利對記者表示,這一銷量創下今年單月銷量的最高值,“預計全年訂單在7000輛左右,其中能交車並上牌的應該有5000輛到6000輛”。
即便如此,新能源汽車市場還遠沒有走向成熟。目前政府的“示範運營”和公共領域用車,仍是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據王水利介紹,APEC會議用車、政府公務用車,以及北汽集團員工或工作用車,也是目前新能源車銷量的重要推動力量。“私人消費大概佔北汽新能源汽車銷量的65%左右。”王水利表示。
然而實際情況是,在新能源汽車整體市場中,私人消費所佔比重可能更低。神州租車的一位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大多數人租新能源車是用於試駕和體驗,真正作為出行使用的還很少。”
“只有50%左右的銷量來自於私人消費。”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對介紹説,即便是私人用戶,也大多不是因為受産品本身吸引選擇新能源車。
“有限購政策的城市新能源車銷量可能好一些,非限購城市的消費者購買較少。”葉盛基表示,由於一二線城市的機動車限牌政策,很大一部分機動車消費者通過搖號難以獲得牌照,政府對新能源車的牌照優惠才是其購買的主要原因。
據比亞迪官方統計,今年9月,比亞迪秦的單月銷量達到1700輛,其中1212輛都來自於上海地區,佔比高達71%,新能源車過度依賴上牌政策已成事實。
新能源車示範區申報88個
新能源車私人消費未成氣候,但示範運營區卻有猛增的跡象。
“目前各地方申報的新能源車示範運營區達到88個。”葉盛基對記者表示,“但是,很多地方政府提出的推廣目標並不切合實際。”
據葉盛基介紹,按照此前計劃,全國新能源車示範運營區共有25個,過多的示範區也使全國新能源汽車的總體推廣目標過高。
據本報此前報道,按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群)申報計劃,2015年之前39個推廣應用城市(群)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為33.6萬輛,而今年前9個月僅完成這一目標的11.49%。過多的示範區推廣導致車企忙於參與市場推廣,多少忽略了對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探索。“盲目的推廣可能誘使新能源汽車産業空心化。”葉盛基表示。
根據江淮汽車的預測,今年公司旗下新能源車的銷量有望超過2000輛,若按每輛車平均補貼9萬元計算,江淮汽車將能夠通過新能源汽車獲得1.8億元的政府財政補貼。而根據江淮汽車此前發佈的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43.62%,因此,新能源補貼成為其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實際上,目前車型有無補貼也是決定車企是否重點投入生産的重要因素。據工信部統計,今年11月,獲得政府相關補貼的新能源車型佔當月總産量的81.5%。
有分析認為,在産業發展初期就患上“補貼依賴症”,對於新能源汽車産業不利。
有調查顯示,新能源車消費者大多願意在調低預算的情況下嘗試購買新能源車,由此不難看出,消費者對於新能源車的使用方便和産品技術仍存在疑慮。有分析認為,要讓消費者消除疑慮,通過“示範區”和租賃等方式加大體驗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若讓推廣“綁架”了消費,對於新能源汽車産業來説,未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