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歷史上首次出貨量環比下滑出現了。日前,特斯拉在該企業的網站上發佈消息稱,由於産品運輸問題導致2016年二季度出貨量出現環比下降的情況。事實上,特斯拉下降的出貨量直接影響到了其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也再度引發業內對於特斯拉本土化進展緩慢的質疑。
出貨量首度出現下滑
美國當地時間7月3日,特斯拉在該企業網站發佈了2016年二季度的出貨情況。今年二季度,特斯拉生産汽車18345輛,較上季度增長20%,出貨14370輛,不但環比減少3%,而且也低於預期的1.7萬輛,這也是特斯拉歷史上首次出現出貨量環比下滑。特斯拉強調,二季度出貨量的下滑,並非銷售的下滑。特斯拉稱,其保持了強勁的生産勢頭,每週生産近2000輛。但由於二季度一半産量的生産集中在最後四週,加之客戶定制需求多樣,導致在二季度末部分已銷售的産品仍然在卡車和船隻的運送途中。
在已出貨的特斯拉産品中,包括9745台Model S和4625台Model X。運輸途中産品達5150台,佔到了二季度出貨量的1/3,這些産品會在三季度早期交付客戶。有業內分析認為,即便是運輸原因造成二季度出貨量下滑,今年特斯拉出貨量也不可能達到預期。因為目前特斯拉預計,今年下半年將出貨5萬輛車,按此計算,今年全年出貨量也只有7.918萬輛,很難達到此前預計的8萬-9萬輛。
長交付期影響中國業績
由於交付時間長,在第一批車進入中國時,特斯拉就遭遇了尷尬。2014年6月27日,來自內蒙古的準車主于鑫泉在剛剛辦完交付手續後,便將他的白色Model S的前擋風玻璃砸爛。據于鑫泉表示,自交納25萬元定金到交車已經過去了將近9個月,距離特斯拉最初承諾的交車日期晚了近3個月。不僅如此,特斯拉進入中國以後,遭遇了從商標糾紛、充電難題、不含三包、無法上牌、入關被扣等問題,令業界唏噓不已,也導致了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一直不能令人滿意。
全國乘用車資訊聯席會數據顯示,5月,特斯拉銷量僅495台,同比增長48%。1-5月累計銷量也只有1955輛,同比增長僅四成。“在中國如此之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與其他國産品牌電動車動輒2倍的增長率相比,表現並不理想。”全國乘用車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如果能夠儘早在中國建廠,可以比較有效地解決以上問題。”
多因素制約本土化
對於在中國建廠,特斯拉CEO馬斯克曾經信誓旦旦地表示,特斯拉在中國的運營“相當良好”,預計在2016年中前完成廠房選址。特斯拉全球銷售總裁約翰·麥克尼爾(Jon McNeill)也曾表示,中國已經是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場,並已經成為開設組裝線的備選。而最近的消息是特斯拉中國工廠將落戶上海金橋,不過很快就被特斯拉官方否認。特斯拉官方表示,特斯拉現在沒有與任何企業達成合作生産特斯拉汽車的協議,也沒有與任何地方達成建設生産基地的協議。
就遲遲未能實現本土化的原因,特斯拉聯合創始人、CTO JB史朝保(Jeffrey Brian Straubel)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只有當中國的銷量達到了‘臨界數量’,才會在中國建廠”。業內認為,一個汽車品牌在銷售地建廠的臨界值,一般為5萬輛的銷量。如果銷量未能達到這個數值,合作雙方都很難從合作中獲利。
目前,特斯拉僅在歐洲的荷蘭建設了除美國外的首家工廠。據了解,超過半數的特斯拉汽車銷量由美國市場貢獻,歐洲佔到總銷量的約30%,所以為了快速搶佔歐洲市場,特斯拉首先選擇歐洲建廠,中國銷量佔全球的10%。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個季度,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僅3025輛。當然也有例外,謳歌在中國本土生産時,銷量沒有達到5萬輛,但是謳歌作為本田旗下品牌,可以通過本田其他品牌分攤它的成本,實現盈利。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或是中方出於保護自主品牌的考慮並沒有給予特斯拉太多的優惠政策,而合作的中方企業也希望特斯拉可以共用它的先進技術,而雙方很難就這些核心問題達成一致。”一位業內專家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免責聲明:中國網汽車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