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7日 星期二

李想與雷軍“密謀”幹掉傳統汽車?

發佈時間:2015-06-23 11:50:02  來源:搜狐汽車  作者:杜余鑫  責任編輯:岳雅風

  前幾天,一則李想辭任汽車之家總裁投資蔚來汽車,佈局電動車領域的消息再次將跨界造車熱潮推向輿論焦點。不可否認,網際網路經濟和資訊技術等高科技迅猛發展對汽車産業鏈造成了新的衝擊,在面對電氣化、互聯化和智慧化等幾大技術革新的大潮流趨勢下,汽車製造業的轉型勢在必行。

  電動車等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異軍突起,特別是《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的發佈,為電動車的發展開闢了政策紅利,電動車等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步伐開始步入快車道。建立在電力驅動基礎上的網際網路企業跨界造車,使得傳統車企和網際網路企業的汽車爭奪戰愈演愈烈。

  可移動的智慧終端設備

  2015年以來,網際網路企業逐步介入汽車行業,跨界造車概念日益興起,百度、阿里巴巴、小米、樂視等網際網路企業不同程度跨界至汽車圈,並以不同方式建立了與傳統車企的合作關係。然而這種時代趨勢下的變化並非空穴來風,越來越多的市場先機讓這群人擠破頭皮往裏竄。

  對全球而言,中國人口眾多,經濟處於高速增長髮展的狀態,群眾購車剛性需求旺盛,汽車保有量繼續呈快速增長趨勢。1.3億輛摩托車、1億多輛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用於道路交通運輸,這些都是汽車産品的潛在用戶,這塊巨大的市場誰不動心?

  合資品牌不斷入侵與自主品牌強勢崛起,汽車行業對抗戰硝煙四起。2011年來,中國汽車工業平均增速已從24%降至7%,汽車産業增速進入拐點期,如何讓汽車産業煥發生機,尋求新的增長點成為業內外共同面對的問題。隨著李克強總理提出的網際網路+概念,傳統行業與網際網路的融合已被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之後,網際網路進軍汽車界也被擺上臺面,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上激發了網際網路企業造車的發展勢頭和野心。

  網際網路企業憑藉自身洞悉市場的能力、能夠很快悉知用戶需求的優勢在汽車圈躍躍欲試,同時也是看中了未來的消費群體的變化。相關數據顯示,未來10年90後將成為購車主力。90後這一代人個性強烈,受網際網路影響較大,喜歡追求智慧化、多樣化的産品體驗,也比上一代人更懂得享受生活,因此他們在對汽車的需求方面不僅僅只滿足於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成為一個可移動的智慧終端設備。

  除了市場的爭奪,網際網路跨界汽車圈另一個爭奪因素或將是入口和平臺,正如谷歌的安卓作業系統一樣,大部分的智慧手機都基於此。有了這個入口和平臺,企業可以精確知道車主的用車習慣、經濟狀況,為精確的後市場服務提供廣闊的空間。

  新能源成為突破口

  李想為何與雷軍、李斌攜手密謀共同押注電動汽車,顛覆傳統汽車格局?

  安全、動力等因素是構成交通工具的基礎條件,就動力而言,內燃機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澱,掌握在少數傳統車企手中,後來者很難有追趕跨越。但特斯拉的成功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一組電池、一組電機,通過儲存電能驅動汽車前行,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驅動方式成為突破口。

  根據工信部網站消息,2015年5月,新能源汽車生産1.91萬輛,同比增長3倍。2015年1-5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産5.36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再是吆喝,而是潛在的巨大汽車消費市場。

  除了“咖啡法則”為電力驅動帶來的契機外,國家出臺的一系列電動車發展紅利政策則加速了這一市場的爭奪。近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佈《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對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提出多項硬性指標,並支援社會資本和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參與純電動乘用車科研生産。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認為,準入條件雖總體要求較高,但在規範行業發展的同時,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注入新力量。

  無獨有偶,日本本田汽車公司將逐步放棄天然氣動力車的研發,將主要精力投放在混動車以及純電動車型上;北京純電動小客車“暢通無阻地”穿梭在各城區之間,無需受限號影響;深圳出臺新能源汽車發展方案,擬投入50萬元扶持新能源的推廣應用;上海買一輛新能源汽車能省將近18萬元,未來非新能源車輛還將禁止進入臨港主城區……這些資訊不無説明電動車或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越來越多的車企包括創新企業以電動車為突破口,開闢汽車市場的新領域。

  如何改變用戶習慣?

  目前網際網路企業涉足汽車業成功的案例只有特斯拉。雖然這是世界上目前僅存的跨界成功的電動汽車廠商,但不可否認由於資金、技術和市場方面匱乏,2014年特斯拉凈虧損達到2.94億美元,在中國市場1萬輛目標年銷量也差之甚遠,仍舊無法在短時間立足於主流汽車市場。

  對於一個還處於網際網路汽車探索道路上的企業來説,還需要做足充分的準備。一部汽車的零件成千上萬,從底盤、發動機到變速箱和電子系統再到整合于最具核心的控制器,任何一個地方出問題都會影響到汽車的正常運作或安全行駛,因此在這個全新的汽車領域中,難點在於設計和研發、資源整合能力,讓性能得到最大發揮。因此網際網路汽車想要單槍匹馬,很難在來自傳統車企的挑戰中獲得獲勝機會,這也是為什麼眾多網際網路企業選擇和傳統車企合作的原因,一方面可以分擔未知的風險,另一方面也為快速進軍汽車圈提供機會。

  同時,以智慧、無人駕駛為賣點的概念産品,在實際中並非得到用戶的待見,難點在於改變用戶習慣,就蘋果而言它成功地去鍵盤化,成為智慧手機的領軍者,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完美。但對汽車用戶而言,方向盤、油門剎車等汽車行駛的基本操作短期內無法改變,即便是有自動剎車等技術,也頂多起到輔助作用。

  另外,對於電動車等新能源汽車,相當大一部分潛在用戶仍持觀望態度,主要是電動汽車劣勢明顯,其中包括對於整車售價較高、電池壽命短而價格高、續航能力較差、充電時間長、充電設施不完備等問題的擔憂。由此可見,電動汽車相關技術不成熟也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凱翼汽車“打造年輕人最喜愛的智慧汽車”口號已經打響;上汽與阿裏聯姻後中國第一輛網際網路汽車,也將於明年10月份上市;樂視不僅和北汽合作製造汽車,還與中國聯通合作,在充電樁等後市場上廣做文章……在這場鏖戰中,誰又能成為下一個特斯拉,成為跨界造車的典範呢?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