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公佈了網約車經營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引發全社會高度關注。徵求意見稿剛一公佈,滴滴出行微信訂閱號就發佈了《關於網約車徵求意見我們的一些看法》一文,滴滴公司認為一旦實施徵求意見稿,車輛供給將會減少、車費將翻倍,乘客等待時間將延長。滴滴公司如臨大敵的態度,更是引發了無數網友的擔憂和討論。
網約車新政一旦落地是否會成打車軟體催命符?筆者認為,網約車作為一個新興的事物,是亟需監管的,而監管的力度目前都只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人能夠看得清前方的路,在監管和市場之間,尋求一個平衡的支點顯得至關重要。現在就如此抵觸監管政策,將它視為催命符還為時過早。
京滬深同日發佈網約車新政 “收緊”是主旋律
10月8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發佈《上海市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若干規定(草案)》(以下簡稱《規定》(草案)),公開徵求意見。《規定》(草案)明確,在上海從事網約車經營服務的駕駛員,應當有本市戶口。
北京市交通委網站下午同步發佈消息顯示,從事網約車服務,無論是車輛還是駕駛員都必須擁有“北京戶口”。同時,《規定》還對駕駛員年齡及車輛排量等進行了明確,比如,5座三廂小客車,也就是一般家庭用車,排氣量則不小于2.0L或1.8T、車輛軸距不小于2700毫米。
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下午發佈《深圳市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規定深圳市網約車駕駛員須具有本市戶籍或者持有有效的《深圳經濟特區居住證》。
京滬深三地于同一日發佈網約車細則徵求意見稿,正與交通部發佈相關文件呼應。總體來説,三個城市都不同程度的調高了網約車以及駕駛員的門檻,其中北京和上海的網約車受政策影響較多。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網約車必須監管
中國有句老話説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話放到如今仍然適用。在監管政策出來之前,各種質疑網約車的聲音絡繹不絕,由於缺乏監管而導致乘客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案例也有發生。可見,網約車的監管終將是要落地的。
另一方面,限制網約車的數量,其實也是調控城市擁堵的一個輔助手段。隨著網約車的興起,城市擁堵愈加嚴重,許多原來公共交通出行的乘客在低價網約車的補貼背景之下改為使用網約車出行,這就使得原本擁堵的公路不堪重負。
一位開網約車的司機告訴記者,“現在路上這麼堵,網約車功勞不小。本來有相當一部分車並沒有使用需求,現在因為有了這個打車軟體,大家都出來拉活兒了,路上跑的車肯定多了。”
有人認為,網約車數量減少,價格會有一定的上漲。其實在滴滴公司與UBER合併之後,兩個打車軟體幾乎都上調了費用,同時,各種補貼也在減少,出行成本比之前已經有所增加,幾乎趕上了計程車的起步價。另外,拼車的模式大大降低了網約車的成本,而出租並不能拼車。因此,網約車的費用會不會大幅上漲還將打一個問號。
摸著石頭過河 政策和市場共同探索
眾所週知,網約車對於所有人來説都是一個新興事物,對於運營網約車平臺的公司以及出臺監管政策的政府,都是大姑娘嫁人頭一回。在這種情況下,孰是孰非,並不能輕易下定論。
通過監管,我們也應該看到積極的一面。有了全面的監管,車輛的車況有了最基本的保證,我們的駕駛員也將是可以信賴的。此外,我們還將擁有更加順暢的道路。就像最初專車的定位一樣,我們用高於出租的收費標準,來獲得高於出租的乘坐體驗。
監管政策並非與市場需求是對立的,監管的最終目的是使這個市場有更健康的發展環境,甚至幫助市場實現長遠的發展。而在這個過程當中誰也不知道前路如何,都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我們的網約車運營企業和政府應該相互理解和包容,深入探討,共同尋求一個可以平衡的支點,為城市交通的健康發展而努力。
(責任編輯:張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