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市場是一個奇跡,30年前,我們的轎車産量不到南韓一個零頭,然而今天中國的汽車銷 量已經佔到了全球近三分之一,期間發生了太多傳奇故事,有益有趣,發人深思。比如德係車和法係車都是第一批進入中國市場,起步基礎差不多,但是後來發展的 結果天淵之別,一家依靠中國市場強勢崛起成全球一線,而另一家在中國市場表現差強人意,無所作為,浪費了大好良機,其實裏面也是有很多故事可以回味。
歐洲車市,德法表現並不懸殊
德國和法國是兩個可以高度類比的國家,在大眾來到中國之前,法國汽車工業和德國汽車工業差距不大。甚至今天的歐洲,法國汽車也基本可以和德係抗衡。2015 年,歐洲賣得最好的幾款車分別是大眾高爾夫、雷諾CLIO、福特嘉年華、大眾POLO、歐寶可賽、標誌208和日産逍客,德國車佔有優勢,但是優勢並不懸 殊,法係的雷諾CLIO和標致208都可以進入銷量前十,如果再加上被法係控制的日産逍客,雖然還是不如德係,但是基本可以抗衡一下。
而在全球經濟權杖上,法係也沒有落後太多。德國2015年GDP3.37萬億美元,法國是2.57萬億,雖然德國確實比法國雄厚一些,但是只有層次差別,並 無階級差別。即便是在人們以為的德國最強的工業製造方面,法國也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廢柴。德國有大眾、賓士、寶馬、西門子、巴斯夫、博世、拜耳,蒂森克虜 伯、默克,人家法國也有阿爾斯通、阿爾卡特、雷諾、PSA、達索、空中客車、意法半導體、施耐德等等,雖然總量和排名比德國稍微遜色,但是差別也就是 100和70的關係,德國領先,並不懸殊。
中國車市,完全不在一個層級
但是唯獨在中國汽車市場,法係車完全無法和德係車相提並論,差距太大,不在一個世界。2016年1月份,在轎車銷量排名前十中,德係(主要是大眾)佔據了6 個名額;排名前20中,德係佔據10個名額;銷量過萬的車型中,德係有14個,而且包攬冠亞軍,銷量最高的朗逸達到創紀錄的48387台,是絕對的無可比 擬的超級老大。
法係的表現完全和德係不在一個層次,銷量最好的車型是標誌308,1月份銷量是8759台,是法係唯一進入前排名前50的車型,銷量第二的是一款經典老車愛 麗舍,1月份銷量7860台,市場排名已經在50名以外,兩款定位A級的走量車,銷量還不如人家德係的寶馬5和奧迪A6這樣大型豪華車。東風標致所有車型 加在一起,銷量不到德係一款朗逸,東風雪鐵龍所有車型加在一起,銷量不到人家一款捷達。豪華品牌DS的銷量令人心碎,完全無法和ABB相比。如果德係在中 國的地位是一個軍長,那麼法係充其量是一個營長,兩者不在一個等級。
那麼,本來實力比較接近的德係和法係,為何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有著如此巨大反差呢?其實背後也是有著深刻的原因,並非完全都是偶然。
原因之一:陽剛之氣VS香水之國
德國的國家形象打造非常成功,改開三十多年來,德國製造在中國的形象簡直就是完美無缺,天神一樣存在。我們從各種媒體接觸的德國製造大致是這個樣子:西門子 一百多年前的水力發電機現在還能使用;德國人設計的青島地下水管道現在還在執勤;德國人製造的大炮可以使用一百年;中國的高端機床幾乎全部進口自德國;德 國的機械性能全球最好;德國人的性格嚴謹、刻板、認真,他們的工業品同樣如此。
反觀法國,在中國人的印象中更多是浪漫、優雅、多情,是著名的香水之國,紅酒産地,時裝之國,藝術之都。法國人馳騁世界的名片更多是迪奧、古奇、紀梵希、夢特嬌、范思哲、LV、皮爾卡丹、香奈兒、蘭蔻……。
於是德國製造在中國的形像是如此強硬陽剛,法國製造在中國的形像是如此的優雅美麗,就好比一個施瓦辛格,一個是蘇菲瑪索,他們都在製造汽車,你會選哪個呢?答案不言自明。
原因之二:法國人對中國重視程度不夠
中國80年代開始引進外資,當時成立最早的三家公司分別是1984年與美國人合資的北京吉普、1985年與德國合資的上海大眾和與法國人合資的廣州標致。總體而言,在機會獲得方面,德國、美國和法國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德國人抓住了機會,法國人失去了機會。
這三家最早的合資企業分別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德國人主導的上海大眾對於中國市場高度重視。要知道上海大眾剛成立時候,中國汽車市場只有區區30萬 臺,還不如小小南韓,即便如此,德國人還是傾注了極大熱情,建立了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汽車廠,按照國家要求進行零部件本土化生産,幾年後迅速成立第二家合 資企業一汽大眾,豪華品牌奧迪被迅速引入國內,此後寶馬和賓士也相繼國産,這在全世界都是唯一。
反觀法國,相對德國的熱情,溫度下降了很多,法國標致在合資企業廣州標致的股份只有不到四分之一,更注重從法國引進全部零部件進行組裝,他們覺得中國市場太 小,也缺乏成長空間,結果雖然廣州標致的汽車品質極好,技術先進,底盤紮實,但是因為成本太高,導致競爭力低下,不到10年時間,廣州標致無法運營下去, 以區區1法郎的象徵性價格賣給了本田。
中國很快給了法國人第二個機會,就是後來的神龍汽車,但是法國人還是重視不夠,對中國市場了解不深,15萬的産能也一直沒有排滿,後來凱越、伊蘭特等新三樣出來,富康很快就銷聲匿跡了。
至於法國最大的汽車公司雷諾,是目前為止最後一家進入中國的外資品牌。
原因之三:德係車選擇政府,法係選擇了民間
第三原因是最容易忽略的原因,但是很可能由此奠定了德係車在中國的地位。這個原因就是中國政府對德係車的支援。桑坦納投産以後,因為莊重嚴肅的三廂造型和優 異的産品品質,很快就成為官車代表,後來的帕薩特、奧迪A6也分別成為官車代表。大眾汽車低調、內斂的品牌形象和堅固耐用的品質,特別適合官家身份。恰好 在中國,政治決定一切,權力決定一切,領導決定一切,在領導和官家率先垂范之下,財大氣粗的國企,有錢的工商業界,最早的先富人群等也紛紛跟著官家,成為 大眾汽車殺伐市場的力量。
法係車顯然沒有德係車那麼敏感,三廂的標致505曾經有機會進入官車市場,也確實進入了官車市場,但是後來因為過早凋零而功敗垂成。
而後來的神龍汽車則放棄了官車市場,引入的第一款車型是大名鼎鼎的富康,一款技術非常先進的兩廂家用車,比捷達、桑塔納的技術含量高得多。但是很遺憾,一方 面當時民用汽車市場還沒有啟動,一方面市場對於兩廂車並不感冒,這款車雖然含金量很高,也代表著當時汽車的先進水準,但是始終無法與捷達桑塔納相提並論,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中國的政府公務用車成為德係車的天下。
然後,一切水到渠成……
原因之四:法國人浪費了建立完美印象的機會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被大眾抓住了,但是被法國錯過了。就是法國人錯過了給中國人留下最美第一印象的機會,而當時的市場環境,其實提供了這個機會。
在1985年之前,上海大眾和廣州標致還沒有進入,中國還施行計劃經濟,汽車市場封閉而壟斷,完全落後於世界。當時國産轎車只有紅旗和上海,屬於完全壟斷的 國企,不思進取,品質極差,手工操作,品質比現在的三輪車還差。有一次羅馬尼亞總統坐紅旗去長城,回來的時候剎車壞了,將總統直接嚇傻。還有一次領導人去機場接非洲某國總統,回來的時候,人家總統一路走了,結果主人的車半路上拋錨怎麼也打不著火,直接癱瘓在半路,成為國際大笑話。
領導人乘坐的車品質都如此,一些低級官員和普通百姓接觸的汽車就可想而知了,在那個年代,司機不僅僅要會開車,還要會修車,可想而知當時中國汽車品質有多麼差。
後來人家大眾來了,安靜、舒適、動力足、提速快、剎車穩、轉向輕、配置高、密封性極好、幾年發動機都不用動,給封閉30年的國人留下了極其深刻難以磨滅的印 象,結果大眾一炮打響。坦率地説,當時大眾車品質確實特別好,但是這個特別好是和上海、紅旗等國産車相比,不是和本田、豐田、日産們相比,也不是和標致、 雪鐵龍等法國車相比,其實大眾和標致當時基本處於同一水準,但是人家大眾最早進來,結果最早成就了神車印象。
眾所週知,上海大眾1985年正式成立,但是在談判的時候就開始提供散件組裝,85年簽約後立即投産,成為事實上的第一家合資車企。後來的豐田、本田、通用們雖然汽車品質同樣不錯,但是因為中國人已經接觸過先進汽車,就沒有大眾初來乍到的震撼級的攻擊力了。
標致顯然沒有抓住那次微妙的機會,廣州標致和上海大眾同一年成立,都是1985年,但是人家上海大眾是成立之前就提前生産,廣州標致是成立4年之後的1989年才正式量産,4年時間,足夠讓大眾完成對高品質汽車的教育。
所 以綜合來説,德係車能夠佔有今天的地位,是天時地利人和各個方面的結果,而法係車之所以在華失利,也是有著方方面面的原因,有國家形象缺乏工業氣質的原 因,有先期市場運營判斷失誤的原因,有對中國市場不夠重視的原因,有不理解國人需求的原因,或許還有一點,法國在二次世界大戰的表現實在是太渣渣了,每次 讓德國人都打的滿臉大包,選擇德係車,好像確實有那麼一點點心理優勢,雖然人家法國車的底盤真的比大眾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