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雙11"奪眼球 汽車電商卻獲白眼成雞肋

發佈時間:2015-11-16 09:32:26  來源:鳳凰汽車  作者:丹東曉程  責任編輯:王庭

  是誰奪走了“雙十一”的眼球?

  是京東天貓阿里巴巴等等電商集團。

  光棍節刷新了一個個新紀錄,但這些與汽車電商無緣。眼球都被奪走了,到了汽車電商,只剩了“白眼兒”,購車一族,對汽車電商都連正眼瞅一下都顯吝嗇。

  汽車電商難逃“七年之癢” 門前冷落車馬稀

  汽車不像服裝鞋帽小商品,背不動,遞不走,寄不到。

  網上購車,不是剛需,不是首選,不很合適,沒有必要。

  所以,汽車電商的網上購車形式,一直無法表現出超過4S店的優勢。頂多算是一片毛,附著在4S店上,以4S店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哪怕是廠商自己建立的汽車電商,也難以離開4S店獨自運營。

  對4S店的先天性依附,捆住了汽車電商的手腳,進車選車,沒有自由,價格優惠,沒有力度,調車派單,無法自主。一切看4S店的眼色行事,漸漸地淪落為4S店的“店小二”,有時候還不如打工仔。

  消費者深知汽車電商也不過如此,能量有限,網上看車之後,還要去4S店,莫不如一步到位,走個捷徑吧,這樣,輕而易舉地就把汽車電商給省略了。想掙消費者的錢,太難。

  汽車電商,往往扮演了“畫蛇添足”的角色,有點兒“穿蓑衣打傘——多此一舉”,成了多餘的中間環節,消費者往往想法設法繞過去,生怕你從中間剝層皮,增加購車成本。

  所以,汽車電商可有可無的位置,越來越尷尬。

  七年,讓行業、媒體和消費者越來越看清了,汽車電商,不是非存在不可。沒有汽車電商,購車也很順暢。

  秒車團、團購隊讓汽車電商雪上加霜

  汽車電商沒有好的車源,只能選擇庫存車、滯銷車上網甩賣。雙十一之前,在微信朋友圈有個廣告很活躍,説是汽車企業很壞,汽車買一輛送一輛。可是看來 看去,一個主流品牌也沒有,全是小品牌,小眾車,很多消費者連名字都第一次聽説的電動車。如此電商,只怕掉檔,給汽車電商落下一個專銷低端車、滯銷車的印 記,影響了汽車電商的品牌形象,讓人們對汽車電商更難寄予厚望、成為依靠。

  汽車電商,往往具有強烈的季節色彩。只有“雙十一”前後才是活躍期,才有一定的商業行銷氛圍,一年365天,有效行銷季只有百分之幾,用少得可憐的 時間,跨越龐大的市場,轉瞬即逝的時間相對於龐大的地域空間和細分市場空間覆蓋,難免捉襟見肘。即使有消費潛力集中釋放,也是曇花一現。

  最要命的是,除卻“雙十一”只有幾天的熱銷季,其他一年360多天,汽車企業和經銷商,天天都在行銷轟炸,做促銷,搞優惠,不惜鉅額廣告費;秒車 團,團購隊,天天都在拉郎配。到了“雙十一”,汽車電商已經惠無可惠,價格再無可降,無法超越經銷商、秒車團降價的底線,無法獲得價格的優勢,也就無法吸 引黑眼球,只能收穫“白眼”。

  偶爾,有幾家汽車企業,將新車投放到電商網路,提前預售。這只是吊個胃口,留個懸念。只是在新車上市之前,有些效果。但放量走量,大面積鋪貨,還得 靠實體店,經銷商。網上預售,只是前奏,搞個噱頭。偶一為之,臨時客串,難成大氣候,更不能長久。即使有這樣的客戶,也只能將汽車電商淪為銷售工具,淪為 汽車銷售“跑龍套”的“臨時工”。

  法制環境和誠信缺失還是汽車電商最難跨越的一道坎

  只見網路不見人,讓眼見為實的中國老百姓總是感覺不踏實。尤其是汽車為大宗消費品,動輒數十萬的投入,購物和選購過程複雜,一般顧客非常謹慎,還沒 有達到網上下單,網上收穫的豁達大氣,尤其是目前的法制環境,讓消費者豁達不起來,大氣起來不放心,心裏沒底。平日裏在4S店,面對面交貨付款,還能買到 事故車、故障車,到店裏找人都解決不了,經銷商和汽車企業推皮球,消費者往往投訴無門,找相關部門鑒定,又要付出鉅額鑒定費,網上購車就更不能讓人放心 了。

  這種法制環境和誠信基礎,只能讓消費者購車越來越謹慎。百姓購車不容易,在謹小慎微的購車行為中,誰能通過網路,大筆一揮,就付出大把現金,等待提車啊?

  難以獲得信任和依靠,是汽車電商最難跨越的一道坎。沒辦法,假作真時真亦假。社會誠信缺失,使消費者再難信任,再難輕易託付。害怕攤上事兒,攤上故 障車,事故車,害怕打官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寧願多跑腿,絕不圖省事,還是實體店購車,眼見為實,寧肯多跑腿,心裏才有底。

  此種境況下,汽車電商最終不淪為雞肋,都很難。

  問汽車電商前程幾許?還要期待大手筆

  若要迎來汽車電商的錦繡前程,需要大型汽車電商與實體4S店,線上線下,水乳交融,不分彼此,渾然一體,從頭做起,建立良好信譽,贏得廣泛信賴;有好車,給好價;價最低,車最好;説得到,做得到;最可信,最可靠。寶馬賓士雷克薩斯,賓利法拉利阿斯頓馬丁,要什麼車有什麼車,短時間內全國調車,最快時間保證提車。車源好、車價低、品類全、提車快,各方面優勢超過實體店,這樣的汽車電商,才叫牛,才讓消費者離不開,繞不過,可靠,可信,成為購車依賴。

  你要做汽車電商,要做得好,成大氣候,你就得這麼做。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客戶。否則,就是雞肋。

  要做好這類汽車電商,並不難,只要兩下:一下決心,二下功夫。

  誰能有如此氣魄?也只能拭目以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