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首批非車企將獲新能源車生産牌照 競爭或加劇

發佈時間:2015-11-09 09:24: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庭

  有工信部官員日前表示,目前中國有幾十家非汽車企業正在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産資質,預計不久的將來,將會有若干家符合條件的企業進入到新能源汽車生産的資質許可範圍裏。這意味著首批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産資質非車企即將拿到入市牌照,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加劇。

  新能源汽車門檻放寬 非車企獲牌在望

  今年6月,工信部曾出臺《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支援社會資本和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參與純電動乘用車科研生産。該規定已於今年7月10日起實施。

  該規定取消了“新建乘用車企業的投資主體必須具備3年以上純電動乘用車研發基礎”、“新建電動車製造企業需提交對純電動乘用車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核心部件不低於5年或10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的質保承諾”的要求,為非車企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減除了障礙。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鄭立新5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解釋説:“現在實行的電動車的基本準入條件就是要有汽車生産資質。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 講,沒有生産資質的企業符合國家的汽車産業政策,符合達到汽車生産的準入條件,它就逐步地能夠成為生産汽車的企業。如果過去不是生産汽車的企業,取得了生 産汽車的資質和生産電動車的資質,也就在這其中。”

  而據工信部部長苗圩透露,非車企獲得生産許可證方面已有進展。苗圩表示:“非車企的審核工作是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在負責,已經有幾十家非汽車企 業在申請資質,目前正在組織有關的專家在做評審。預計不久的將來,將會有若干家符合條件的企業進入到新能源汽車生産的資質許可範圍裏。”

  汽車銷量萎靡 新能源車市場成行業新動力

  工信部公佈的數據顯示:1-9月份,我國整個汽車累計産量同比下降了0.8%,銷量同比增長了0.3%,基本上是處於零增長的態勢,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別回落了8.9和6.7個百分點。

  苗圩表示:“我國的汽車工業總量上已經很大了,世界第一大産銷國,再維持這麼高速的增長已經不可持續了,所以我們要做整個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改變發展方式的重大調整。而發展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這也是做結構的調整。”

  卓創資訊分析師孟磊對中新網汽車頻道表示: “在政府的不斷支援下,我國新能源(17.49, 0.13, 0.75%)汽車有望解決各種難題,在未來幾年實現跨越式突破,為汽車界的發展提供全新的增長引擎。”

  據悉,目前車企和非車企都在摩拳擦掌大局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據卓創資訊分析師蔡玉婷介紹,目前上汽、廣汽、北汽三大汽車集團,加上奇瑞、長安兩家自主 公司,5家集團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制定的2020年累計産銷目標已接近100萬輛。與此同時,長城、江淮、力帆等也在發力新能源汽車産業。

  而早在國家部委出臺相關政策前,早已有不少非汽車企業提前佈局。以視頻分享網站起家的樂視和以智慧數位産品擅長的蘋果公司都已宣佈進軍新能源汽車。其中,樂視計劃打造超級汽車以及汽車網際網路電動生態系統,大手筆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擔憂,在新能源車配套設施有待健全的前提下,更多車企的進入將加劇行業競爭。“目前配套設施還不是十分完善,消費群體有顧 慮,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百萬銷售目標依然存在市場挑戰。企業過高的産銷目標,很可能導致新能源領域的競爭激烈。”不過,蔡玉婷表示,這種淘汰賽也並非壞事, 將倒逼企業實現技術升級、産品品質提升,這也是未來自主品牌,以及我國新能源産業發展目標實現的關鍵。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