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從財報看自主品牌:冬天已經過去

發佈時間:2015-05-27 09:24:28  來源:經濟觀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建鵬

  對於自主品牌上市車企而言,2014年基本是業績最糟糕的一年,即使像長城、長安這種公認的優等生也“在劫難逃”。2014年上市車企年報顯示,長城利潤下滑2.21%,長安本部的自主業務仍舊虧損5億元,更不用説吉利、比亞迪這樣利潤大幅跳水的車企。

  然而,在近期密集召開的2014年車企股東大會上,交出糟糕業績報表的上市車企高管們並沒有面臨投資者責問的窘境,更多地被問及未來發展前景。上市 公司每年5-6月期間召開上一年度的股東大會,其主要內容是,投票審議過去一年的財報並決定本年度經營方針。而審議財報最重要的指標便是看企業凈利潤。

  在民族證券汽車分析師曹鶴看來,2015年一季度業績顯示,自主車企雖然未能完全走出低谷,但最糟糕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下半年利潤會比去年好很多,可能5、6月份銷量出來就會發現大面積爬坡。”

  記者翻閱上市車企剛剛公佈的一季度業績報表發現,諸如長安、長城、比亞迪這樣自主車企出現利潤大幅上升態勢,特別是比亞迪利潤有過9倍的增長。即使未公佈利潤、僅公佈銷量的吉利汽車,銷量也出現57%的增長。

  或許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已經召開或即將召開的車企2014年度股東大會,會成為投資者關注自主品牌發展“錢景”的寶貴機會。

  冬天已經過去

  2014年底至2015年初,壓庫潮遭遇經銷商集團抱團反抗,讓一向“日子舒服”的合資車企與豪華品牌備感壓力,與此同時,過了數年艱難日子自主品牌,伴隨産品品質與技術的升級,以及對於經濟型SUV市場的提前佈局,掌舵者們卻開始感受到了希望。

  這是2014年財報以及更早發佈的業績預報不曾透露出來的資訊。2014年年度財報,上市車企總體出現冰火兩重天的面貌。業績上漲100%或下滑 100%的車企均不在少數。記者整理銷量前十位的上市車企業績後發現,其大幅增長的利潤多是由合資單元貢獻,而純自主品牌無一例外地下滑。

  以2014年問鼎自主第一名的黑馬長安汽車為例,其2014年凈利潤的96%由其合資子公司長安福特貢獻,自主業務仍然虧損5億元。即使是利潤領頭 羊上汽集團同樣是依賴合資單元的利潤實現大幅增長。在上汽集團旗下的合資公司中,2014年上海大眾銷量為173萬輛,上海通用銷量為172萬輛,上汽通 用五菱銷量為159萬輛,僅這三家合資公司的銷量就佔據上汽集團2014年銷量的89.6%。

  在上汽集團2014年279億元的凈利潤中,其中有176億元的凈利潤來自於上海通用。上汽集團自主品牌依然沒有扭虧,而且自主研發投入和費用比例都很高。與此同時,剛剛登陸港股半年的北汽集團,則是依靠合資業務取得66.2%的增長,利潤達到45.1億元。

  比亞迪2014年凈利潤則為4.34億元,業績下滑21.53%。吉利成為2014年業績跳水最多的大型自主車企,利潤降幅達到46.28%。江淮汽車2014年其實現營業收入341.69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歸母凈利潤5.29億元,同比下降42.4%。

  不過,大部分車企一季度卻顯示出回升跡象。即使是近年乘用車發展頗為低迷的江淮,僅憑瑞風S3的熱銷,也增收不少利潤,而江淮今年扭轉局勢的關鍵在於能否推出利潤率更高的SUV産品。

  數據顯示,長安汽車一季度營業收入為181.97億元,同比增長達到49.2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4.94億元,同比增長 29.41%。東莞證券對長安汽車的評價是:14年自主減虧,15年開局良好,全年業績表現彈性大,預計2015年自主業務有望實現盈虧平衡。

  長城汽車一季度的營業總收入為193.38億元,同比增長31.24%,長城今年一季度凈利潤為25.35億元,同比上升26%。業績不俗的背後是SUV車型帶來的銷售增長和盈收紅利。在長城的股東大會上,董事長魏建軍被提問最多的是便是H8的相關問題。

  與此同時,比亞迪一季度依靠新能源汽車業務增長獲得近10倍增長。比亞迪一季度財報顯示,其營業收入為152.82億元,在去年117.23億元的 基礎上,同比增長30.35%;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 億元,同比增長高達910.75%。其中,來自政府的補助為6480萬元。顯然,比亞迪成為國內新能源政策補貼的最大收益者之一。

  吉利汽車2015年第一季度總銷量為140,523台,較去年同期增長約57%,並達2015年全年銷量目標450,000台的31%。

  下半年看好SUV和新能源

  曹鶴表示,今年下半年看好自主品牌在SUV方面的繼續爬坡,“大多數自主品牌在SUV上提前佈局,已經從之前的單款産品逐漸演變成産品矩陣,而合資 品牌短時間內不會將SUV産品下沉太厲害,而且去年年底的壓庫潮和今年年初的降價潮已經表明,合資品牌的品牌溢價能力並不如之前那樣優勢明顯。”

  另一個跡象是,自主品牌包括國有車企在研發投入上的回報期,開始逐漸來臨。

  以長安汽車為例,公開數據顯示截止,2010年年底,長安在研發上累計投入160億元,建成涵蓋振動噪聲、碰撞安全、制動性能、底盤試驗、驅動系統等14個領域的國際先進實驗室。

  據長安內部人士透露,長安每年在研發方面的常規支出都在10億元以上。正是如此龐大的資金,長安先後在義大利都靈、日本橫濱、英國諾丁漢、美國底特 律成立研發中心,構成“五國九地”的全球研發格局。目前,在國際公認的汽車研發領域286項關鍵技術中,長安汽車已經掌握了262項。

  “2014年長安自主虧損5億元,2012年自主轎車虧了9個多億,2011年虧了12億多,虧損減少了3億,少虧當贏,所以整體的報表一直在往上走。”長安方面人士表示。

  目前長安汽車CS75、CS35兩款産品長期穩居SUV前十。顯然,SUV産品矩陣的形成,使得研發投入造成的虧損程度逐漸降低。據了解,今年長安汽車還將推出更為高檔的SUV産品CS95,與長城H8競爭。

  曹鶴認為,除了SUV之外,自主品牌另一個增長點在於新能源,今年或許要達到20萬輛,明年要50萬輛。不過,曹鶴進一步認為,自主品牌能否穩穩抓住這兩個細分市場,還要看合資企業能否將其對應産品進行價格大幅下沉。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