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成為兩會的一個熱點,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事了。霧霾的威脅,讓人們一時間把目光乃至企盼,紛紛投向了這個實際並不完全成熟的産業。然而儘管電動汽車零排放之於大氣治理有著顯而易見的效用,但在産業自身的一些問題厘清之前,要指望它拯救環保的整體塌陷,並不現實。
電動汽車現在有哪些問題?無外乎電池、價格、經濟性、安全、充電、商業模式等等。再精簡一下,車與充電。而與這首尾兩端都有密切關係的另一大問題,是補貼。
這兩天圍繞這個事,又起了爭論:老專家説現在的補貼不是給少而是給多了,寵壞了企業,要砍;整車廠的老闆説補貼應該再多給點,俺們會幹得更帶勁兒,要加。要加要減,國家的錢到底咋個花,誰也説服不了誰。
在我看來,補貼減少是必然的事,也已經明確寫在國家發展規劃當中。畢竟市場經濟下,發補貼給競爭性行業,一是招外人質疑,二來不見得真有益於企業。它更像是引活血脈的補品,而不是包治百病的成藥。老專家就是站在這個角度,擔憂肉給多了,會喂懶了李逵,餵肥了李鬼。而車企老闆想的是自家利益,做生意的誰會嫌錢多?更何況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沒有補貼去做電動汽車,真的是要賠錢的。尤其是掙錢不容易的自主品牌,離開國家的補貼,真心不敢跟著財大氣粗的老外一路神祇。
但話説回來,如果真的減少補貼或最終沒有了補貼,這些汽車企業真的就撂挑子,不做新能源汽車了麼?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就像大多數經濟困難的中國父母,依然會節衣縮食地把孩子送進大學一樣。有誰敢對汽車行業的未來形態裝作視而不見?誰又能承擔讓企業在起跑線上就落後的責任?心疼今天的錢,明天就沒錢賺。
當然,對於一個新起步的行業來説,支援是必要有時甚至不可缺位的。但真正要讓寶貴的公共資源花出價值,還需要政府對行業保持動態的觀察與調整。從新近出臺的政策可以看到,補貼的減少,實際上並不是消失,而是“拆東墻補西墻”從車的一端,轉向了更需要推動的充電設施建設。因為目前的電動汽車産品,除了價格高點兒、里程短點兒,用起來基本沒啥大問題。主要矛盾,已經是買了車之後能否方便的充電。這就要求一張範圍廣、密度大、效率高的基礎設施網。而在如此大的一個國家裏建成這樣一張網,需要的費用與難度,遠超過汽車産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