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汽車 > 熱點新聞 > 正文

取證難立案難追責難 反車險欺詐遭遇三大難題

發佈時間:2015-06-25 07:4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冷翠華  責任編輯:岳雅風

  近期,全國多地保險監管機構在加大力度推動反車險欺詐工作,然而,記者採訪多家險企卻發現,他們的態度並非想像中的那麼積極,而是消極應對。深究背後原因,原來是險企維權太難讓他們寧願直接放棄。業內人士表示,要將車險反欺詐工作深入推進,還需要資訊平臺更加給力,保險業和公安部門的合作要更緊密。

  作案成本低

  “我就騙了,你就賠了,大多數車險欺詐案件是這樣。”廣東某地級市保險行業協會的負責人面對《證券日報》記者的提問,給出了上述回答。在他看來,車險欺詐的案例俯首即是,但當地經營車險的幾十家險企都習以為常了,“當每天的白開水”。他表示。

  在車險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險企綜合賠付率高企的情況下,為何大多數險企並不願意在反欺詐一事上下功夫?某財險公司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很多情況下,他們根據投保人的行為特點掌握了一些詐騙嫌疑人的線索,但是由於取證困難,也很難立案。“如果我們不賠,他們還要投訴,我們還要被罰款。”

  另一財險公司車險負責人表示:“取證難、立案難、追責難,是我們反車險欺詐的三大難題,時間久了,對某些疑似案例我們就直接放棄了,有的案子我們即使勝訴也很難追回經濟損失。”他表示,不是不在乎,而是沒辦法。

  這得到了湖北保監局的證實。該局在回復《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當前反車險欺詐的難題之一就在於,作案成本低,欺詐案件屢禁不絕。由於保險欺詐多屬於非暴力犯罪,在司法部門的執法過程中,對於保險欺詐往往以結果定罪,而不看動機和行為,即只有當詐騙者實施了詐騙行為,並且保險人受騙進行了賠付,“保險詐騙罪”才能成立。在實務中,保險公司一旦支付理賠金,即使犯罪人因保險詐騙罪立案,已支付的理賠金也難以追回,保險公司往往陷入“人財兩空”的尷尬境地;而未遂的保險詐騙行為又不會被立案,保險公司司只能採取“解約、不退還保險金”的措施,對詐騙者來説,最大的損失就是保費,較低的作案成本造成詐騙案件屢禁不絕。

  案件數量大

  車險欺詐是車險行業的老問題,一些欺詐手法也十分老套,但目前仍未找到十分有效的方法防止車險欺詐,尤其是針對涉案金額較小,案件數量較大的情況,最讓監管機構和保險公司頭疼。

  湖北保監局表示,通過偽造事故現場實施詐騙的方式主要是部分汽修廠通過偽造劃痕事故、以舊件或副廠件等安裝到車上人為製造保險事故,或是將已發生事故車輛未受損零部件換成舊件、副廠件擴大損失等手段實施詐騙。雖然單筆案件金額較小,但積少成多,對保險公司危害性極大。

  在湖北保監局配合長航公安局破獲的一起車險詐騙案中,犯罪嫌疑人除了團夥作案以外,還對汽車市場有充分了解,先以低價購買老舊二手豪車,利用其車輛本身價格低但配件價格高的特點,在網上購買二手配件進行作案。同時,事故發生後要求自行修理,通過偽造或虛開空白髮票的方式,誇大修理金額。此外,該案嫌疑人還採取非法手段索要賠款。為獲取賠款,犯罪嫌疑人多次恐嚇、毆打車險事故查勘員,並到保險公司吵鬧、封門等方式索要賠款,直至保險公司報案。

  此外,還有一些車險詐騙屬於流竄作案,車牌號、行駛證等資料都屬於偽造,在各保險公司資訊溝通不暢的情況下,保險公司一時難以發現。近日,山東德州公安局抓獲三名車險詐騙嫌疑人,包括一名保險公司前員工、一名在職員工和一名計程車司機,而在此之前,這三人已經在德州、青島、南京、青海、北京等十余個省市,用偽造的車牌號和行駛證投了近百次保險,然後,用偽造的事故現場和交警部門出具的材料,四年來詐騙了全國多家保險公司的現金300多萬元。

  互聯互通還不夠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以前保險公司反欺詐主要靠自己單兵作戰,涉案金額低,很難成功立案,追回損失難度大,缺乏反欺詐的積極性。但最近兩年,四川、湖北、遼寧等全國多地建立了專門的反保險欺詐的機構,使反欺詐能上升到行業層面,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險企的積極性,成效比較明顯。

  根據湖北保監局提供的數據,2013年,湖北省轄內保險公司共處理疑似欺詐案件744件,避免經濟損失2298.9萬元;2014年處理疑似欺詐案件1041件,避免經濟損失4293萬元。

  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反保險欺詐資訊的互聯互通仍然不夠,需要進一步提升。據了解,除中保信可統一採集資訊外,全國各保險公司之間尚未實現數據對接,暫無資訊化數據平臺,同時,從反欺詐數據庫篩選出的有效數據不多,不能有效發揮反欺詐的作用。湖北省除使用中保信統一採集的資訊外,還通過保險公司手動上報方式,每月報送欺詐資訊,經湖北保監局指導省行業協會匯總後,在全行業實現共用。2014年,該平臺收集疑似案件176件,金額1880.1萬元,2015年截至目前已收集疑似案件125件,金額167.3萬元。

  此外,除了保險行業內的互通互聯,要進一步深入打擊車險欺詐,還要加強保險行業與公安機關等部門的溝通力度。例如,湖北保監局在與公安機關定期通報欺詐資訊及經濟犯罪線索的基礎上,還擬與省公安廳討論,建立欺詐資訊共用機制。

  同時,還有業內人士反應,在涉及多家險企的車險欺詐案件中,由於涉案公司歸屬地區不同,案發後往往報案對象不一致,如何加強保險行業與公安部門的溝通,進行並案處理,仍是開展車險反欺詐工作的一個難點。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