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應對危機(實錄)

時間:2009-04-27 11:29:17 | 來源:藝術中國

    例如設計的公司和製造企業之間,應該是支援,而不是單一的要求。在一段時間中國的設計師看不起中國的製造商,他覺得他們不願意去更新,只會複製,只會模倣,只做一個環節。但是我現在越來越多的發現,很多企業老闆開始去看很多展覽,剛開始是為了複製,或者模倣,但是他開始教育他的下一代,怎麼樣來接管這個公司,從設計的角度去選更新的東西,我覺得他們在變。曾經有一段中國的製造商對中國的設計師有很大誤區,他覺得中國的設計師不懂生産工藝,這是現狀,但他也忽略了這個現狀在很微妙地改變,有一批年輕人開始在只是從一個關注形式的表面開始到研究成本,像剛才的致翔創新做了很多分析給我很深的體會。所以,我覺得雙方之間不應該是單一的要求,而應該是彼此鼓勵,而不是漠視。不是我只願意請一個洋面孔幫我做事就OK了,這不能解決問題,我覺得國外的設計師並沒有把中國的家居品牌帶到一定的高度,所以今天的曲美、科寶還是靠中國設計師設計。所以,應該相互注意,應該相互給予機會,而不是疏遠。我覺得對話或許不能直接帶來很大的生意,或者説收益,但是它決定了中國設計的高度。像我這樣規模的事務所,10人以下,在中國有很多,都在做家居設計,我們要解決市場渠道的問題,生産平臺的問題,包括材料研究的問題,等等;大家是在重疊地去解決面臨一樣的問題,為什麼不能夠在一起解決問題?

    Pecha kucha在去年給我介紹一個活動,是起源於日本的,這裡面有很多朋友或許參加過。我覺得他就是發出一種聲音,我覺得也是一個很好的交流,所以在這裡我只是把它當成一個符號。像今天Pecha kucha讓聽到更多的聲音,包括真誠的批評,真的是缺了很多批評。

    危機之下,我想在反思設計的精神,無論是低成本,包括情感設計,説到很多詞彙,大家關注的一些點,我覺得最終一個詞還是需求,我們第一個階段滿足了生理和物理的需求,一沙發坐著很舒服,但是從情感的需求,溫暖的設計,這是接下來我們一直需要研究的一個話題。所以,在去年10月份的時候,我們做了一件事情,和法蘭克福的展覽集團聯合做一個展,我當時寫一篇文章叫做因暖而聚,大家説酷説得很多,酷在日常消費中被歪曲了,它給老百姓的感覺是冰冷感,不願意觸摸,很冰冷,所以我們在金融危機下更多需要的是溫暖。回想小時候扔紙飛機的那一剎那,等等,那些記憶讓你覺得是溫暖的。所以,我們有10個品牌的家居設計師,因為我們很小,所以我們在去年的時候聚起來做一個小小的展覽。名字我們起了一個叫做“暖程”,就是溫暖的過程,我們覺得溫暖是有一個過程的,中國的設計也在這個進程當中,所以過程是一直往下延續的。當時我們用瓦倫紙來做了整個展覽佈置,每個品牌花了250塊錢,我們做了一個600平方的展,這是當時的情況。

    後來我們就成立了一個聯盟,也就是在之前我覺得必須要聚起來,所以我想盡辦法讓這群人聚起來。我們在一起的目的非常簡單,比如説在打樣、商業顧問、材料協調研究等等方面,就是減少一些無用功。所以,接下來我們在3月1號在北京工人體育場做了一個“暖城北京”,這是當時的一些展覽圖片,非常簡單的給大家看一看。

    後來在3月18號的時候,我們受東莞政府的邀請,危機之後他們的家居産業鏈讓他們感受到了之前所預期的那些,很多國外定單沒有了,很多大型的加工廠設備成千上萬的就停在那裏了,因為以前只是做其中某一個環節,所以現在想加大內需,但是不知道從哪開始,政府在這裡願意做很多推動,然後來找設計。當時的名字叫做“中國出發”,是在東莞一個很大的製造業,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解決了雙方的問題,我們尋求到企業的生産支援,另外一方面企業也找到設計的渠道。這是我自己設計的傢具,這是當時展覽過程中的圖片。

    接下來介紹一下上個月在上海做的一個日常用品的設計展,圖片就不放了。我們在7月份會去德國的法蘭克福,我們受邀參加了法蘭克福家居展,我們身上所影射出的問題可以讓我們有一些思考。包括倫敦的100%,還有紐約的RCFF的展覽,包括米蘭的家居展,都是我們每一站的計劃。我們並不是出去秀一把,而是希望給更多國外的設計師,我們很真誠地意識到和他們的差距,所以也是一個交流。

    這是我的事務所簡介,我們叫“湃藝設計”。這是我們去年做出的設計,這叫“九霄雲外”,我很喜歡雲,每次坐飛機一定要靠窗看雲。這也是在探討的生活方式,現在大家都是關起門來,彼此鄰居也不走動,小時候大院生活讓我更懷念,希望在公共環境之中人們有一些交流。這是一個系列的家居作品,這個系列叫KLOT,K是兒童,L是成年人,就是有兒童夢想的老頑童,我們在座的人身體會越來越老去,但是心裏面還是年輕人記憶的。

    這是打針,小時候去打針的時候,在我們家裏有一種凳子,小孩可以趴在上面,很期待,也很害怕,期待的是打完針可以吃到好東西。在我的家裏面我試圖在回憶小時候的方式。這是一個系列,目前也正在延續,都已經變成了現實的産品,有類似的設計商店,有一些地方可以看得到。

    真的是在燒錢,但至少也是給這個行業提出了一個問題。包括政府,包括學院,包括媒體,我們到底該做什麼分內的事情,這是在危機之下更容易冷靜思考的一個話題。

    王旭:大家好,我是建築師王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