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宜,又名倚,號阿一。1969 年生於山東濰坊。張志民先生山水畫專業碩士研究生 ,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創作策劃部主任,山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學院派紫砂刻繪研究會副主席
[ 恍 若 前 世 掃 地 僧 ] 142.5cm×74.5cm 紙 本 墨 色張 宜
張宜的作品在他筆墨氤氳的意象闡釋中有一種很強大的“氣”,籠罩在作品的四週,仿佛畫中有一被關押的猛獸,隨時從畫面中跳出,是正氣也是戾氣。然而在剛柔並濟的筆墨下,呈現出正氣凜然又蘊含著平和安定,沉穩含蓄的觀感。 “隱” 是張宜大部分作品中所表現的母題,畫家通常把自己心中所悟于畫中表現,而張宜正是把這份隱匿于畫中。其人物畫粗行一派的減筆大寫意的筆墨,不拘法度,豪放恣肆,讓我想起了南宋梁楷,僅是寥寥幾筆,就勾繪出人物的形貌;這種繪畫方法筆墨雖少,卻能清楚的看出運筆的輕重與速度,著實考驗個人功力。
畫面上呈現出來的物象或實或虛,從更高境界和層次上講是意識與觀念。這就是老子所講的“大象無形”。思維達到了精神的層面自然擺脫了五色障目的困擾,而直接進入到純粹、圓融、寧靜的世界。進入忘我的狀態,是自由的,又有著與生俱來的形式感和視覺張力。這種狀態在張宜創作的過程貫穿始終。憑藉當下的激情,憑著練兵千日的能力,筆走龍蛇,勃然生發,隨機應變,一氣呵成,將畫家的才智,胸懷承載起精神、意識、靈魂、心性潑灑到紙上,呈現出一幅幅撼動人心的作品。一幅畫所用的時間不多,卻凝結了畫家一生經過千錘百煉的繪畫技巧。
當今藝術市場繁榮,有號以新水墨、當代水墨等新名目日益受到追捧, 不少畫家為生活所迫, 放棄了原有堅持,具有獨立思考的藝術家需要一種超越地域、民族的思維藩籬,需要一種更為廣闊,更深層次的思考。張宜的作品有其自身的面貌, 正氣賦流形, 其人物畫多有人生的滄桑感喟,人物畫本身就是入世的,只是有人入世是被世相所惑,紅塵五色,迷失自身;有人入世則堪破繁花,于混沌中生出光明,覓到真我。于一僧一道,一花一劍中窺得人生道路的隱秘,在筆墨黑白的交織、畫面充實與虛空的韻律中感知天地之道,是為真畫者。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每一位學習國畫的人都接受過的藝術規律,至於運用與否取決於個人,張宜顯然是接受這一理論體系的。張宜水墨之中的禪機,墨色中放出的光明。何其清冷蕭索,天地茫茫,何其所哉?在光明中安居,卻也終須面對沉沉的暗夜。禪又何在,安居處是天堂,是心中的光明使然而已。苦旅,傷痛,麻木,惟進入明澈的日月之輝,方可以安撫靈魂,而徹骨的寒冷,在沒有驛站的路上,無人可知。一絲暖意,來自山中的一枝寒梅?梅又何知?是寒冬的薪火,燃放,留下余溫的炭灰而已,而升騰的熱情,溫度,都隨火而消。只能做一個回憶者,在回憶中溫暖自己。而溫暖的家園,只在回憶的夢境中得以保全,得以建立。一個墨的天堂,連接著人生的一切歡笑,一切酸楚。多年的筆墨耕耘使張宜的藝術創作逐步走向成熟,受到越來越多的好評,在當前浮誇的氣候中,不趨時弊,潛心藝道,已難能可貴。他有自己的精神和理想追求,又把心與時代聯繫在一起,獨以真心體味萬象。張宜還年輕,精力充沛,願他一步一個腳印,積學養心、內斂真氣、錘鍊筆墨、強化符號,走向自己更加絢麗的自由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