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有種:與張元的對話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4 15:07:45 | 出版社: 內蒙古日報社

 

董冰峰:按這個觀點,1997年以後你已經開始和體制在“合作”。你覺得自己在97年後拍攝的這些電影,和97年以前堅持的獨立製作的狀態和方向相比,有什麼樣的改變?

張元:整個狀態有自己非常堅持的,也有非常扭曲的東西。這個扭曲的東西,就是在選擇一個題材的時候,首先第一步就進行一個特別徹底地自我審查,這個審查就是什麼東西呢?因為咱們都不傻,我們都知道,都知道什麼是可以拍的,什麼是不可以拍的,也知道拍了你就是再尖銳也沒有用,拍完以後是一個浪費。在這當中就變得既是自己,也不是自己。也可能視覺的某些方面是自己的手藝,但是腦子的很多方面變成適應觀眾或者是整個審查制度的框框裏面,戴著腳鐐跳舞,在這裡面也有問題。

這個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講,就是説看到了一些做繪畫、寫作或者是做裝置藝術的藝術家,可能變得好像更自由一些。

董冰峰:剛才談到的中國電影或者是歐洲電影,其實在全球佔的份額是非常少的。你的電影從90年代以後才與中國的觀眾正式見面,97年開始在體制內有所創作,你覺得在這個過程中有什麼收穫?

張元:有一些是收穫比較好的,像《我愛你》投資很小,就能拿到很大的票房,像《過年回家》也是投資不大。《過年回家》是屬於投資不大,在國內、國外都有很好的收入。《綠茶》不是一個很好的回報,《看上去很美》還不錯,所以有失有得。

董冰峰:你對中國現在的電影體制或市場的看法,還是比較樂觀的?

張元:現在不是樂觀,中國近幾年,從整體的工業來講,是很大的,電影院越來越多,很多影片,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仍然是一個號稱投資很大,實際上也並不見得很大,效果很好,而且剛出臺一個政策,也發現電影産業是一個很好的産業,最近剛出臺一個政策就是支援國産電影,但是最後怎麼樣,也很難説。

董冰峰:關於創作方法的一個問題。我看過很多關於你的電影的評論文章,一些觀點認為你的每部電影之間在內容和形式上的距離都非常大。你如何看待這樣的評價?如果這是正確的,你為什麼選擇這樣一種努力求變化的創作方式?

張元:也是因為自己好奇,我有一點,我是覺得我拍過很多的短片,把我給傷了,拍太多短片了,我發現有一點,就是拍很多短片以後,長片就不願意用這種方法了,還有一個就是製作的量也越來越大了,以後還是要精選一下我自己到底想拍什麼東西。我還是喜歡比較跳躍的製作方法。實際上不管是什麼形式,還是我自己的作品。

董冰峰:在你的全部電影創作裏面,應該是紀錄片或記錄性質的電影居多。是否可以這樣認為,你在這個《有種》項目繼續刻意地強調這樣一種線索?或者説這也是你的創作與社會現實保持關係的一種方式?

張元:我希望保持一個很密切的關係,而且這個關係,我覺得是一個比較舒服的狀態,就是現實生活永遠比你杜撰出來的東西要精彩一百倍,現實生活比你的想像要牛B多了,有一些東西,你是編不出來的,只有現實才可以真正觸動你,而且中國這個現實的變化和人的這種精神世界,和人的這種生存狀態,比你想像的要負責得多,而且因為今天中國變得太快了,要負責得多得多。

董冰峰:你剛才談到在創作方法上其實還是比較傾向近距離地觀察社會現實;但你同時也説過,不太願意以一個比較整體、宏觀的視角來審視整個社會的景觀。有的導演非常重視宏觀性的視點,比如説刁亦男的《夜車》,包括婁燁的《頤和園》等等。你對亞文化和非主流的群體一直特別加以注意和觀察,這也是你直到現在都非常感興趣的一些點,包括《有種》這個項目。

張元:我最早反感大的文化敘事是從第五代他們開始的,我覺得第五代電影,雖然在《一個八個》、《黃土地》包括《紅高粱》,當然他們也有一些形態,作為電影來説,我覺得是完整的,但是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中國電影的一個割裂,中國三十年代或者説1949年之前有很多電影,在描述個人生活,描述一些小故事,像《一江春水向東流》,像《小城之春》、《十字街頭》很多這些影片,描寫個人生活已經到了非常急劇的狀態。到了“文革”後期,第四代,像謝飛,包括像鄭洞天、張暖析,他們描繪的那種具體的人的生活,實際上也挺深入的,我實際上很喜歡那些東西,第五代就是創造了一種形式感,用所謂大的五千年文化氛圍,當然寫的還是革命故事。我當時實際上在最早拍電影的時候,就不太喜歡這種方式,我希望把我的攝影機放得更低一點,過程是更貼近於人,離人最真實的感覺更近一點,因為每個人在站起來走路,張嘴説話,在他動表情的時候,實際上我們已經看到文化對他的影響了。

我對西方文化的了解,除了通過繪畫、音樂,更主要都是通過電影。我對西方,最早沒有什麼了解,因為我看了大量的西方電影,我知道他們的文化是什麼樣,不需要擺出來一個文化的形態,也不需要用一個大的歷史長河來覆蓋它,實際上看到一個人,就已經看到他身上的文化。

像我這次在拍訪談的時候,每一個坐到鏡頭面前講的人,他們都流露著自己不管來自於什麼地方,他是中國人,都流露出了他的文化氣質。

1  2  3  4  


下一頁鏡頭前的私密空間: 與方璐的對話上一頁不論大小的盒子: “51平方”項目隨想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當代藝術與投資第四期
· 關於 “51平方”項目
· 限制的精緻
· 不論大小的盒子: “51平方”項目隨想
· 有種:與張元的對話
· 鏡頭前的私密空間: 與方璐的對話
· 跨境地理學
· 策展人侯瀚如專訪
· 關於新媒體的全球進程調查
· 論壇:獨立電影的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