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引子:眼大還需要有“神”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15 14:56:14 | 出版社: 華藝出版社

總而言之,您別光看著賊吃肉的時候挺痛快,您還得知道賊是怎麼挨打的。不可否認,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只看到(或只喜歡看到)成功者而不太關注失敗者,因此,我在這兒斗膽提醒一句:“成功”者往往帶著點兒誤導性。其實收藏家們的打眼之際,就是賊挨打之時!我在前邊説過,只是人家守口如瓶罷了。所以,奉勸那些還沒有成為行家的“行家”們,您可千萬別因為看見人家揀過漏兒就眼饞,所謂“十貪九打眼”是也!

拳拳此心,切切此語。

偉大領袖毛主席曾諄諄教導過我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歲月裏抑或是可能的(有學者較真兒地説“那也不可能”),但社會發展到了市場經濟白熱化的當今時期,恐怕就有那麼點兒失之偏頗。不信您就琢磨琢磨吧。市場上有多少惡俗虛假、比二百五還二百五的廣告,把群眾給忽悠得提溜亂轉。於是有人總結道:我們群眾是年年上一當,噹噹不一樣!這不就是打眼嗎?

日用品尚且如此,文玩該當如何?北京的某大古玩市場一到了週末就人滿為患,不捷足先登您恐怕連個車位都難找。在熙熙攘攘、比肩繼踵的人流中不乏“行家”,他們個個二目圓睜、炯炯放光,直奔著那些贗品就去了……

於是又有人總結道:群眾的眼睛不是雪亮的,充其量是“閃亮”的,再往損了形容那就是“賊亮”的,稍一激動就迸發出貪婪的光芒,就特容易被“美麗動人”的眼前利益給蒙了。

如果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那還要專家幹嗎?

如果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這些十有*為贗品的古玩市場就門可羅雀,早該關張大吉啦!

我想,話都説到這個份兒上了,保不齊有人就得給我白眼兒,指著鼻子問我:“照你這麼説來,還能玩收藏嗎?還怎麼玩呀?!”得——那就老老實實地跟您説吧:在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堅實的相關知識作背景的前提下,一輩子都不玩吧,您後悔,玩吧,您可能得後悔一輩子……

在這兒説教了半天,您可別把我當成真行家了。

我迷上收藏這“敗家”的行道兒二十多年,做過打眼的買賣扯了去啦!得嘞!只要您不嫌煩,我後邊有的是故事,非讓您聽煩了不可。責任始然,今兒個咱就抱著為公益事業做點兒犧牲的精神,慢慢兒的把那許多年來吞進肚子裏的“牙”,再一點點兒的給“吐”出來,大膽地叫旁人奚落,盡情地讓方家笑話。好在我打眼打出來的物件兒大多成了日後的教具,請眾人“疑義相與析”去了。好在我不等著錢花,還沒有落魄到開古玩店的地步。

得嘞!茲決定本書就從我自己走麥城的事兒寫起,就先説説我是怎麼希望通過“掏老宅子”發家致富,結果它們是怎麼讓我這個所謂久經沙場的收藏大將軍栽了,最後竟是落得了個百戰歸來再打眼的下場。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是為引子也。

1  2  3  


下一頁“掏老宅子”之一:那只 “明代”影子木香櫃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古玩收藏的實話實説:打眼》
· 引子:眼大還需要有“神”
· “掏老宅子”之一:那只 “明代”影子木香櫃
· “掏老宅子”之二:一皮箱的老扇子
· “掏老宅子”之三:“二把刀”捐獻的兩把刀
· “掏老宅子”之四:讓我畫不了句號的“結局”
· 一隻“宣德大缸”的離奇故事
· 汝窯謎蹤之一:開篇
· 汝窯謎蹤之二:汝窯,我愛你的一切及其他
· 汝窯謎蹤之三:吳仁兄的“汝窯”情結
· 平安大街爆笑故事之一:老羅的兩麻袋“釉裏紅”瓷片兒
· 平安大街爆笑故事之二:醬褐色釉四係小罐兒
· Oh!My God!”
· 勞力士手錶與帶著“古老包漿”的陶罐
· 在法蘭克福“爆炸”的土地雷
· 被刷滿了油漆的“老古瓷”
· “五十億元”換回來的東青釉盤子
· 一副“手卷”設下的陷阱
· 油炸“老核桃”
· 古玩市場裏的“跟屁蟲兒”
· 尾聲:心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