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勞力士手錶與帶著“古老包漿”的陶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15 14:39:52 | 出版社: 華藝出版社

老外“追尋”中國的文玩古董,要麼是真的內行大師,要麼就是糊塗車子,但都有個共同的特點——挑剔。結果是挑來挑去,就給後人留下樂子了。

我以前認識過的一位老外,這主兒人高馬大,長著一副典型的斯拉伕體型,頭如覆鬥,滿臉的鬏髯就像鋼針豎立。胳膊上是四楞子起金線,胸脯子長著巴掌寬的護心毛,有點像楚漢相爭時期的大將樊噲。就是這位看上去似乎還沒有完全“進化”、連一句中國話都説不利落的“洋金剛”,對中國的文物卻有著一雙驚人的“慧眼”。

有一回我看見他在某古玩店裏挑貨,面對一尊彩色的陶馬,張嘴就吐出來一個“唐”字。那反應,絕非常人可比。然後,他通過翻譯對我説:他知道如何地鑒別陶馬的真偽,比如用濕毛巾敷在器物上,然後淋上清水一點一點地往下裹掉出土時附著在上邊的泥沙,這個過程中就可以看出作偽的痕跡。

他還説:這尊陶馬他很喜歡,但他還不太想買。如果這匹馬的馬頭是昂起來的,或者馬的蹄子有一隻是離地的,那他將不惜代價地重金買下。看來,這主兒不僅深諳中國古陶文明中的動物藝術造型,還明瞭其市場價格的漲幅空間,著實令我輩汗顏!

我沒有權利去評價這位洋內行的眼力,倒是想給諸位再講另一個“洋糊塗車子”的故事:

遠在二戰之前,有一位法裔猶太考古學者,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圓他的收藏夢。在此僅將其真名實姓隱去,我們姑且稱他為“真事隱”吧。

真事隱先生是西方某著名大學的“高才”,專修人類學中的“東方考古”,尤對中國古代陶器情有獨鍾。這天他造訪了北平的一家古玩店,恰巧掌櫃的不在,只有一個小夥計熱情接待了他。真事隱先生把店裏的玩意兒倒騰了個遍,也沒有從中找到心儀之物。無意中卻看到窗臺上有個東西很是吸引著他——此乃一隻灰色的、圓形的、透著古樸的陶器。

真事隱將此物抱在懷裏,仔細把看觀瞧,甚是愛不釋手。憑他的學識和經驗,斷定這個器物應當是一件漢代的陶罐。具體是幹什麼用的呢?生活器皿抑或祭祀用品?一時間還説不準。於是他搜腸刮肚、使出渾身解數地對此物進行了歷史和物理的分析。

從歷史的角度上看:這個物件兒的體徵很有些像“無釉灰陶”的製品,略帶著一點類似“繩紋”的外飾,應該是屬於西漢早期的用器。

從物理的角度上看:此物就更有説道啦!這個陶罐的內外斑斑駁駁地遍佈附著物,也就是中國人説的“包漿”或者叫“皮殼兒”。這個特點則可以説明它有著一定的實用性和古老的年代……

真事隱先生是百分百的敬業,他從陶罐的內壁上小心翼翼地摳下一小塊附著物,然後放在嘴裏嘗了嘗,這可不是什麼怪癖行為,這是考古學家在沒有任何儀器幫助的條件下,只有用自己的味蕾去鑒別器物局部的PH值。於是,真事隱先生的舌頭立刻就告訴他:此附著物是鹼性的,證明它應該是出土于中國的北方某地。

好!有了結論以後,剩下的就只是討價還價了,中國的古玩商很老道,不能讓他們看出來自已對此物的鍾愛,得學會顧左右而言他。

就在真事隱想入非非的時候,古玩店的夥計卻一把將這個陶罐搶了過去,並用不解甚至是厭惡的目光看著他。真先生就有點兒要蒙了,看來機會是不等人的,當斷不斷,後悔莫及!老真只好單刀直入了:

“朋友,這件東西我買了。”

“不賣!”

“你們不是在開古玩店嗎?為什麼不賣?!”

“師傅不讓賣。”

“如果你想從中賺一點錢,我可以滿足你,並絕對為你保守秘密。”這位真大爺顯然有些著急了。

“如果您非得要這個罐子,我可以送給你,但是絕不能賣給你。”夥計認真地説。

夥計的話,讓真事隱先生有點兒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天底下有這等好事?看來,這東方人的經營之道,還真是琢磨不透呢。


老真就説:“上帝一定會保祐你的,我的孩子。那我可就不客氣了。”然後,他要求夥計找一個盒子,好放這只陶罐。

夥計不屑地説:“恐怕沒有合適的傢夥什兒能裝它,這您可就得花錢買了。”

真先生忙説:“應該的!應該的!”並爽快地掏出了比買一隻普通包裝盒要貴得多的錢遞給了夥計。然後,小心翼翼地將陶罐收好,滿臉歡喜地走了。

或許真事隱先生被這件事情感動了,工夫不大他又返了回來。他對夥計説:〖DK〗“朋友,我不能白要您的東西,我也要送你一件禮物。”

能送什麼呢?照相機肯定是不能送的,這個“夥伴兒”他是離不開的。

手指上倒是有一枚鑽戒,可那是結婚的信物,也不合適……

於是,他把腕子上的勞力士手錶取了下來,親手為夥計戴好,然後拍了拍夥計的肩膀,笑微微地説了句:“good luck!”(好運)就走了,這回是真走,沒有再回來過。

夥計就把手臂抬起來,將這只勞力士貼在耳朵邊兒上聽,嗬——還是一隻“快擺”,真他媽地道!於是他笑了,嘴裏露出了兩排參差不齊的小芝麻牙。

花開兩頭,咱們是各表一枝。

真事隱先生回到歐洲後,馬不停蹄、迫不及待地將此件陶罐送往某研究機構進行鑒定,他希望從這器物裏的附著物上入手,實在想知道,這件“一千多年以前的祭器”,到底曾經存放過什麼東西。

幾天以後,化驗結果出來了,那結果卻令真事隱先生大驚失色。這神秘的附著物竟跟人類的排泄有關,一大串的化學字母很是令人費解,但是讓任何一位中國老百姓去鑒別,都會十分明確的告訴他——尿鹼!

話説這邊的夥計正在偷著樂的時候,掌櫃的回來了。

夥計忙不迭地為掌櫃的倒了洗腳水、鋪好了被窩之後,方才感覺到有點要麻煩,看來今兒晚上這打是非挨不可了。

掌櫃的問:“怎麼不把尿罐子拿進來?”

夥計説:“送人了。”

“送他媽誰啦!”一個耳刮子扇了過去。

“送給了一個洋鬼子。”夥計捂著火辣辣的半拉臉説。

“這裡邊一定有貓兒膩,小兔崽子你老實説,不然的話我打折你的腿!”掌櫃的光著腳、趿拉著鞋躥到屋子中央,用手拽著夥計的耳朵罵。

誠實的夥計就如實地訴説了一切。

掌櫃的點上了一鍋水煙袋,靠在太師椅上“呼嚕——呼嚕”地抽著,閉目養神、若有所思。他心裏明白,看來是這位洋學者找到府打眼來了——活該!這些個有眼無珠的傢夥,找便宜都不會挑地方。

但他仍舊是拍著桌子罵道:“那也不可!此雖為溺器,卻是接老爺我的金水之物。如今你把它送與洋人,豈不是在折我的壽數?”説著話就又是一頓耳刮子。

夥計忙把那只勞力士手錶奉上。

掌櫃的拿起表看了看,“啪”的一聲扔在了地上,不屑一顧地説:“什麼破玩意兒?一不帶嘣簧、二沒有琺瑯彩,糊弄孩子的把戲。去——拿著你的這只破表,馬上給我滾蛋!從今以後不許再進我的門……”

夥計哭哭咧咧地被轟走了,輾轉多年之後,他終於自立門戶,並富甲一方,據説就是靠著那只居然沒被老掌櫃的給摔壞了的“破”勞力士手錶起的家。

説起來,當年的那個小夥計可不是外人,乃筆者一族親是也。我小的時候見過他,一個嗜煙如命的、滿嘴小黃板兒牙的幹了吧唧的小老頭兒。為了能從這個小老頭兒手裏得到幾張哈德門的煙盒,我得腆著臉叫他一聲“二姥爺”。

%%%本回提示:

老外這回是被“不成熟的科學觀”給打了眼。而那個古玩鋪裏的大掌櫃的,卻是犯了經驗主義錯誤,同樣也打眼。唉——人間的許多事情,往往會出現情景在預料之中,但結果卻出乎人們預料之外的滑稽。

下一頁被刷滿了油漆的“老古瓷”上一頁Oh!My God!”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古玩收藏的實話實説:打眼》
· 引子:眼大還需要有“神”
· “掏老宅子”之一:那只 “明代”影子木香櫃
· “掏老宅子”之二:一皮箱的老扇子
· “掏老宅子”之三:“二把刀”捐獻的兩把刀
· “掏老宅子”之四:讓我畫不了句號的“結局”
· 一隻“宣德大缸”的離奇故事
· 汝窯謎蹤之一:開篇
· 汝窯謎蹤之二:汝窯,我愛你的一切及其他
· 汝窯謎蹤之三:吳仁兄的“汝窯”情結
· 平安大街爆笑故事之二:醬褐色釉四係小罐兒
· Oh!My God!”
· 勞力士手錶與帶著“古老包漿”的陶罐
· 被刷滿了油漆的“老古瓷”
· “五十億元”換回來的東青釉盤子
· 一副“手卷”設下的陷阱
· 油炸“老核桃”
· 古玩市場裏的“跟屁蟲兒”
· 尾聲:心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