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前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3-02 15:46:35 | 出版社: 山東畫報出版社

差異顯而易見。創新破壞了競爭。通過産品設計獲勝的一方不再是優雅的,而是變得可怕、醜陋。但是對於大部分專心於設計的設計師而言,“meaning”這個概念並非是什麼新鮮事兒。因為“meaning”是所有思想的藝術家和設計師進行真正誠實創造的核心。想像一下藝術如果沒有meaning,將會怎麼樣呢?博物館的確充斥著有影響的畫作,卻被大眾斥之為“現代藝術”而敬而遠之,原因只是大眾不能將藝術品與自己的生活聯繫起來。這種聯繫需要旁觀者研究,了解這項工作所包含的資訊,理解其所帶來的影響和文化意義。但是,當你不得不將孩子送到足球場去練習踢球,或者忙著做飯把晚餐端上桌時,誰把時間或者精力投入到該項工作中呢?事實上,大部分人對諸如“文化上有重要意義”的藝術與設計不甚重視,草率待之。你也許會聽到這樣的評論:“藝術只是有錢人把玩的東西”或者“藝術和設計對處在饑餓邊緣的人和戰爭中的人們而言,毫無意義。”但是,藝術和設計也有個性化的一面。在這個複製上癮、迴圈往復的世界裏,個人同藝術的聯繫對於作為設計師或藝術家的你和旁觀者而言,都是很有價值的。在商業化運作的設計界,個人同藝術聯繫已轉變成某種影響力——恰恰是商業需求的東西(設計目標)。設計如何獲得與個人的聯繫呢?往往是通過發現人們的需求實現的,即個性化與含義相結合的需求,換言之,獲知人們的藝術傾向。

改變的力量

因此,作為設計師,我們看待整個世界的方式有所不同。我們在繼續磨礪設計才能的同時,也順應時代的要求,創造並設計出新的作品。我們也許永遠都不會被非創造型人才所理解,也不會像醫生一樣受人尊敬,或者都不能對父母解釋清楚我們所做的工作,但是,現在同過去一樣,創造型的設計師的要求是表達內心深處的呼聲。很難做到嗎?當然,那種置於內心深處,悄悄燃燒的激情似乎在一瞬間將所有的設計趨勢在世界舞臺上上演——還有比這更難的事嗎?但是,又有什麼比這一幕更激動人心呢?

力量掌握在每一個創造者手裏;改變的力量停駐在每一個形象上——一幅照片,一幅畫,一個概念,一種結構,一輛車,一架飛機,一件衣服或者任何一個創造型的人發明的物品中。記住,設計本身,也許像藝術一樣簡單,但是它也被看作人類首要的表達方式。

>>“查理”,俄亥俄州波特蘭市藝術家及插畫作者邁克爾·保盧斯作的有關人物骨骼系統特徵的研究中的一部分。

>>由安德魯·格羅夫斯為品牌“基礎滑板”而設計的“秘密野獸”職業滑板系列。

我們一定不要將設計平庸化,因為它畢竟是一種腦力勞動。設計對於我們人類的發展至關重要。設計所承擔的責任極其重大。因為設計也有摧毀我們的力量。在設計上銳意創新是所有設計者都要承擔的核心的責任,無論你設計了一個熱輻射自導引導彈、一個具備高級功能的醫院用病床,還是設計出一個橡膠熊模子,都沒有關係。在某一單獨領域,設計有改變世人態度的潛力,有改變文化的力量。

這本書就是關於設計力量的。

1  2  3  4  5  


下一頁設計頭銜上一頁簡介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當審美已成疲勞:設計趨勢之上》
· 設計頭銜
· 雷同的世界
· 技術影響設計
· DIY設計
· 趨勢之終結
· 設計主題
· 文化成長
· 品牌設計
· 全球多元文化和自然史
· 真相和感知
· 不確定的未來
· 創新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