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我參加了在德國卡塞爾舉辦的第十二屆文獻展。卡塞爾文獻展堪稱藝術界的奧林匹克,它有能力影響全球的設計趨勢,它是能看到奇異的、超凡脫俗的視覺弄潮兒的首選之地,通常被稱作“100天博物館”。因為它持續整個夏季,吸引來自全球約100萬創新界精英來此聚集。該藝術節始於1955年,目的是調和德國生活與全球現代化之間的矛盾。今天,文獻展的特色是貫穿卡塞爾建了幾個亭子,每一個亭子主要展出精選的舉辦國藝術家的作品。對於任何創造型人士來説,這裡就是見識未來藝術與設計的神聖之地。 參觀這些藝術展覽是讓我倍感激動的事情。但是,這一次媒體的社評在基調上並不積極。幾乎沒有藝術家對本次的展品感到震驚,展品也沒有引起大家的爭議,更多的人對新上任的藝術節主任羅傑·波格爾在文獻展網站首頁上的致辭感到有點好奇,因為這一宣言,使他看起來更像是一位批判者,難道他已預料到參觀者的反應而事先做了最壞的打算嗎?“我們只是把文獻展作為這樣一種媒介,來到這裡,我們不只是來欣賞‘世界上最好的藝術大師’的作品,而是要把這裡當成體驗的空間。”上帝呀,連邊緣藝術界都落入體驗主義的藩籬,剩下的還有什麼呢? >>拼貼畫:哈瓦那人字拖鞋海報,由Adhemas Batista設計。耐克廣告,由紐約VAULT49創意設計團隊設計。Adhemas Batista設計的藝術作品,表現了瀏覽電子雜誌 NewWebPick的奇妙感受。Adhemas Batista為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行的Territory 雜誌大型設計會展設計的作品。Hugo Boss香水廣告,由洛杉磯和紐約Stardust工作室設計。 甚至更讓人吃驚的是,第十二屆卡塞爾文獻展的組織者們都沒有設立一個清晰的主題;恰恰相反,他們反倒提了三個設定基調的問題。這三個問題分別是: 1.現代性是我們的古代性嗎?(Is Modernity our antiquity?) 2.什麼是*人?(What is bare life?) 3.該怎麼辦?(What is to be done?) 這三個主題讓我們瞥見了未來設計趨向的一角,但是聽起來卻有點嚇人。 現在,設想一下,你就是你的祖國挑選出來參加本屆文獻展的畫家,要依據上述三個主題來評價你的作品。這三個主題不僅故意模糊不清,還作為一種強有力的證據存在。因為它們可以證明,就連最敏銳、最富有表現力的設計界評價者對設計的未來也感到迷惑不解了。這三個主題與亞當·維恩博格為2006年惠特尼雙年展的宣傳冊的前言中提出的主題非常相似。在所有藝術界人士的心目中,惠特尼雙年展是一個有影響的展覽,他説:“今天的藝術形式非常複雜多變,自相矛盾,令人迷惑不解。幾乎沒有人能看清楚整個藝術環境。與以前僅僅是一群藝術家和一些明顯相衝突的風格、含義相左的概念,以及追求不同方向的含混的藝術界相比,今天情形明顯複雜多了。 就像第十二屆文獻展和與之有同樣影響的威尼斯雙年展、惠特尼雙年展所展示的那樣,如果全球最有影響的展覽策劃人和視覺藝術家都不能判斷藝術走向何方,我們這些設計師又該如何判定呢?也許這是設計和藝術的棺材上的最後一顆釘子。 P50>>: 由紐約VAULT49創意設計團隊設計的Infinity汽車廣告是廣告中最早的裝飾成分與向量輪廓圖案相結合的例子。 P51>>左圖:美國聯合製片公司的Vintage Ray Patin動畫,由Amid Amidi的“卡通現代”網站提供。 中圖:此盤由紐約設計者John Derian運用老式藝術手段設計。 右圖,從頂部按順時針方向:帶有溜冰鞋和蝠鲼鰩圖案的盤,由John Derian設計。美國聯合製片公司的Vintage Ray Patin動畫,由Amid Amidi的“卡通現代”網站提供。畫作《享受託比》,由Gary Baseman 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