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三 先秦墨跡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06 16:54:41 | 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先秦墨跡的共同特點,首先是作品的書寫水準給人印象深刻。盟書字體密集,但依然條理分明,筆筆到位;而簡書結構精美,字距疏闊,整飭、空靈兼而有之,流動中不失從容之致。

  其次,不同字跡,書寫水準比較接近,用筆方法也比較接近。很可能先秦時期掌握書寫的人為數不多,但是他們都接受過良好的訓練。這與漢簡中所反映的情況很不一樣。漢簡書寫水準差距很大,説明書寫者已經包括非常廣泛的人群。

  再者,日常書寫的筆法在鑄刻文字中幾乎沒有得到反映,但是在簡牘中卻反映得十分清晰。這是源遠流長的漢字書寫傳統中最初階段的真實面目。

  由於生理構造的限制,擺動時筆鋒劃出的軌跡都帶有大小不等的弧度,因此在先秦墨跡中幾乎沒有平直的筆畫,那些看似平直的筆畫實際上都略帶弧形。

  細心體察作者書寫時的心理,他們並無過多的意欲,沒有著意要去實現的技術目標,只是樸素而單純地運用已經掌握的基本技巧。這是書寫者處於書寫的自然進程中的結果,他們的心理動機非常單純。這是能給我們很大啟發的一點。

  人們通常認為鑄刻文字才是正規文字,而手寫體只是“俗書”。這是不對的。盟書、帛書、簡牘中的筆法與結構,才是當時書寫的主流。鑄刻文字只是為特殊目的而製作,使用的頻率遠低於其他書寫,它們形成了書寫傳統之外一條獨立的發展線索。這兩條線索關係密切,但各自帶來一些獨特的東西。

  戰國時期,中國書法中書寫技術發展的基礎已經基本形成,作品中流露出來的情致與作品在視覺上的統一性、完整性已經達到很高的水準。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四 小篆
上一頁二 金文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書法》
· 一 甲骨文
· 二 金文
· 三 先秦墨跡
· 四 小篆
· 五 隸書
· 六 草書
· 七 楷書
· 八 行書
· 第五章 書法家
· 一 書法家:形象的確立
· 二 “人書俱老”
· 三 修養
· 四 臨摹
· 五 現代社會中的書法家
· 六 書法家、現代藝術家與前衛藝術家
· 第六章 書法創作:自覺意識的演變
· 一 書法:自覺意識的演變
· 二 創作狀態
· 三 佈置
· 四 模式
· 五 忘情
· 六 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