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堂 | 沙龍 | ART TV
倪軍、馬樹青繪畫談:色彩(三)
繪畫作為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從史前洞窟壁畫開始已經有幾萬年曆史。伴隨著時代變遷,它一直在人類審美活動中佔有重要位置。但在今天網際網路時代,圖像的氾濫存在使藝術家思考繪畫依然具有生命力的原因。20世紀中國美術完成了造型的革新,但在色彩尚缺乏主動與科學的探索,本期沙龍以色彩為主題進行探討。
黃致陽在北京的工·課
3月28日,工·課——黃致陽作品展在國家博物館展出,黃致陽是在國博舉辦個展的第一個台灣當代藝術家。從台灣到紐約,再從紐約到北京,他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那就是根植于中國文化傳統的個人符號體系。他如何在當代延伸中國文化傳統?他的符號又有怎樣的含義?請走進今天的藝術中國沙龍。
走近中國數字藝術:現狀、趨勢與收藏(下)
在中國當代藝術中,和其他藝術形式相比,數字藝術的發展歷程與西方的差距並不大。在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的潮流中,中國數字藝術與世界當代藝術是怎樣的關係?未來將如何發展?優秀的藝術家如何看待技術和藝術?高校中數字藝術教學的情況怎樣?數字藝術是如何被收藏的?請走進本期藝術沙龍。
走近中國數字藝術:現狀、趨勢與收藏(上)
青年藝術家的創作實踐現狀探討
本期沙龍聚集青年藝術家的創作實踐現狀,四位對話嘉賓圍繞當代青年藝術家的整體創作傾向;如何在作品中建構和形成個人創作體系;如何看待藝術家個體經驗與社會共同背景的關係以及青年藝術家對社會的自覺認知等問題展開探討,敬請關注。
陳向迅的探索:從傳統到當代(下)
1984年,陳向迅的《牧歌三月》獲得六屆全國美展銀獎,是當時中國美術學院師生獲得最高獎項,後畢業留校擔任國畫系主任多年,卻在2013年底才在中國美術館首次舉辦個展。他對傳統有深入的繼承,對當代也有深切的渴望。讓我們走進陳向迅的藝術,回顧他的藝術歷程,認識他對教育的理解,傾聽他的藝術追求。
陳向迅的探索:傳統與當代之間(上)
陳向迅1984年以一幅《牧歌三月》獲得六屆全國美展銀獎,是當時中國美術學院師生獲得最高獎項,他擔任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任多年,卻在57歲時才舉辦第一次個展。他對傳統有深入的繼承,對現代也有深切的渴望。下面請跟隨我們走進陳向迅,回顧他的藝術歷程,認知他對藝術教育的理解,傾聽他的藝術觀點和追求。
當代油畫語言與藝術市場的關係
2013年12月17日下午,藝術中國·頤和匯“藝術品鑒與財富管理系列講座”首場在頤和匯開講。北京大學教授彭鋒與藝術家劉商英、彭斯以“當代油畫語言的表達及與藝術市場的關係”為題,梳理了當今國內及國際藝術的發展脈絡,並對當代寫實與表現油畫的創作和收藏現狀進行了分析。
古今中西的對話(下)
“蘇富比北京藝術周”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北京舉辦,邀請業界專家和學者進行交流,其中包括主題為“古今中西的對話”的藝術論壇,中央美院教授尹吉男、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和徐天進、蘇富比中國瓷器和工藝品部主管汪濤博士參與論壇討論,就古典至當代藝術的蛻變舉行本次沙龍。
古今中西的對話(上)
直面——繪畫創作的動機和狀態
繪畫是嚴肅的表達,不是一種娛樂,它致力於捕捉人內心最敏感的部分,反映藝術家們對問題思考的獨特見解。我們應努力追求與前人創作不同的狀態,至於畫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自然而然的創作,不逃避,直面這個社會。請走進今天的藝術沙龍,共同關注藝術家繪畫的動機和狀態的話題。
藝術家如何面對自己的藝術傳統?
在今天很多藝術家對自己的藝術傳統卻並不了解,我們是否應該有意識的傳承和保護我們的文化傳統?隨著全球化的趨勢,我們的觀察方法和藝術思維正在不斷的變化,面對今天的多元文化選擇,我們該如何面對我們的文化傳統?請走進本期由兩位藝術大家做客的漫談節目,並與藝術家們一起思考。
中美學院基礎教育的差異(上)
基礎教育在中美藝術院校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中美藝術院校的基礎教育有很大不同。美國藝術院校的基礎教育更注重思維的訓練、靈感的激發,而中國院校的基礎教育更注重造型技巧的訓練。基礎教育應該學習美國走向實驗和前沿,還是注重本國的審美現實?請走進今天的藝術沙龍。
致青春——向京、王光樂講述青年時光
青年藝術家是每位藝術家都曾經歷的階段,本期藝術沙龍邀請到60後藝術家向京與70後藝術家王光樂講述他們在青年時代經歷的困惑、奮鬥、堅持與喜悅,通過聆聽他們的講述我們更了解他們的藝術,同時他們的經歷也許會對青年藝術家和所有處於堅持狀態中的年輕人有所啟示。
面對市場,青年藝術家如何應對?
藝術市場是青年藝術家走上職業道路必須要經歷的一課,近年來青年藝術家成為藝術市場的一個專門現象。青年藝術家如何挑選畫廊,如何定價,如何面對拍場?新晉收藏家們在挑選青年藝術家作品時會注重哪些因素?他們之間有何互動聯繫?如果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請走進本期藝術沙龍。
“新水墨”新在哪?
“新水墨”似乎是近年突然風靡起來的一個詞,大家都在談論新水墨,它是技法、題材的變化,還是一種觀察事物角度的變化?它的産生有怎樣的大背景?新水墨到底新在哪?今天我們應該以一種怎樣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傳統文化?讓我們聽一聽新水墨的藝術家們怎麼説。
思維轉換與青年藝術家的未來
藝術需要不斷的創新與發展,而思維的解放與轉換對青年藝術家的成長有著重要作用,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副主任李帆開設了《思維轉化》課程,他將向大家介紹它的含義以及自己藝術在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並與藝術家張哲溢一起為青年藝術家在創作道路和面臨市場等問題上答疑解惑。
中美學院基礎教育的差異(下)
2013平遙攝影節:影像走向生活(上)
第13屆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即將於9月19日在古城平遙開幕,在過去的12年裏,從傳統膠片到數位,再到手機記錄的時代,平遙攝影節伴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一同走到今天,見證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