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龍內容簡要

藝術中國:本次沙龍我們邀請到中央美院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執行總監馬學東和《芭莎藝術》主筆、2011及2012年度“青年藝術100”評委孫國勝。首先請兩位介紹一下當今青年藝術家市場狀況。

馬學東:首先青年藝術家在年齡上是比較年輕的,基本是80後藝術家。80後藝術家通過現在各種平臺逐步進入市場,從一級市場逐步進入到二級市場。青年藝術家在市場上的展示平臺相對較多,整體價格在10萬以下,其中包括國畫和油畫。個人和作品都屬於起步階段。

孫國勝:2006年後,整個中國藝術市場出現井噴式的發展,在這個階段有大量高價位的藝術品産生,當時關注點在明星作品和天價作品,大眾和媒體開始積極的關注拍賣市場。2009年左右當代藝術場開始走入一個品牌期和調整期,整個藝術活動還在持續但更平穩了。2009年至今,藝術市場的運作方式已經發生轉變,出現很多贊助形式的藝術展,整體已經開始走向行銷的方式,而不是單純的買賣,社會上更多的人從關注市場到關注藝術品本身的價值。這種藝術消費思想的轉變開啟了今天的藝術消費市場。今天的藝術品市場更加廣闊,大家的目光開始投向平價藝術品,這給了青年藝術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藝術中國:是的,對此我們做過調查,藝術品購買者百分之三十是金融界人士,百分之二十是時尚影視界,大於百分之八十是業外人士。他們購買藝術品更多的是出於喜歡,而不是投資,這是一個好的轉變。那麼從畫廊的角度,藝術家和畫廊的合作應該注意什麼?

馬學東:藝術家和畫廊是一個雙向選擇,都需要對對方有一個清晰的判斷。年輕藝術家一旦確定走職業藝術家這條道路,必然會和市場發生關係,這就要求藝術家要職業起來。這種職業性不單單是技術層面的,需要完善的地方有很多。

首先要有市場意識;其次,要收集資訊,對這些資訊做出判斷;還要多參加展覽,為進入市場做鋪墊,被更多的人認識到,努力融入這個圈子;最後,要判斷哪個畫廊適合自己,並且要明白基本的與畫廊合作的規則。

藝術中國:現在經營青年藝術家的畫廊狀況怎麼樣?有什麼樣的合作形式?

孫國勝:近期很多經營青年藝術家的畫廊撤出798,我非常遺憾。經營青年藝術家畫廊應該得到更多的曝光,畫廊搬到偏遠的地方對青年藝術家的推動是一種減弱。現在推動青年藝術家的畫廊越來越多,但是經營狀況沒有那麼好。青年藝術家的資源相對好找,但是經營青年藝術家和成功藝術家的成本不會差太多,但是從單價來看青年藝術家就比較低。所以畫廊利潤比較低,經營相對困難。更多畫廊在經營中的想法是和青年藝術家一起成長,他們的目光比較長遠。

現在的藝術市場在向行銷轉變,青年藝術家要沉下心來了解細節。藝術家對外的合作不單單是對畫廊,還有品牌、雜誌、企業等,選擇多了複雜了,就更應該提高應對的能力。

藝術中國:今年春拍青年藝術家表現如何?

馬學東:現在的藝術市場還在調整期,2006年之後一些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價格漲得非常快,但是不難看到一些藝術家已經被這個市場所淘汰。今年一些拍賣行合作非常直接,作品價格並不太高。在未來,油畫市場還是寫實的、當代的作品比較被看好,青年藝術家的升值空間很大。

藝術中國:您認為青年藝術家該不該上拍作品,作品上拍什麼時機合適,上拍要注意什麼?

孫國勝:對於拍賣機構只要好賣的東西都可以放到拍賣市場去拍,拍賣的價格整體是非常公正的。但是作為青年藝術家沒有經過推廣貿然去拍賣的話,流拍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一個藝術家流拍非常多,對藝術家未來的走勢非常有影響。因此,青年藝術家最好不要自己上拍。在出售作品時,要考慮藏家是不是真心喜歡自己的作品,會不會對自己的作品負責。

藝術中國:現在很多機構都在推廣青年藝術家作品,那麼在這些合作中要注意些什麼?這種模式對青年藝術家有什麼好處?

馬學東:現在的推廣活動確實很多,但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去參與。在藝術家沒有成名之前要多參與群展,突出自己的名氣。展覽是一個亮相和參與的機會,錢並不重要。

孫國勝:我鼓勵年輕藝術家多參與。年輕藝術家剛踏入藝術市場並不了解,有這樣一個機會多參與,才能分辨哪些適合自己,才不會造成盲目的選擇。

藝術中國:收藏青年藝術家作品時,收藏家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孫國勝:現在有很大一部分收藏家是處於事業剛剛確立下來,有多餘的錢來購買藝術品,他們對三十萬以上的藝術品購買非常謹慎。從新藏家來看,他們首先的判斷是是否喜歡,他們有自己的主張。收藏家生活背景,經歷不同造成了層次不同。

藝術中國:我認為裝飾藝術品是一個趨勢,這是家庭美術館的概念,對中國審美趣味的提高是有好處的。很多人購買藝術品是為了裝飾自己的房間,這種情況下就對藝術品的尺幅有了限制。也就是説,尺幅相對小的,價格比較低的作品更容易被接受。那麼,兩位認為阻礙他們購買的因素是什麼?

馬學東:還是要看他們喜歡的類型。有句話我非常贊同,“收藏是買自己喜歡的,投資是買大多數人喜歡的”。現在的藝術發展非常多元,方式不僅限于架上繪畫。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油畫市場寫實的更好賣。當代藝術品的接受還需要時間和培養。

孫國勝:市場對藝術家的創作是有影響的,不僅僅是藝術家和買家的關係,更是整個藝術生態系統的問題。規範藝術市場,給藝術家一個公平的機會,藝術家在面對一次機會的時候就會有更明確的選擇。

藝術中國:那麼青年藝術家該怎樣給自己的作品定價?

馬學東:比較的方法。縱向的比較,和前人的比較;橫向的比較,和同學的比較。在這樣比較之下,就會得到一個坐標,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排序的過程。年輕藝術家不要定價太高,要給自己留有餘地。其實中國當代藝術在全球範圍內的定價是偏高的。

孫國勝:這是由於中國整個系統消耗非常大,比如北京物價很高,每一個環節的消耗把銷售價格撐大了。作品之間造成的差距是多方面的,比如年齡、教育背景、尺幅、作品風格、師承、重要合作、展覽記錄等。一個藝術家的個人影響首先要好,才能談下一步的欣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