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
新聞

要聞直播兩會圖片中央領導下團組

獨家視頻現場直擊記者會部長通道

兩會
觀察

圖跡直通兩會中國正在説兩會天天評

圖解中國訪談代表委員説報告全解讀

獨家
策劃

習觀中國3分鐘中外觀HI中國人

世相幀像深讀碰詞兒兩會有數

當前位置:2018全國兩會>正文

關於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文章來源:新華網 發佈時間:2018-03-24 07:06:33 責任編輯:高南

(二)主要預期目標。

按照上述要求和思路,綜合考慮需要和可能,提出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國內生産總值預期增長6.5%左右。主要考慮是:一方面,我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6.5%左右的經濟增速與現階段我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大體一致,體現了不過分追求速度、更加注重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的導向。另一方面,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與“十三五”規劃目標相銜接,6.5%左右的經濟增速符合到2020年國內生産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要求,有利於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

——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不斷提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的進展,製造業優化升級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6%左右,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52.2%;消費和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左右,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高,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全要素生産率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5%,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16%;宏觀杠桿率保持基本穩定,各類風險有序有效防控;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降低3%以上,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9%,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更加重視這些品質、效益和結構指標,體現了推動高品質發展的要求。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關於新增就業總量,既包含了2018年高校畢業生和中職畢業生,也考慮了安置化解過剩産能分流人員、退役軍人和農民工就業,同時還綜合考慮了退休騰退崗位等因素。關於失業率指標,今年首次將城鎮調查失業率指標納入預期目標,涵蓋了農民工等城鎮非戶籍人口,能更全面準確反映就業狀況,更突出解決當前結構性失業問題、提高就業品質的工作導向,更好體現共用發展要求。城鎮調查失業率與城鎮登記失業率並行使用,主要是為了平穩過渡。

——價格總水準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與去年目標值保持一致。保持價格目標穩定,有利於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同時,也考慮到去年的翹尾因素和今年的一些新漲價因素影響,包括前期上漲較快的原材料價格向下游傳導、服務業價格上漲等。

——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促進進出口穩中向好、外商直接投資總體穩定和境外直接投資平穩有序發展。這不僅是穩定宏觀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促進投資貿易結構優化、建設貿易強國、實現高水準對外開放的必然要求。今年世界經濟復蘇態勢有望延續,國際貿易總體上仍會保持增長,我國將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都有利於保持外貿平穩增長態勢。同時,考慮到國際産業競爭更加激烈、針對我國的貿易保護和摩擦可能加劇等因素,保持外資外貿穩定向好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民生福祉繼續增加。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完成280萬人左右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教育、衛生、文化、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民參保計劃全面實施。新開工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580萬套。明確這些目標,體現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的要求,有利於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相銜接。

(三)宏觀經濟政策取向。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産業政策、區域政策等要聚焦推動高品質發展,緊密圍繞支援打好三大攻堅戰、實現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正確處理“穩”和“進”的辯證統一關係,加強協同配合,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度,堅持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精準調控,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前瞻性和靈活性。

——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要聚力增效。2018年赤字率擬按2.6%安排,比去年預算低0.4個百分點;財政赤字2.38萬億元,與去年預算持平;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35萬億元,比去年預算增加5500億元。繼續實施減稅降費,支援實體經濟發展,預計全年再減稅8000億元以上,加上進一步清理各種收費,將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1萬億元以上。進一步發揮好財政政策在促進結構調整和民生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著力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三大攻堅戰的支援,更多向創新驅動、“三農”、民生改善等領域傾斜,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中央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10.9%,增強地方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財力。

——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鬆緊適度。2018年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和廣義貨幣M2預期增速均與2017年實際增速基本持平。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流動性合理穩定,提高資金週轉和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有效引導利率水準,改革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監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用好差別化準備金、差異化信貸政策等工具,引導資金更多投向小微企業、“三農”和貧困地區。加強對創新驅動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金融支援,加大對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建設的資金支援力度。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完善金融監管。

——結構性政策要發揮更大作用。産業政策要聚焦服務國家戰略、彌補市場失靈,突出導向功能,在人力資本提升、智慧財産權保護、科技創新激勵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援力度,完善有利於促進産業升級的節能、環保、安全、品質等標準,推動産業邁向中高端水準。區域政策要著力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加快建立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引導各類要素在區域間有序流動,支援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推動發達地區轉型升級。同時,加大生産、流通、分配、消費各環節結構性改革力度,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強化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促進有效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合理增長。

——社會政策要注重解決突出民生問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的原則,積極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進展,強化社會政策托底功能,使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革開放要取得新突破。在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的前提下,在抓好已出臺改革舉措落實的同時,以完善産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推進國企國資、壟斷行業、産權保護、財稅金融、社會保障等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大幅放開市場準入,積極利用外資,有序引導規範對外投資,主動參與國際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協調,積極推動國際經濟規則調整和構建,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世相更多>>

幀像更多>>

中外觀更多>>

專題首頁 | 中國網首頁

會議
新聞

兩會
觀察

獨家
策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