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
新聞

要聞直播兩會圖片中央領導下團組

獨家視頻現場直擊記者會部長通道

兩會
觀察

圖跡直通兩會中國正在説兩會天天評

圖解中國訪談代表委員説報告全解讀

獨家
策劃

習觀中國3分鐘中外觀HI中國人

世相幀像深讀碰詞兒兩會有數

當前位置:2018全國兩會>正文

關於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文章來源:新華網 發佈時間:2018-03-24 07:06:33 責任編輯:高南

(六)貫徹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強分類指導,細化區域政策,加大對重點地區的幫扶力度,逐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一是大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大力度支援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加快建設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物流等重大基礎設施。落實和完善支援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政策措施,深入開展對口支援。加大對邊民扶持力度,確保邊疆鞏固、邊境安全。加大西部開放力度,制定西部大開發新的指導意見,推進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和貴州、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全面開展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對口合作,引導資源型城市培育發展新動能。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加快推進“一中心、四區”建設,制定實施淮河、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出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總體規劃。壯大海洋經濟,研究制定堅持海陸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大力推進海洋經濟示範區建設,實施流域環境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推進海島海水淡化工程,出臺加強科學有效圍填海管控的意見。促進國家級新區持續健康發展,有力有序推進臨空經濟示範區、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産城融合示範區等建設,發揮新引擎、新示範、新樣板作用。

二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編制實施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指導意見,啟動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穩妥有序推進北京市級機關和市屬行政部門搬遷。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重點,有序轉移人口,保持合理的職業結構。優化京津冀資源配置,推動合作共建特色産業園區,強化區域污染聯防聯控,建好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與生態環境支撐區,鞏固和擴大交通、生態、産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取得的成效,在社會事業、資源保障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三是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推進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深入開展非法碼頭、非法採砂、化工污染等專項治理行動,推進重要支流協同治理。加強斷面水質監測預警、流域生態補償、負面清單管理等制度建設,實施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重大工程,加強森林、濕地生態修復和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啟動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捕,開展綠色發展試點示範。加快發展江海聯運,完善多式聯運體系,實施消除鐵路瓶頸路段和高速公路未貫通路段工程。

四是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編制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加快建立協調機制,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極點帶動、軸帶支撐”網路化空間格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産業體系,創新通關模式,提升通關效率,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進一步推動前海、南沙、橫琴開發開放,發揮三大平臺在大灣區建設中先行先試和輻射帶動作用。

五是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實施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放寬城市落戶條件,深入實施“人地錢”配套政策,全面落實居住證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擴大對居住證持有人的公共服務範圍並提高服務標準。健全進城落戶農民農村土地承包權、集體收益分配權自願有償轉讓機制,探索宅基地使用權自願有償退出機制。全面實施城市群規劃,提高城市群品質,推進大中小城市網路化建設,有序推進縣改市和小城鎮、特色小鎮健康發展。加快城市排水防澇、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大力發展綠色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生態園林城市、人文城市。

(七)切實發揮消費和投資有效作用。擴大居民消費,促進有效投資,形成供給結構優化和總需求適度擴大的良性迴圈。

一是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繼續推進實施“十大擴消費行動”,支援社會力量進入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推動網際網路與養老、醫療、家政、快遞等服務業融合發展。大力支援健康産業發展,建設優質養老服務供給體系。推進家政服務提質擴容,推動家政服務從業人員職業化建設。

二是積極壯大消費新增長點。支援新能源汽車消費,鼓勵地方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和通行便利給予支援。擴大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範圍。鼓勵和引導節能、環保、低碳等綠色産品消費。培育壯大智慧家居、可穿戴設備等新興資訊消費,推動數字家庭、遠端定制、體驗分享等新興消費領域發展。推動數字消費,加快電子商務和實體銷售融合發展。加速升級旅遊消費,實施入境旅遊提升計劃,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提升旅遊品質,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推動郵輪經濟發展。

三是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規範和引導共用單車等消費新模式科學有序發展。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促進內外銷産品“同線同標同質”,促進中華老字號傳承發展。建立消費者參與標準化工作的機制。加快推進重要産品追溯體系建設,加強重點行業和領域消費侵權查處,加強市場監管,開展跨領域跨區域聯合打假,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

四是聚焦重點領域優化投資結構。繼續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5376億元,比上年增加300億元,加大對“三農”、創新驅動、生態環保、民生改善、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等領域的支援,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資訊、物流等基礎設施網路建設。推動出臺政府投資條例。認真落實支援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營造穩定、透明、公平投資環境,支援民間資本進入油氣、電信等領域。規範有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利用多種運作方式盤活存量資産,回收資金精準用於補短板、強弱項,形成良性投資迴圈。

(八)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一是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落實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及發展戰略和規劃對接。發揮金融對“一帶一路”建設的促進作用。加快推進鐵路、公路、通信、電網、港口、産業合作園區、能源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加強政策規則標準三位一體“軟聯通”。推動中歐班列健康有序發展。推進數字(網上)絲綢之路建設和空間資訊走廊建設與應用。深化人文交流合作。加強安全風險防範。

二是紮實推進貿易強國建設。加快提升出口品質和附加值,鼓勵高新技術、裝備製造、自主品牌産品出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積極擴大進口,下調汽車、部分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增強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貿易平臺和國際行銷服務體系建設,支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承接加工貿易轉移,鼓勵發展飛地經濟。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支援跨境電商等各類新業態健康發展。

三是促進利用外資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有序放寬市場準入,擴大金融、電信、教育等領域對外開放,全面放開一般製造業。完善外資相關法律,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高標準高品質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積極穩妥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建立健全全口徑外債監管體系,切實有效防範外債風險。

四是引導對外投資平穩有序發展。創新對外投資方式,深化國際産能合作,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以投資帶動貿易發展和産業發展。創新投融資機制,便利人民幣在貿易投資中的使用,形成人民幣國際化新格局。健全境外投資法律法規和監測服務平臺。完善對外投資備案報告,實現全口徑全過程監管,加強境外投資服務保障。

五是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全力辦好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合組織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以及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主場外交。支援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發揮全球治理主要平臺作用,推動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等發揮作用。不斷深化多雙邊投資經貿合作,支援多邊貿易體制,促進高水準的貿易和投資便利化。

(九)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大力推進社會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努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是提高就業品質和居民收入水準。堅持就業優先戰略,落實完善積極就業政策。統籌實施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同步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和勞動者素質提升。鼓勵創業帶動就業,落實支援農民工等人員返鄉下鄉創業新政策。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和基層成長計劃。穩妥有序做好化解過剩産能過程中的職工安置工作,統籌做好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等群體就業工作。積極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解決好性別歧視、身份歧視問題。完善工資水準決定機制、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推進城鄉居民增收和專項激勵計劃試點,深化收入分配領域配套改革,促進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推動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二是推動建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改革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及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水準,適度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優撫補助標準。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分批實施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深入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整合,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鞏固完善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進一步擴大聯網基層醫療機構範圍。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每人平均財政補助標準。推進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救助制度和慈善事業制度。持續開展農村危房改造,推動老舊小區改造。

三是不斷增強公共産品和服務供給能力。進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制定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指導意見。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促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持續改善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擇校熱”、“大班額”等突出問題。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加強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深化産教融合,拓寬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空間,擴大企業新型學徒制和現代學徒制試點。加快“雙一流”建設。發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和網路教育。加強師資隊伍和師德師風建設。2018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預期目標達到94.2%,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預期目標達到88.9%,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預期目標達到755萬人。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升全民健康素質。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分級診療,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兒科醫生隊伍建設,實施新一輪改善醫療服務計劃,提升疑難病症診治能力,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支援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推進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推進醫養結合,大力推進實施社會服務兜底工程。切實加強婦女、未成年人、殘疾人等社會群體權益保護,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加快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推動實施國家人口發展規劃,研究制定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進一步完善全面兩孩配套政策,健全人口預測預報預警機制。完善公共服務法律體系。貫徹落實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紮實推進國家圖書館國家文獻戰略儲備庫等國家級重點文化項目建設。深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建好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和利用,加快發展體育産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健全公共安全體系。

四是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繼續實施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滿足自住需求,堅決抑制投機性需求。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研究設立國家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建立健全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保護租賃利益相關方合法權益。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要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保障範圍。支援北京、上海等城市開展共有産權住房試點。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世相更多>>

幀像更多>>

中外觀更多>>

專題首頁 | 中國網首頁

會議
新聞

兩會
觀察

獨家
策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