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政務 > 政府服務 > 中國公民 > 財政稅務 > 

稅收常識

發佈時間: 2019-07-08 | 來源: 稅務總局網站 | 作者:  | 責任編輯: 張月

稅收執法更加規範。通過應用稅收執法考核、執法監察等資訊系統,對稅務機關工作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執法監察,用數據説話、以程式規範,有效地避免了人工作業條件下稅收執法的隨意性,在促進稅務部門公平、公正執法的同時,也推動了稅務幹部隊伍建設。

實踐證明,資訊化是加強稅收管理的重要手段,通過資訊化建設,稅收工作水準不斷提高,保證了稅收收入隨經濟發展穩定較快增長。

稅收管理資訊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稅收管理資訊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稅收管理資訊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概括起來,就是“一個平臺,兩級處理,三個覆蓋,四個系統”。

1.“一個平臺”是指建立一個包含網路硬體和基礎軟體的統一的技術基礎平臺。主要任務是逐步建立覆蓋總局、國地稅各級機關與相關政府部門資訊共用的網路體系,統一網路硬體和基礎軟體技術平臺建設,建立安全管理和運作維護體系,以保證稅收工作在統一、安全、穩定的網路化平臺支撐下平衡運作。其中:

統一的標準是實現各資訊系統互聯互通、相容運作,並順利實現系統升級換代的基礎。稅收管理資訊化建設的標準體系包括總體標準、基礎設施標準、技術支撐標準、應用標準、數據標準、管理標準、安全標準等。

安全保障體系,就是按照現代資訊安全理論,遵循國家標準,採用目前國內外先進的資訊安全技術,通過建設稅務CA、加強密鑰管理和許可權管理以及採取防火牆過濾、入侵檢測、系統加固、安全性分析等防護措施,建設涵蓋稅務系統網路、應用和管理等各個方面的統一、穩定、高效的資訊安全保障體系。

運作維護體系,就是通過建立以總局為核心、省級為基礎,集中管理的運作維護體系,加強監控管理,及時解決運作中發生的各類問題,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技術和業務支援。

2.“兩級處理”是指依託統一的技術基礎平臺,逐步實現稅務系統的數據資訊在總局和省稅務局集中處理。主要任務是在“一個平臺”的支撐下,結合各地實際情況,逐步建立總局、省稅務局兩級數據處理中心和兩級數據處理機制,實現涉稅電子數據在總局、省稅務局兩級的集中存儲、集中處理和集中管理,使業務流程更加簡化,機構趨於扁平化,管理和監控更加嚴密,納稅服務更加簡便,系統維護更加便捷,系統運作更加安全,並使得數據的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相結合、全局分析與局部透視相結合,全面提升數據利用的價值。

3.“三個覆蓋”

是指應用內容逐步覆蓋所有稅種、稅收工作重要環節、各級國稅局地稅局並與有關部門聯網。主要任務是通過稅收管理資訊化建設,促進資訊技術和管理方法在全國稅務系統得到廣泛應用,逐步實現稅務管理資訊系統對國稅局、地稅局管理的所有稅種以及稅收工作運作的重要環節進行全面、有效的電子化監控,並實現與有關部門的聯網,以保證稅收工作便捷、規範、高效進行。

4.“四個系統”

是指通過業務的重組、優化和規範,逐步形成一個包括徵收管理、納稅服務、管理決策和行政管理系統在內的四個資訊管理應用系統。主要任務是建立以稅收徵管業務為主要處理對象的稅收徵管系統,以為納稅人服務為主要處理對象的納稅服務系統,面向各級稅務機關稅收經濟分析、監控和預測的管理決策系統和以稅務系統內部行政管理事務為處理對象的行政管理系統,以滿足稅務工作多層面、全方位的應用需求。

稅收徵管系統包括徵收、管理、稽查、處罰、執行、救濟等子系統,是稅收管理資訊化的核心應用系統。採用全國數據大集中的模式,通過一體化的規劃設計,統一徵管數據的標準和口徑,實現全國徵管軟體的統一集中,支援全國統一執法,實現徵管數據實時監控。

納稅服務系統包括網上稅務局、納稅人關係管理和納稅服務渠道整合軟體,通過大廳系統、呼叫中心、短信、網上稅務局以及自助終端等渠道,提供公眾資訊服務、納稅人交互服務和涉稅辦理服務。

管理決策系統包括查詢統計、徵管狀況分析、報表管理、政策評估、納稅遵從風險管理、知識管理、績效管理七個子系統,通過對大量業務數據的整合、加工和處理,利用數據管理及商務智慧等技術,實現對管理決策的有效服務。

行政管理系統包括綜合辦公、財務管理、人事管理和紀檢監察四個子系統,運用面向服務架構技術整合現有行政管理系統,實現行政管理工作流程電子化,實現部門之間、部門與上級機關之間資訊互聯互通。

完成上述建設任務後,稅務部門將建成擁有1個全國性行業網路,2個國家級稅務處理中心,7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級稅務處理中心,超過60萬個內部工作站,年事務處理量超過100億筆,總數據量超過700TB,內部用戶超過80萬人、外部用戶上億人(戶)的全國性稅務資訊系統。

二、配套實施的改革創新措施

稅收資訊化建設需要借鑒國內外先進稅收管理理念、經驗,對現行稅收管理政策、制度、業務流程等實施相應的變革。

1.推行稅收業務重組。

以簡捷高效為目標,明確受理即辦事項,精簡處理環節,實現稅務事項的多業務處理模式;以流程管理為導向,實現“工作找人”;將執法結果監督轉變為過程式控制制,規範統一執法;以“減輕納稅人不必要的辦稅負擔、減輕基層稅務機關額外的工作負擔”為原則,簡並涉稅事項、流程和表單,變事前審批為備案。

2.實施納稅遵從風險管理。

引入風險管理理念,將提高納稅遵從度作為稅收管理的戰略目標;建立稅源專業化管理模式和機制,對納稅人實行分類、分級管理;立足於風險防範,著眼預警提醒,聚焦高風險領域和對象;推進風險識別、排序、應對的結合。

3.建立網路發票管理系統。

實現從管理髮票的物理形態向管理髮票資訊轉變。納稅人通過網路開具發票,實時傳送電子資訊給稅務部門,實現納稅人的開票和受票資訊網上閉環管理,並通過對發票開具,取得資訊與納稅申報數據的對比分析,強化稅源監控。

4.豐富納稅服務方式。

以納稅人為視角,以服務方式創新為切入點,豐富納稅人辦理各項涉稅事宜的渠道、手段,突出個性化服務,統一、簡化涉稅事項,為納稅人提供便捷、優質、低成本的服務。

5.加強外部涉稅資訊交互。

以外部涉稅資訊交互為基礎,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手段,構建全國統一的外部資訊管理系統和資訊交換通道,形成以涉稅資訊的採集、整理、應用為主線的管理體系,為強化稅源管理提供外部資訊保障。

6.建立自然人數據庫。

基於現行稅制和對個人稅收管理的實踐探索,實現對自然人的建檔管理和資訊共用,增加財産登記與投資管理、納稅信用等級管理、一戶式檔案查詢等自然人稅收管理的內容,建設自然人數據庫,為個人所得稅、財産稅管理提供手段支撐。

7.優化稅收會計核算流程。

把會計核算業務從前臺徵管事務處理系統中分離出來,並以稅務系統資訊網路和數據應用大集中為依託,制定出一套適應現代資訊化條件下的稅收會計核算工作制度、流程,提高稅收會計核算、統計分析的品質和效率。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