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數字孿生的智慧園區建設試點,航太城將在開放現有規劃數字博物館、數字創意服務平臺以及數字園區等資源的同時,鼓勵開創航太數字文旅‘元宇宙’等新興數字業態。”
2022年7月27日,文昌國際航太城管理局首席專家高軍,在數字貿易促進消費升級(海南)峰會上,就文昌國際航太城在航太數據資源服務和數字産業構建方面做主題分享。
一個月前,6月28日,海南省委宣傳部宣佈,文昌國際航太城將打造融太空體驗、科普教育、航太研學、國際會展為一體的航太旅遊新業態,依託現有發射場和規劃建設的商業發射中心,建設一個“中國唯一、國際一流”“充滿航太科技文化和海島特色”的主題公園。
高軍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勢無疑給文昌國際航太城帶來更多可能性,不僅助推我國航太事業發展,也讓文昌市在旅遊經濟方面看到了巨大潛力。
航太發展帶動旅遊經濟
《中國經營報》:你怎麼理解數字貿易和航太的關係,航太數字産業包括什麼?
高軍:和其他行業一樣,航太也有産業數字化和數據服務産業化的任務。我個人理解航太産品研製生産和應用服務都伴隨不同形態數字貿易過程。航太數字産業至少應包括航太器設計過程的數字化工具支撐、工程建設過程中數字化協同,衛星通信、衛星遙感提供的都是數字化服務,都可以叫作數字貿易。另外不斷完善的基於航太器伴飛業務衍生的航太産品數據孿生,以及航太主題公園大量的AR/VR體驗項目都可以被認為是航太數字産業的一部分。
《中國經營報》:隨著我國航太事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公眾對於航太發射方面的關注度是否也在增加?
高軍:我覺得,大家一直都很關注航太發射活動。特別是現在,大家越發重視親身體驗,對現場參加發射活動的熱情更高了。對身臨其境的人來説,火箭發射的衝擊力相當大,會有激動人心和心潮澎湃的體驗。大家在電視上看火箭發射的感受與在現場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個人一直比較推薦大家參加火箭轉場活動,大家陪火箭走兩三公里,這絕對是最好的現場體驗。
我參加火箭發射活動有10多年時間,到現在為止,我看火箭發射仍舊會覺得激動。“胖五”(我國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的發射臺就有兩三層樓高,火箭5米的直徑,往上一看,自然會感慨:中國人可以做出這麼強大的東西,我們中國人真了不起!
《中國經營報》:7月24日,“問天”發射,近50萬名遊客涌入火箭發射場,你怎麼看航太發射對於餐飲、酒店和房地産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
高軍:帶動餐飲、酒店經濟是必然的。周邊的房地産經濟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畢竟發射會産生噪聲,周邊也有安全區域。以後主題公園落地,可以實現帶動周邊的房地産業經濟。
現在有一個問題是,大家看火箭發射,看得挺高興,走得很無奈。“問天”週日發射火箭,到現場參觀和撤離都很困難,給周邊的交通帶來很大壓力。如果附近有主題公園,情況就會好很多。遊客在主題公園玩,到發射時過來看看,發射完遊客繼續玩,就把這個擁堵的麻煩解決了。
所以,我們如果能夠跟文娛産業、文創産業、旅遊産業結合到一起,就能夠將一分鐘的發射體驗分解到兩天更多的不同感受,讓遊客體驗更好,因為主題公園讓遊客現場參與和實際體驗的項目有很多。等商業發射場建成,兩館兩園竣工,每年在這裡會有幾十次發射機會,文昌旅遊經濟潛力就有機會得到充分發揮。
《中國經營報》:我國相繼建造四個衛星發射場,文昌發射場的優勢與創新是什麼?
高軍:很明顯,在地理位置上,文昌的緯度低、火箭節約燃料、落區安全,後續發展可重復使用火箭,發射後海上回收,火箭運回生産區總裝測試,充分發揮可重復使用的成本優勢。陸上發射場回收和運輸都帶來更多的不便利,成本優勢很難實現。
除了地理位置優勢,另外一點是模式創新。文昌發射場屬於我國第一個商業發射場,它將探索如何優化發射流程,快速發射、提高發射效率等方面都會有更多創新機會。
先線上,後線下,打造航太“元宇宙”
《中國經營報》:在你看來,怎麼發展航太數字産業,如何高效運用?
高軍:從管理局成立兩年來的實踐看,我覺得,航太數字産業發展要緊緊圍繞著數字化服務航太産業轉型升級、推動航太技術服務於數字經濟、拓展新興航太數字産業領域等方向,以實現數字貿易為動力,挖掘産業發展需求,培育新型市場,創新數字貿易模式。
圍繞著“四地”發展定位,航太城要從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支援數字內容製造、促進數字技術融合、探索新興數字領域、創新數字服務與貿易模式等多個方向,挖掘培育航太數字産業發展需求。
做科技創新高地,要支援創新和成果轉化。支援衛星物聯網、區塊鏈衛星數據運營商,支援通導遙一體化,提高航太城創新高地的品牌效應。
做商業航太勝地,要強調服務能力建設。建航太超算中心,支援數字孿生周邊産業,搭建企業發展的數字化平臺。
做産業集聚地,要提升數字貿易規模。要有大規模數據交易平臺,培育數據市場,形成衛星與數據産業集聚效應。
做國際合作根據地,要做好國際數據基地。對接載人航太、深空探測、北斗導航、星網、空間基礎設施規劃國家重大工程,打造數據走出去的主渠道和交流合作的根據地。
我最感興趣的還是航太“元宇宙”。開放各類應用場景,探索更加廣闊的航太與空間探索領域的共創空間。最終的模式可能會變成“先線上、後線下”,就是在“元宇宙”裏面玩的體驗好,再轉成線下。
《中國經營報》:在推動航太數字産業發展的實踐中,存在哪些制約發展的問題?你認為應該如何改善?
高軍:確實存在一些困難。如缺少針對航太數據與應用的政策,缺技術積累,成果整合和轉化能力不夠,人才不夠等。管理局會做好發展環境和支撐工作。比如與各部委的合作開展航太數據安全、數字確權以及數據融合方面試點,探索制度創新;關注國際數據採集、傳輸和境外數據交易等關鍵要素;與優勢園區和企業共同建設“飛地”管理模式,優勢互補;試點為我所用的高端人才柔性就業模式;等等。機遇和挑戰都有,幹就是了。
《中國經營報》:文昌國際航太城的建設是這兩年一大熱點,目前建設進度怎麼樣?
高軍:管理局成立兩年來,在園區建設、項目推進、産業集聚和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正在加快“三區三鏈”建設。“三區”指文昌國際航太城佈局的航太發射區、高新技術區和旅遊區。“三鏈”指的是火箭鏈、衛星鏈和數據鏈。每個區、每個鏈都有啟動項目,商業發射區在7月6日已經開工,主題公園區即將完成規劃,高新區的“三鏈”中火箭廠房、衛星廠房都在建,一批研發中心在啟動,但形成能力估計還需要一兩年時間。
《中國經營報》:管理局為招商引資已經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高軍:這兩年,管理局的同事們基本跑遍了所有國有航太企業和有潛力的商業航太公司,有專門做運載火箭的、做通信衛星的、做遙感衛星的,也有做衛星應用的,了解了他們的需求,需求有很多,差異也很大,還有發展文創和旅遊的需求。
後續招商更多可能要從搶佔新興的細分領域産業佈局和創新應用場景來吸引企業落地,讓落地企業高起點的有事可幹。在新興細分領域,如區塊鏈、網際網路、寬頻接入衛星、太空旅遊、亞軌道飛行器等,通過適時有對應的政策扶持,就會吸引一批企業落地。在創新應用場景方面,舉個例子,我們現在推動“北斗應用”産業鏈落地,文昌國際航太城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劉衝就提出,用文昌“車聯網”揭榜挂帥項目,引進有興趣的企業,吸引無人駕駛、高精度導航、運營平臺方面的企業落地形成産業集群。管理局和文昌市合作還會挖掘出很多這類應用場景,做到園區招商、産業集聚與地方經濟發展多方共贏。
《中國經營報》:隨著航太城的建設,以後火箭的發射主體是否會有變化?
高軍:在整個發射工程中,發射場是一方,運載火箭也是一方,還有一方就是發射服務商。現在的發射服務商有長城公司,各個運載火箭研製方也想自己做發射服務商,這都有可能。在商業發射場的建設和運營過程中,誰是發射任務主體?發射場給誰服務?誰來做發射申報?這些都會逐步規範,可能會有變化,也會有一些創新和探索。
《中國經營報》:關於推動航太數字産業發展,你還有哪些建議?
高軍:受劉衝的委託,會上我提了三個倡議。第一是文昌國際航太城願意與省內外各園區共同建立大數據基礎設施運營服務聯盟,共用超級計算基礎設施,共同開創數智化時代。
第二是文昌國際航太城願意與各行業部門和企業共同推進+航太數據的業務,共同積累成功案例,共用航太數字産業走出去的紅利。
第三是文昌國際航太城願意共用航太城“三區”“三鏈”規劃及相關進展數據,聯合開發航太數字文旅“元宇宙”,沖浪數字産業新藍海。
應該説航太發展離不開各行業的支援,需要大家攜手合作,共同開發應用場景、共用數據資源、共同探索新領域,這也是中國航太發展的成熟經驗。
來源:中國經營報 | 撰稿:鄭丹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